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再往回调三个多小时,日军的支援部队刚刚遭受到攻击的时候。
潞城日军指挥部里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整个指挥部已经乱作一团,到处都是跑来跑去的指挥部工作人员。
第108师团参谋长松本大佐抓着话筒的手青筋暴起,此前神头岭方向传来的爆炸声甚至透过电话线隐约可闻。
“八嘎!佐藤这个蠢货!他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他简直丢尽了大日本帝国勇士的脸面!”他狠狠摔下话筒,死死的盯着作战地图上标着神头岭的红圈,想要继续骂些什么,却没有呵斥的对象。
如果佐藤此刻出现在他面前,他非得用手头的指挥刀火劈了他不可。
一旁的参谋们看着暴怒的松本,纷纷的装起了鸵鸟,没人敢上前一步,生怕被殃及池鱼。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通讯兵跌跌撞撞的冲进来报告:“报告参谋长阁下,神头岭传回最新消息,支援部队...请求战术指导!
按照目前双方的交战激烈程度来看,伏击部队至少出动了四五千人的大部队!佐藤少佐怀疑自己遭遇到了八路军主力!
他已经及时发起反击,但是苦于寡不敌众,因此急切的盼望参谋长阁下火速派遣部队,围歼伏击的土八路......”
松本闻言,本来暴怒的神情突然平静下来,“八嘎!佐藤确实是个废物,比他的同学坂田差远了。坂田联队区区一个联队在忻口的时候,就敢面对上万的支那部队发起进攻,并当面打垮果军的两个师。
再看看佐藤这个废物,居然在神头岭这样的地形被人伏击,伏击的人还是拿着烧火棍作战的土八路!
他就是我们108师团的耻辱,等把他救回来,我亲自给他五十个大嘴巴!”
松本扫视了一眼指挥部内的众人,突然开口问道,“黎城县城的,有什么的最新的消息没有?”
一旁的中尉参谋赶紧低头行礼回应,“参谋长阁下,从半个小时前我们就联系不上黎城县城的守军了。
恐怕凶多吉少!
我们有理由怀疑,皇军确实遭遇到了八路军的主力,很可能对方调用了一到两个师的部队,对我晋南的占领军发起了主动进攻.....”
“混蛋!动动你的脑子,八路军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全部跳出来和皇军拼个鱼死网破!
他们的武器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支撑到下一场战斗的开始,一直以来,都是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偷袭大日本帝国勇士。
我的,不相信,区区土八路能做到这种程度!
这里面一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给我联系特高课,让他们给我去查!“
“嗨!”
眼见手底下的蠢货像躲瘟神似的跑去传达命令,松本有些无奈。
自从从河北出来,协同山西南下的日军作战,他的108团就从来没有顺顺利利过。
前面还好,打的涉县、黎城县城等支那守军溃不成军。
还没等108师团的指挥层高兴几天,就突闻噩耗,104旅团莫名其妙的在清漳河栽了个大跟头,整个105联队被全歼。
关键还不知道到底是谁干的。
简直是丢人丢到天皇陛下的御前了。
自己好不容易走通关系,受师团长委托,坐镇潞城,却不想又横生波折,还碰上佐藤这么个蠢货。
连区区土八路都敢太岁爷身上动土了,简直得不像话得干活!
想到这里,松本感觉事情不能再这么发展下去,必须一雪前耻,告诉狂妄的土八路,大日本帝国勇士不是谁都能欺辱的。
帝国的荣誉不容亵渎!
他抬头看了一眼墙上滴答走动的挂钟,抓起钢笔在电文纸上狂书:“命令第132联队第一大队、108工兵联队第二大队立即集结!“
城北军营顿时沸腾如滚水。
有个别饿的比较早的日军士兵已经偷偷的在开始吃午饭了。
眼下发生这种情况,只能扔下吃到一半的饭团,踩着洒落的味噌汤奔向装备架。
辎重兵小野太郎正往卡车装运弹药箱,忽然听见自家的中队长在嘶吼:“所有人,加快速度。快快得干活,三十分钟内必须出发!”
他抬头看见营房外已列起长龙般的队伍。
十二辆卡车打头,后面跟着两百多匹驮马,两侧是荷枪实弹的步兵。
有个曹长正在抽打动作慢的朝鲜籍挑夫,皮带扣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
当松本乘坐的装甲车碾过城门时,他特意看了眼手表:11时05分。
这支由三个步兵中队、两个机枪小队和迫击炮分队为主力攻击人员组成的混编联队,开始浩浩荡荡扑向神头岭。
松本从车窗外看了看训练有素的行进队伍,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是大日本帝国勇士该有的样子。
他们在将自己的带领下,建立无上武勋,彻底惩戒有些不知好歹的土八路。
他转身向一侧的参谋说道,“告诉皇军的荣耀,给我狠狠的扑上去,消灭他们!”
说完,松本闭上眼睛,随着装甲车在公路上起伏,他的心情居然不知不觉得感觉到一种莫名的轻松感。
似乎他终于要摆脱最近的烦恼,成就无上伟业了。
本来他对108师团居然负责留守后方就有些不满,他认为哪怕108师团比不上第五师团等常设师团,但也应该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虽然对付区区土八路,是杀鸡再用牛头,但也许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就这样,松本开始幻想起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在天皇陛
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快速流淌,在潞城以北四公里的无名高地上,钱伯钧举着望远镜的手稳如磐石。
镜头里日军车队扬起的尘土像条黄龙,正沿着公路向北蠕动。
“林怀瑾这厮倒是会挑地方。”他踢了踢脚下松软的泥土,这里是方圆五公里内唯一能俯瞰整段公路的制高点。
身后传来金属碰撞的脆响,炮营长孙德胜正带着士兵组装“喀秋莎“火箭炮的导轨,迷彩网下那些带着散热孔的发射管像极了巨兽的呼吸器官。
更远处,八门150重型榴弹炮已褪去伪装,黑洞洞的炮口齐刷刷指向东南方。
那里有片枫树林,正是钱伯钧为日军选好的坟场。
“风速每秒三米,湿度42%,标尺加五...”炮营的一名观测员老练的声音混在齿轮转动声里传来。
钱伯钧转头看见炮兵们正用千斤顶调整炮架水平,有个戴圆框眼镜的技术员跪在泥地里测算仰角,钢笔夹在耳后竟忘了取下。
更令人称奇的是那十二门临时改装的没良心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