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营业执照呢?(1 / 2)

这张狍子皮多少钱?”一个中年汉子问。

张雨墨仔细检查了一下:“品相不错,给你八块。”

“八块?”汉子瞪大了眼睛,“这么多?”

在他们这里,一张狍子皮最多能换两三块钱的生活用品,八块钱简直是天价。

很快,张雨墨他们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争着卖东西,生怕晚了就没机会了。

正当收购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群人气势汹汹地走了过来。

为首的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一看就是干部模样。

“谁在这里搞投机倒把?”他大声喝道。

村民们吓得四散而逃,刚才还热闹的场面瞬间冷清下来。

张雨墨站起身来,不慌不忙:“这位同志,我们是正当的商业活动,不是投机倒把。”

“正当?”男人冷笑,“私人收购物资,这不是投机倒把是什么?”

“现在是改革开放,国家支持个体经济。”张雨墨从怀里掏出那张报纸,“这是人民日报,上面写得很清楚。”

男人接过报纸看了看,脸色有些不好看。他确实听说过一些风声,但在他们这种偏远地区,很多政策都是滞后的。

“就算是这样,你们也得办手续,交税。”

“手续我们会办的,税也会交。”张雨墨很配合,“不过现在我们先把生意做完,回头就去相关部门办手续。”

男人还想说什么,这时候村长走了过来。

“刘主任,这两个小伙子是好人啊,给我们村民的价钱都很公道。”

原来这个男人是公社的主任,姓刘。

“老李,你糊涂啊,这种事能随便做吗?”刘主任有些恨铁不成钢。

“刘主任,您看看这个。”张雨墨又拿出几张报纸,“这些都是最新的政策,鼓励发展商品经济,搞活流通。”

刘主任仔细看了看,心里也有些动摇。他这个位置消息比较灵通,确实听说上面的政策在变化。

“那你们也不能在这里随便收购,得有组织有纪律。”

“您说得对。”张雨墨点头,“要不这样,我们成立一个合作社,您来当顾问,怎么样?”

刘主任眼睛一亮,这个提议不错。既能参与其中分一杯羹,又能名正言顺地监督。

“这个可以考虑。”他的态度明显缓和了不少。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达成了协议。张雨墨他们可以继续收购,但要定期向公社汇报情况,并且要带动当地村民一起致富。

收购继续进行,到了下午,他们已经收了一车的货。

“雨墨,这一趟能赚多少?”黄麻子兴奋地问。

“保守估计,至少能赚一百块。”

“一百块?”黄麻子差点跳起来,“那咱们发财了!”

“这只是开始。”张雨墨望着远山,“等咱们把渠道都打通了,赚得更多。”

回到村里,张雨墨把收来的货物分类整理。皮子单独放一边,药材归药材,山货归山货。

“明天咱们去县城,把这些都卖了。”

第二天,两人又赶着车到了县城。这次他们学聪明了,直接找到了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