第244章 又想牛马干活,还不想给牛马吃草?(1 / 2)

可悲的是,明知是纯粹打白工的大冤种,他们却连放弃这空头职位的勇气都没有。

没办法,一旦弃了这层朝廷役职的皮,他们在等级森严的京畿必然寸步难行;

可出去闯荡?

对他们这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会舞文弄墨的人来说,外面那吃人的战国乱世,比京都要可怕百倍!

于是乎,这帮子人只能硬着头皮,在京都那摊死水里耗着;

守着个不值钱的名号,过着饥一顿饱一顿、全看贵人施舍赏脸的糟心日子…

更讽刺的是,这些人中未必没有真才实学,只因家格低微而永无出头之日,任凭才华在绝望中腐朽…

而眼前这个北野定实,会不会也是这庞大“京都冤种团”中的一员?

这个念头一起,林政心中瞬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

他林政要建立基业,要治理领地,需要的是什么?正是识文断字、懂得律令条陈、能处理繁杂政务的官吏!

他手下有悍勇武士、有狡猾商人、有精于情报的乱波头子,唯独缺的就是这种受过正统王朝教育、精通文书案牍的文化人!

若有这种正儿八经、哪怕只是末流公卿体系里熏陶出来的“文化人”当官吏,岂不比大字不识的武夫或满身铜臭的商人强百倍?!

而且,拿下了一个北野定实,就等于撬开了京都那庞大底层“技术官僚”群体的一条缝;

没准自己还能顺藤摸瓜,将那些在京都郁郁不得志、饱受穷困屈辱的“小人物”们,也源源不断地吸纳到自己麾下?

正想着,对面那年轻人已经深深鞠了一躬,声音清亮道:

“在下北野定实,先祖乃藤原北家庶流,曾任武者小路家业,后迁居美浓席田郡北野村,故改苗字为‘北野’。

今日唐突拜谒,还请远江守大人见谅。”

武者小路家?!

哈!是“羽林家”的家格!比中院家还低一级呢!

更别说,还是在京都混不下去、被迫迁居到美浓乡下的公卿?

如此看来,此人定是在京都谋不到出路、才想借这“策论”比赛、寻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可就好办了!

林政脸上浮起如沐春风的和煦笑容,对着下首的席位一指:“北野君不必多礼,请坐。”

“多谢远江守大人。”

北野定实依言落座,双手置于膝上,微微垂首,姿态虽带着公家子弟特有的仪态,却无半分倨傲,反而显得有些拘谨。

见此,林政脸上笑容更显温和:

“本殿这策论大考乃是三日一考,时限应是到今晚日落才对吧?今日北野君便持帖来访,莫非…文章已成?”

“正是!”

北野定实闻言,立刻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年轻人特有的、急于证明自己的光芒:“在下把文章带来了!”

说着,他便从狩衣宽大的袖袋中取出一卷折叠整齐的纸张,双手恭敬地呈上,

“此乃拙作《报朝廷论》全文,还请大人过目斧正!”

?!!

看着那卷递到眼前的策论,林政有些哭笑不得。

还好家伙!自己以为他是提前交卷,结果这小子是直接把“考卷”揣怀里、跑主考官家里来了?

这到底要算他交白卷、还是考试作弊呢?

不过,这份不按常理出牌的愣劲儿,反倒让林政对北野定实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比起那些古板的老学究,这种有想法、不拘一格的年轻人,才是他所需要的“新派”人才!

因此,他欣然起身,径直走到北野定实对面席地坐下,这才伸手接过那卷策论、展开细读起来。

开篇部分与他昨日看的无异,林政便草草略过、将目光继续下移,直接看起北野定实提出的“报效”之策。

然而,看着看着、林政却是有些哭笑不得了。

文中,北野定实明确指出:应当重振北面武士、再兴太宰府军势,以武力慑服不臣,方能重建太平之世!

凭心而论,他能意识到“武力”才是维持秩序的根本,而非空谈什么礼仪仁政,便说明他确实有几分见识;

可看出问题后,却提出如此儿戏的解决方案,又暴露了他最大的短板——看事情还是过于天真!

就拿这北面武士来说。

事实上,历代天皇不是没努力过,除了设立北面武士外,他们还曾设置过西面武士跟滝口武士;

可结果呢?人数稀少不说,实权也早被历代摄关、院政乃至后来的幕府架空成了仪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