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我!放开我!”
“我劝你们最好别惹事。”张雨墨松开手,拍了拍胖子的脸,“现在是改革开放,国家鼓励做生意,你们这样搞是违法的。”
胖子揉着手腕,恶狠狠地瞪着张雨墨:“小子,你给我等着!”
说完带着几个小弟灰溜溜地走了。
围观的人群爆发出掌声,一个老大爷竖起大拇指:“小伙子有种!”
接下来的生意更加红火,不到中午就卖得差不多了。张雨墨数了数钱,足足有三十多块,比村里人一个月的收入还多。
回去的路上,他们在供销社买了一批小鸡仔。
“雨墨,买这么多鸡仔干啥?”黄麻子不解。
“给村民们养啊,现在政策松了,可以搞家庭副业了。”
回到村里,张雨墨把赚的钱摊在桌上,亮闪闪的钞票让所有人都看呆了。
“这…这都是卖山货赚的?”老村长颤抖着声音问。
“一天就赚了三十多块?”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张雨墨点头:“而且这还只是开始,等咱们规模大了,赚得更多。”
他把鸡仔分给大家:“这些鸡仔你们拿回去养,等长大了下蛋,鸡蛋也能卖钱。”
但村民们都不敢接,一个个摇头摆手。
“雨墨,这养鸡是有数量限制的,多了就是搞资本主义啊。”
“是啊,当年老王家养了十几只鸡,差点被批斗。”
张雨墨耐心解释:“现在不一样了,国家鼓励发展家庭副业。你们看这报纸,写得清清楚楚。”
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钞票,村民们的态度开始松动。钱的力量是最有说服力的,既然张雨墨能赚到钱,说明他说的应该是对的。
最终,几乎每家都领了几只鸡仔回去。
晚上,张雨墨和黄麻子坐在炕头上商量。
“麻子,光靠咱们村的山货还不够,得想办法扩大规模。”
黄麻子点头:“你说得对,不过怎么扩大?”
“咱们可以到附近的村子收购皮子、山货,然后统一拿到城里卖。”张雨墨掰着手指算账,“中间的差价就是咱们的利润。”
“这主意不错,不过需要本钱啊。”
“本钱我来想办法。”张雨墨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改革开放的大潮就要来了,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第二天一早,张雨墨和黄麻子就出发了。他们的目标是邻村的石头沟,那里有不少猎户,应该能收到好东西。
石头沟比他们村还要穷,房子大多是土坯房,有的甚至还住着地窨子。
“这地方真够偏的。”黄麻子嘟囔着。
两人找到村长家,说明来意。村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满脸皱纹,一听说要收购山货,眼睛就亮了。
“真的?你们真要收山货?”
“当然是真的。”张雨墨拿出一沓钱,“现金交易,童叟无欺。”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村民们纷纷拿着家里的存货过来。野兔皮、狍子皮、各种药材、木耳、蘑菇,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