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和阳城凡人工业(2 / 2)

不深入生活,很多事是没法发现的。

仙人们哪里会在意这些事,就像散仙,他们去的通常是凡界交易场所,将自己用不着的东西,偶尔卖给凡界或许能派上一点用场的人。

能得着这些的,基本也是跟寻常百姓无关,除非少部分。

“我看我们在羲洲的一生也就这样过,还好来了和阳城,真要自己闯荡,不是跟百姓交道,就是跟修炼者交道,那些大人们的门槛,那可是不用多想。做修炼者却还是要好的多,不用操心这些事。”

地位不一样,接触的人群不一样,那想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她们是受不着城主的欺压了,若是真要看不惯某些陋习,就两个功夫还不如人的弱女子能做什么。

幸好羲洲地大物博,物资不缺,对某些凡人来说,他们是不知如何使用这些材料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一入红尘千古恨,一出凡门自逍遥。甘做仙门小仙童,直上云霄游九天。

这就是凡界对自家子女的教诲,哪怕做一个小小道童,仙门打杂的,过的都比凡界自由。

更别说真仙真神,还有那些游历凡界的散仙了。

有些事要改变它,都像牢牢扎根的大树,撼动它都可能引起惊天巨变。

像青雀上神做的这些,就像细雨润无声,一点点的渗透,慢慢瓦解那些人间顽症,应该要比喊口号对抗要好很多。

就比如修炼者的比武赛事,各类宗门的形成,都可以改变城主一家独大的情况。

“我看我们还可以搞一样事情。”姜晓丽道。

“能搞的多了,羲洲商业化并不浓郁,就我们知道的那些,都能整出不少产业。”顾曼青道。

一个人的创意有限,资源又被某些少数人垄断,他们不会以凡人百姓的满意度为自己的生活理念,所以大商业活动是没有的。

“我倒不是说别的,只是身上这衣服太单调了,感觉都穿腻味了,哈哈。”姜晓丽解释。

颜色总是两三个色,论款式外套是一种,内衣是一种,没有多余的。

“这个行,当时你要是跟我一块学刺绣就好了。”

“功夫跟不上你,想笨鸟先飞,要是知道还是这样,那还不如真学点手艺。”

“没事,现在弄也来得及。”

两人先学的是捏泥巴,她们做不出电动器具,于是一个帮忙转轮子,一个将手里的泥捏成各种模样,整出内壁光滑的容器。

只要懂了,那凡间真不缺手艺人,烧模具的那户大爷和他儿子,找工匠给打造了一套手踩的制陶器。

这样的工具一个人都能操作,顾曼青一边踩轮子,一边捏泥巴,姜晓丽后来也学会了,都做的不差。

她们自然不是为了让自己工艺精湛,而是将一些设计的想法告诉给手艺人。

比如造型,怎么雕刻,怎么画图纸之类的,连小孩子都很感兴趣,跑来学习,以为是一件好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