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出兵西北(1 / 2)

会议室的大门缓缓合上,那细微而沉重的“吱呀”声,如同一声悠长的叹息。

石将军,猎豹野战军的司令员兼军事副主持人,往日行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仿佛一阵疾风,所到之处干脆利落解决问题。

可此刻,他的步伐虽然依旧沉稳,却难掩沉重之感。

每一步落下,都像是承载着千钧重量,鞋底与地面接触,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没有急于赶回部队,而是默默地跟在总主持人身后,宛如一位忠诚的卫士,却又带着一丝心事重重。

两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上清晰地回荡,“嗒,嗒,嗒”,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仿佛要将内心的决心印刻在这漫长的走廊上。

在明亮如白昼的灯光映照下,他们的身影在地面和墙壁上交替移动,如同皮影戏中的角色,演绎着此刻无声的故事。

这灯光将整个走廊照得纤毫毕现,每一处角落都被清晰地展现出来,连墙上细微的纹路都像是被放大了一般,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这里历经的无数过往。

总主持人微微侧头,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身旁这位平日里果断干练的战友。

只见石将军此刻的神情有些凝重,往日那炯炯有神、透着英气的双眸中,多了几分思索的意味,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权衡着什么重大的事情。

总主持人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似乎蕴含着无尽的言语,犹如深邃的夜空,繁星闪烁却又难以捉摸。

他只是轻轻摇了摇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仿佛在无声地安慰着对方,又像是在告诉自己有些事情还需再斟酌。

他们沿着明亮的走廊前行,一道道灯光将他们的路途照得通明,仿佛在指引着他们走向未知的方向。

灯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随着步伐的移动,影子也在不断变幻着形状。

终于,在一扇看似普通的门前停了下来。

这扇门外观平常,没有任何特别的装饰,若不是仔细观察,很容易将它与周围的墙壁混为一体。

可谁能想到,这扇门背后却是决策者们商讨机密的密室所在,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随着一声轻微的“吱呀”,密室的门缓缓打开,那声音在寂静的走廊里显得格外突兀。

穿过三道门之后,来到一处密闭空间。

房间里,灯光同样明亮而耀眼,没有丝毫的昏暗与朦胧,将室内的每一处细节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光滑的地面反射着灯光,晃得人眼睛有些发花;

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幅战略地图,此刻也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上面标注的各种符号和线条,仿佛是一场宏大战争的神秘密码。

总主持人径直走向房间中央,身姿挺拔得如同苍松,背影坚毅而沉稳,透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

他缓缓转过身,明亮的灯光照在他脸上,勾勒出他轮廓分明的脸庞,使他的目光显得更加锐利如炬,直直地看向面前的石将军。

他开口了,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

“是关于李云龙的事情吗?”

石将军听到这话,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讶,那眼神仿佛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想法被一下子看穿,如同平静的湖面突然被投入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但这丝惊讶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嘴角勾起的一抹弧度,带着敬佩的微笑。

“神了!你怎么知道?你这眼睛,简直比无侦机还厉害!”

总主持人微微一笑,笑容里蕴含着几分深意,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他的眼神中透着智慧与从容,轻轻开口:

“呵呵,需要对各位主持人们保密的事情,恐怕也只剩下李云龙那关于系统的事了。”

那笑容和话语,如同解开谜题的钥匙,将两人之间原本有些隐晦的话题瞬间明朗化。

石将军笑容更浓,那笑容仿佛能驱散眼前所有的阴霾。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的光芒,犹如燃烧的火焰,炽热而明亮,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向前走了一步,身姿挺拔,神情认真,浑身上下散发着军人的果敢与坚毅。

“我们野战军有三个炮兵旅,但是需要留下两个以防姜无发和倭寇从其他方向突袭,那出征时就只能带一个炮兵旅。”

他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这样一来,炮兵力量就太薄弱了。

在战场上,炮兵可是至关重要的火力支援,薄弱的炮兵力量无疑会给作战带来巨大困难。”

稍作停顿,他眼神中透出一丝期待,接着说道:

“所以,我想向您申请,能不能调动炮兵学校的学生们随军出征,并且让李云龙也一起。”

提及李云龙,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他有系统傍身,关键时刻,他就能像变戏法一样,变出几个炮兵旅来。

有了李云龙和学生们的加入,我们的炮兵力量就能得到极大的补充,在战场上也能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总主持人的眼神愈发明亮,眼中的光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熠熠生辉。

显然,他被这个大胆且富有创意的提议深深吸引。

他目光炯炯,专注地看着石将军,仿佛在透过他的身体看到更远的地方,看到这场战争胜利的未来。

随后,他用力地点头说道:

“这样可以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确实是个妙招!”

他的声音充满了赞赏与肯定,

“我同意了。

让学校的年轻人们经历实战的洗礼,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锻炼。

实战能让他们真正理解战争,快速成长。”

他微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继续说道:

“至于李云龙,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法估量的战略资源。

他总能凭借独特的战术和那神秘的系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说到这儿,他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仿佛已经看到李云龙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的画面,

“我看你还可以带上些国防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让他们也一起去历练历练。

打完这场战役,哪怕空中突击旅还不能组建,至少也能积累不少直升机作战的宝贵经验。

这些年轻的力量,将是我们未来军事发展的希望。”

“还是总主持人高瞻远瞩,想得周到!”

石将军满脸钦佩,赞不绝口。

他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敬佩之情,目光中充满了对总主持人的尊崇。

“现在我军利用运输直升机进行兵力投送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中宁之战,一战成名!”

他微微皱眉,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但是在用武装直升机与地面部队协同作战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好借这个机会,让他们好好锻炼一下,边打边学,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为未来的军事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明亮的灯光下,灯光如同白昼般照亮每一个角落,两人的身影被照得清清楚楚,仿佛被定格在这历史的瞬间。

他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清晰可见。

此刻,他们商讨的每一个决策,都仿佛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即将到来的战争描绘出充满希望的蓝图。

这些决策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的星河,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随着决定的尘埃落定,密室内的气氛似乎也随之变得轻松起来。

原本紧张压抑的空气,此刻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力量,变得舒缓而自在。

总主持人和石将军一起,坐到桌旁,对作战的细节进行了更加细致入微的研究和讨论。

他们时而皱眉思考,时而激烈争论,时而又会心一笑,每一个动作都展现出对这场战争的重视和必胜的决心。

“事不宜迟,我马上整军出发,同时派飞机把李云龙接过来。”

石将军猛地站起身,眼神坚定,话语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紧迫感。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奔赴战场,为胜利而战。

“嗯,西北战事就拜托你了。”

总主持人郑重其事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嘱托,

“紧急情况下由你临机决断,不用请示。

你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我相信你一定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说完,他伸出右手,与石将军紧紧相握。

两人的手紧握在一起,仿佛传递着无穷的力量。

他们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彼此的深深信任,这份信任如同钢铁般坚固,将支撑他们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风暴。

在鲁南山区,温暖的阳光宛如一层轻柔的薄纱,温柔地倾洒在大地上。

微风裹挟着丝丝凉爽,宛如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拂过山林。

树叶在微风的轻抚下,沙沙作响。

然而,这轻柔宜人的微风,却丝毫吹不散李云龙心中那股炽热如焰的劲儿。

此刻,他身姿笔挺地屹立在高地上,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他目光如炬,炯炯有神地凝视着眼前这支充满青春朝气,却又略显稚嫩的队伍——由他亲自率领的铁流野战军。

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光里,铁流野战军恰似初夏时节蓬勃生长的万物,以一种近乎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

起初,这支队伍仅有两万余人,可如今,已然壮大到接近六万人的规模。

战士们整齐划一地排列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满腔热血。

但李云龙心里比谁都清楚,队伍人数的急剧增加,带来的并非全是喜讯。

这些新兵,就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虽蕴含着无限潜力,却对新式武器充满了陌生与不适应。

莫说是新兵,就连那些一直在鲁南山区打游击的老兵,面对这些新装备,也难免有些手足无措。

以前,他们作战时用的不过是火铳、鸟枪,要是能拥有一支汉阳造,那简直能让人兴奋得好几晚都睡不着觉。

而且,那时大家身上携带的子弹,从来都没有超过十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