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断武之后(七)(2 / 2)

“既然是了无人烟的景象,那兀金就难以靠劫掠去获取粮草,他们只能靠着后勤运送,几条早就有的主干道和小道我都标注在了这幅关外翼防图上,李仙人只需一个个探听过去,若发现了蛮子踪迹,便可直接传信。”

“好!”

关外,辽沈凌河方向的野地里。

一名看上去年纪大些的老汉拖着一名脸上稚气未脱的辅兵猫着腰在林中奔逃。

“五狗子,快跑!再快些!出了这片林子,辽沈就在前头了!”

“二伯,俺,俺跑不动了...”那叫五狗子的辅兵喘着粗气跟在后面,此刻他只觉得喉咙里一股甜腥的味道,呛的人肺管子生疼。

一阵剧烈的咳嗽过后,他脚下一个趔趄扑倒在地,任凭自己二伯怎么拽都起不来。

“俺真的,跑不动了。二伯,你,你走吧!”

“狗屁的走!俺答应了你爹,也答应了你爷爷!你哥哥一走,你是咱徐家这一辈最后的男丁了!扛也得把你扛回去!”

那老汉说着说着眼眶中有泪水滑落,但他连抹一把的功夫都没有,只是伏低身子想要将自己侄儿扛起来。

“为了那点活命的粮食,来当这短命大头兵,不就是为了不饿死活下去么?走!前面便是辽沈了!”

五狗子吐出一口血沫,低声说道:“二伯,去了辽沈,又如何呢?去了,就能活命么?从小凌河,跑,跑到这大凌河,本以为到了就能活,结果,林大人又跑了,好不容易逃出来,现在去辽沈。”

“去了,难道辽沈的大人,就不会跑了么?”

那老兵手上撕扯的动作忽然停下了。

是啊,去了辽沈,又如何呢?

他和自己儿子还有这侄儿都在此番征兵的册子上,又因为没有银钱疏通关系,就被分来了战事正烈的关外。

也不知道算不算走运,徐家三个男丁都分到了一个辅兵营。

小凌河林预危麾下的辅兵营。

辅兵营里的都以为这次是守城,只要努力填补城墙,就不会出去跟那在传言中有着三头六臂虎头狼腰的蛮子拼死相斗。

他们都没想到,连蛮子也没怎么想到,林预危别说守城了,他压根就没想过要打。

当他麾下的骑哨子带着蛮子大军的消息回来时,他就已经吩咐手下整顿好了家伙,随后打开城门冲了出去。

只不过城门开的方向不是宁河,而是背后的辽沈。

当时已经有半数辅兵听了他的令担着砖石泥浆站到了城头和内城墙角下,以前的老兵都是这么教他们的,蛮子在外面拼命刨城墙,他们在里面拼命堆城墙,上面的人再放箭放铳子放弗朗机。

只要不出城浪战,撑总是能撑住的。

老兵的教诲如今害了那些听话的辅兵,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大军已经一溜烟撤走了,整个小凌河内只剩了几千辅兵民夫。

这还是徐五狗的哥哥徐二狗脑子活络手也狠,在自己父亲和堂弟推砖石的时候,他已经借口去和童子尿泥浆溜走了,还顺手解了一匹马车上两只有些愚笨的驮马。

没了主战军的小凌河自然是一吹就破,徐二狗也只来得及将堂弟和父亲拉上驮马,随后三人就这么被冲散了。

靠着那匹驮马以及入城之后兀金蛮子搜刮烧杀耗费了些时间,叔侄二人成功骑着那匹驮马到了大凌河城,只是一路上都未曾见过徐二狗。

赶到大凌河的时候,徐五六的年长带来的智慧救了他们,他看了一眼最先站上城头的,依旧是那位林预危总兵,于是便立刻放弃了与其他逃到此处的辅兵民夫们挤进城门的念头,反而是继续骑着那驮马朝城侧跑去。

于是他俩就看到了又一次开了后门飞速套盾的大军。

还是和上次一样,正门瓮城处那些被骗留下的辅兵民夫,依旧是他林预危逃命时吊着蛮子的诱饵。

还能如何呢?他二人只能继续加上几鞭疯狂逃窜,一路滴水未进粒米未沾。

终于在快到辽沈的时候,那匹驮马彻底累死了,它打了个旋儿哀鸣一声倒地,渐渐地没了气息。

现在徐五狗觉得自己也像是那匹驮马,马上就要昏死过去。

“驮马这样的速度,能跑得过什么?何况后面它也几乎与走无异了。”徐五狗指着前面的方向:“只怕,只怕蛮子此刻已经围在辽沈城下了!”

徐五六看了眼自己侄子,叹息一声跌坐在地,而这时大地上传来了轰隆隆的震响。

二人都是听过这个动静的,唯有数万骑兵飞速奔驰,才有这样的声威。

果不其然,隔着有五里地多的大路上,无数匹马奔腾时扬起了阵阵灰尘,人自然是看不清了,但他们打出来的五面大纛却清清楚楚。

“是蛮子主力!那是五纛各自的旗!”徐五狗欲哭无泪。

那数万蛮子大军直直从两条大路上钻了出来,随后立即扩散开来,以正门为主几处侧门为辅,分开摆下了阵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