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调整产业结构(2 / 2)

自我分析和检讨,沈林风认为夏影集团的传媒公司和投资公司,根本不具备长期赚钱的基因,它们随时可能因为政策和经济形势的改变,让沈老板亏得身无分文。

文旅建设和投资公司那一块业务,如果紧紧抓住景区建设,愿意花大量的资金去投资景区景点,它的长期回报还是不错的。但众所周知,景区投资的回报周期太长了,一个大风坪景区搞好几年,沈林风才看到一点回头钱,还没有赚到钱的时候,接下来新的一期投资又开始了。

最新一期的建设和投资,又会卷走沈林风大把的钱。

为了支撑文旅投资公司的建设,这些年几乎不贷款的沈林风,不得不以文旅投资建设公司的名义,向同江市发改银行申请了一笔五个亿的贴息贷款。那边钱将全部用来投资在大风坪景区的建设上,所以才得到同江市政府的政策支持。

有了贴息,他们基本上不会给夏影集团总部造成压力。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沈林风就要寻找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产业,把夏影集团的产业结构调整得更加科学和规范。

对比之下,他认为新能源汽车、大型移动电源、固态电池、生物制药、芯片、手机、机器人都是不错的选择。再经过认真筛选,沈林风又把移动电源、固态电池、生物制药、机器人、芯片、手机研发生产直接否掉了。

因为,第一,他投资公司本身就参与了其中的一些项目,想一想还是挺难的。

比如固态电池,原来以为很快问世的,结果到现在还没有能力实现量产。

还有锂电池投资,虽然现在好像也挺能赚钱,其实行业大拿们每天都是毛焦火辣的,感觉屁股后面随时可能被大火烧穿一样。为什么?因为固态电池天天叫嚷着要取代他们啊!可以说,谁要是最先弄出固态电池,并远远超过其他公司,将来必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最大黑马。

甚至,先有的电池企业若不能实现技术革新或者突破,弄出固态电池,或者跟固态电池一较高下的产品,那都得凉凉。

那样的行业,沈林风自然不可能去碰。

他可不想跟林德昌一样,千辛万苦挣了点家产,结果一脚踩在房地产的蛇尾巴上,被那一条行业巨蛇一口吞掉,骨头都不剩。

至于手机之类的行业,沈林风知道自己挤不进去。毕竟,那都是被国内外巨头们玩花了的行业,一般小公司注定只能成为炮灰的存在。

可以这样说,假如你没有颠覆手机行业的新技术,千万不要去碰它。

沈林风有个蛋技术!

面对如此疯狂的行业,他觉得自己这点小身板根本不耐操,果断选择放弃。

芯片呢?

还是一句话,缺少技术和资本。

算来算去,沈林风倒认为他以前不太看好的新能源汽车,反而有点香。

为什么新能源比较香呢?

因为它是国家重点扶持,并且大力投入的新兴产业啊。虽然现在有大量企业杀入这个行业,而且行业本身也一团乱象,可是你从一个角度,换一个思维方式想一想,那些争先恐后杀入该领域的商业大佬们,难道就是傻逼吗?

他们也知道行业竞争特别大,也知道不小心就可以亏得血本无归。偏偏,大佬们一个个飞蛾扑火似的杀入新能源汽车行业。

风浪越大,鱼越贵。

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商业大佬们才踊跃投资的!

以前沈林风弄不懂这个道理,认为汽车新能源行业特别卷,再这么卷下去,早晚得卷死一批人。可是现在想来,哪一个新兴行业还没有完全崛起的时候,不是资本疯狂拥挤进去,横刀立马,企图抢占先机的?大佬们都不是大傻子,而是明白里面拥有大把的机会。

想一想,一个还不太成熟的行业,现在已经有那么大的利润回报,而且还能得到政策补贴,一旦等它变得越来越成熟,那还不逆天?

比如曾经的手机行业,在国产机诸神乱战的时候,不也完成了一波财富洗牌吗?

这样再回头看看房地产市场,其实也诸神乱战、政府决策和财富洗牌的一场商业博弈,里面诞生了大量的传奇人物,最后也送走无数商业大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