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杀人放火宋铁拳,万人敬仰宋温暖(爆更2万,求月票)
宋康咳嗽了一声,语气有些发颤:
“我是去过,但是三弟,青天可鑑,我来东京城后,是一把都没耍过!”
宋煊点点头:
“你去过就成。”
宋康的心有些摇摆。
“你觉得东京城的赌术比家乡的如何”
“当然是技术更好。”
宋康很快就恢復神態。
他本以为宋煊会揪著不放,而且自己想瞒也瞒不过他的。
“且样还多,各种的东西乡下多多了,且极为激烈。”
宋煊哦了一声,他还真没去赌坊这种黑色地带转过,因为就想著街面上乾净就成。
至於存留一点黑暗的地方,那是让普通百姓做一做对比瞧瞧还有噁心的人。
“鸡这些玩意只適合普通大眾,你要与契丹贵族打好交道,所以我打算教授你一种贵族玩法。“
“啊”
宋康有些不可思议的看著宋煊/
三弟他不是向来最恨赌博吗
他怎么可能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关扑玩法
“是东京城內那些达官显贵之间流的吗”
宋康小心翼翼的询问。
毕竟以他的层次。
如今还够不到那帮士大夫阶层。
就算衝著宋煊的面子,他们也不会接纳他的。
能不能接纳宋煊,那还需要考虑考虑呢。
宋煊摇摇头:
“我自己发明出来的。”
“啊”
宋康有些不解,又问道:
“你不是”
“我是为了我將来妻妾多了,可以拿过来解闷提前做的。”
“啊!”
宋康大为震惊。
他倒是没想到自家弟弟还挺好色的。
虽然弟妹长得不错,可是身材还是不够好。
不如东京城楼里的姑娘。
还得是城里的小娘子白啊!
“是我根据叶子戏改进的一种玩法,我私底下叫麻將,但是文雅点便是竹战风云、打老鹰之类的。”
宋煊特意把小雀儿换成了老鹰,更容易让契丹人接受。
“麻將,没听说过。”
“叶子戏,听说过,不过不是我们这种人玩的。”
宋煊也没顾及二哥的吐槽,而是掏出做好的竹牌,给他讲解了广式麻將的玩法。
“这样,倒是有意思。”
宋煊还把一张和牌大全给画下来了。
交给他当作秘籍。
宋康摸著麻將感受刻字上的这种手感,满心欢喜。
这可是新赌具啊!
“此去契丹,你在路途上可以慢慢研究。”
“好好好。”
宋康照著那个秘籍大全仔细观看,还摆弄了起来。
“二哥,你真的不再考虑考虑了吗”
“我早就考虑好了,如此好的机会,我能撒手吗“
宋康一脸兴奋的道:
“你就等著我在契丹杀四,贏下许多钱財来。”
“贏了钱,你也要能保住,否则命没了,钱也没了。”
宋煊的话,给宋康泼了盆冷水:
“还能有性命之忧”
“在咱们大宋因为赌博就能断手断脚出人命,到了契丹,那里许多人都不会说汉话,矛盾更为突出,你还得学点契丹语护身才成。”
宋康抿抿嘴,攥著手中的麻將,指节都发白了,嘴里说著狠话:
“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我过够了当臭老鼠被四处喊打的日子。”
“我今后定要在契丹那站稳脚跟,扬名万!”
“好啊,有志气。”
宋煊在一旁写了个条子:
“你明日去班荆馆找耶律庶成,让他教你说契丹话,你就说今后要当个翻译討口饭吃。”
“好。”
宋康连看都没看纸条,而是把麻將都小心翼翼的装进木箱子里,顺便把自己的三颗骰子放在里面。
木盖盖上之后,他又捏著纸条:
“三弟,我就不打扰你了,我回自己屋子研究了。”
“嗯,二哥。”
宋康回头瞥了他一眼生怕宋煊反悔:
“三弟,男子汉大丈夫,你可別脱了裤子放屁,让俺瞧不起你。“
宋煊摇摇头,又笑了笑:
“若是你能坚持一年,后期我研究出新玩法,让使团的人一併带给你。“
宋康眼睛亮:“这玩意还有其它玩法”
“很多的,只是现在还不成熟,我还在研究当中。”
“好好好,不愧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我弟弟就是聪慧!”
宋康美滋滋的跑了,连门都没关。
宋煊目送他离开,喝了口茶也没多说什么。
陶宏这时候才关门走进来:
“少爷,你確定能行吗”
“能不能的,先送过去试试,他这一辈子都离不开赌了。”
“不如去一个能赌的地方瀟洒过活,想必也不会后悔。”
宋煊嘆了口气:
“至少等他被绑了,我很长时间后才能知道。”
陶宏也看不上赌狗。
更何况宋康为人实在是让人一想就觉得晦气,给他一脚都算轻的了。
现在一脚踢到契丹人的中京那里凑凑热闹,也算是眼不见心不烦。
宋煊觉得用赌的风气来加重契丹人享乐主义。
谁去都差不多。
“罢了,不必管他。”
宋煊给陶宏倒了杯新茶:“帐目都做的差不多了吧”
“没什么难度。”陶宏喝了口茶:
“只不过你真的要派曲泽等人跟著那个池三郎出海”
“就倭国、丽这条短线,跟家学习学习航海经验。”
宋煊掏出简易地图:
“今后万一还能同辽东的女真人做生意,获利可是不会小的。”
“倒也是。”
陶宏点点头,海上贸易確实赚钱。
至於这种铁炉子流行起来后,仿製也容易。
就前面赚点钱,属於小打小闹那部分的。
最重要的还得是有矿,但这部分矿是属於朝廷的。
“禁军当初存的那些钱,出去多少了”
“他们不少人过年都支取了,但是许多人都想著一年期再取钱,这样利息也多一些。”
“嗯,目前这种模式只是简单的吸储,先干点赔本买卖赚取名声吧,这利息都是小钱。”
陶宏点点头。
他对於宋煊的许多经营理念都特別感兴趣。
尤其是在商业气息十分浓厚的大宋,各种经商理念在不断的碰撞。
陶宏又说了一些铁炉子的出货量,以及蜂窝煤的出货量。
宋煊对这个买卖没什么兴趣:
“海运这面你也多搜集一些消息,將来也许能用的上。”
“少爷,你也想要参与到海运当中去”
“嗯,虽然宋辽两国签订盟约这么多年,但世事变迁,难免会再起衝突。”
“到时候可以海运运输士卒,杀到他们背后去捅刀。”
“此法有用之后,把短途海运掌握在里也不错,长途海运容易死人。”
“懂了。”
陶宏明白宋煊的打算。
要是他们搞出来赚钱的买卖,没有权力在背后支撑著。
早就成了他人的嫁衣了。
现如今整个东京城都没有人敢做铁炉子的买卖。
他们还不是看著陶宏背后站著宋煊呢
再说了,卖铁炉子加煤炭给普通百姓,富贵人家还用不了。
许多人都看不上这种玩意,如何能与那些贫民用的一样
谁有钱不愿意用造价高的木炭啊
这石炭据说用起来还有毒烟,只不过宋状元用法子往外排走了七八成的毒烟,还留下几成在屋子里呢。
去岁过冬不是没有人死於烧煤中毒的,那就更不愿意触碰这种买卖了。
一方面是看不上,二来是获利不大(有一定的社会福利在里面),三来是看在宋煊的面子上。
以前大家在小地方卖凉浆,除了宋煊他们用拳头说话,背后也大小有个家族的缘故。
毕竟不是哪个家族,都有实力搞私塾的。
等到了南京城,还是宋煊机缘巧合同应天府知府晏殊搭上了联繫。
本地官府那些捕头之类的也是打点好关係。
至於泼皮无赖更是都被打服了,这才保住了在南京城的书铺產业。
不是没有人惦记。
只不过惦记著的人消失了。
如今又到了东京城,赚钱的买卖还没开始做呢,主要是宋煊如今的官职不高。
將来还要往外调任,在东京城极速的铺开摊子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再加上东京城內许多红火的买卖背后都有各种有权势之人把控。
更是让陶宏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宰相门前七品官的权力。
他何尝不希望宋煊能够儘早的爬到那个高位上呢
到时候自己也好大展宏图。
“少爷,既然你如此关注,那我也先跟著他们走一遭海运,熟悉熟悉。”
“不必,以后时机成熟了,倒也不迟。”
宋煊连忙摆手:
“海运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容易出危险,跑都没地方跑,东京城这里还需要你居中看护。”
“我若是在外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些人想要暗中操作搞事。”
“好,那我明白了。”
陶宏倒是不著急,反正现在还年轻。
他对於宋煊的关爱之情,早就习以为常。
用十二哥儿的话来说,世上挣钱的买卖千千万,没必要让咱们兄弟去冒险。
赵禎要当著契丹使者的面,在五月初一这一天率领文武百官在会庆殿为刘娥祝贺寿辰。
此举被以宰相王曾为首的部分士大夫强烈反对。
你皇帝要表孝心祝寿那没问题,但是那是在后宫当中,隨便你怎么做。
可是你要拿到前台来,那就不合时宜了。
而且还要跟先帝一样的规模。
那下一步是不是要搞武则天称帝哪一步了
官家年轻不懂政治也就罢了,他们这帮大臣可不允许发生这种事。
王曾等人的反对,並没有让赵禎改变决心。
他就是想要这么做,表明自己的孝心。
然后在趁机提出去帝陵看一看他的父皇,实际上是去看他亲生母亲去。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赵禎不想放弃。
赵禎也知道这是十二哥给他谋划的。
不单单是母子私情这一点,也是想要挑起大娘娘与朝臣之间的矛盾。
至少激烈的碰撞一下,让有些人跳出来。
宰相王曾等人不想协助皇帝胡闹,这不单单是宣扬孝道。
更是对於相权的打压,刘娥本来就垂帘听政,不会暴露在前。
总是这样搞,皇太后与皇帝一样了,终有一日相权会被极度打压。
那这两个位置,能被允许一样吗
这下子王曾也没空揪著背后鼓动祥符县县衙搞事的人。
如今有更严峻的事情出现。
朝中闹的沸沸扬扬。
宋煊就当作没听到这个消息。
赵禎目前为了搞好这件事,也没有来县衙。
反正这些都是大宋高层为了各自的利益爭夺话语权出来的纷爭,用不著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操心。
而一直都在滑州主持賑灾修缮堤坝的晏殊回京了。
他没想到一回京匯报工作,就遇到如此让他觉得晦气的事。
早知道出现这种情况,晏殊都巴不得在滑州累的生病了,让陈尧佐来回京替他匯报。
这种朝堂內相互爭吵的戏码,晏殊老烦了而且因为各种情况,还不能当哑巴。
但是他也不想得罪任何人,只想著自己安稳生活,顺便为朝廷做点事。
可事实总是会与他所想的事与愿违。
晏殊在家里休息了两日,而是来瞧瞧宋煊聊一聊,並且把如今的进度以及遇到的困难跟他说一声。
毕竞有关滑州賑灾修筑堤坝的策划方案,全都是宋煊做的。
“倒是听说你突然间得了个儿,如今瞧,倒也伶俐的很。”
晏殊的玉佩自从输给宋煊后,他就没带著了。
此时也是笑呵呵的表示见面礼早就被你爹给贏走了,我身上现在连个铜钱都没有。
钱思思表示什么礼物不礼物的都不重要,伯父能来看她,她就觉得开心了。
晏殊哈哈大笑,他的儿女也有年岁小的。
甚至最著名的儿子晏几道还需要小十年后出生呢。
晏殊对於小孩子还是十分喜欢的。
宋煊在一旁看著工作报告,晏殊则是陪著他女儿玩耍。
待到宋煊看完后,提了一些意见。
晏殊嘖嘖称奇:
“我家里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都没有你女儿聪慧。”
“怎么,晏相公开始自谦起来”
宋煊在一旁喝著茶:
“神童晏殊的子嗣,难不成是虎父犬子了”
“哎,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晏殊摇了摇头:
“我也没有什么自谦的说法,事实便是如此,而且皆是不成器。”
“现在还没有出现一个能守住我家业的子嗣。”
“无妨,你多生几个不就成了。”
宋煊宽慰道:
“只要数量起来了,难免会出现一两个质量好的。”
“你这说辞,倒是第一次听到。”
晏殊没有多说什么。
他的原配早就死了,继室给他生了好几个孩子了。
晏家好不容易起来了,晏殊也不想就此败落下去。
宋煊的建议,晏殊只是记下来了。
“郎,你的有神童之姿,倒是可惜。”
晏殊觉得要是儿子,那宋煊必然得好好培养一二才成。
可惜是个小姑娘,懂的太多。
就算嫁人后也容易变得不幸福。
在这个时代讲究三从四德。
没有几个夫君愿意自己的妻子在不少方面比他强的。
“这有什么可惜的,我才不愿意让她接触朝堂这些蝇营狗苟之事。”
“你也感觉出来了”
晏殊摸著鬍鬚摇头道:
“我现在是丁点都不想进入中枢,一个个的爭权夺利。”
“嘿嘿。”宋煊狡黠的笑了几声。
“別笑,你在京师也跑不掉的,除非能够外派,不过你做出的政绩极好,待到期满直接等著升官外派就成。“
“晏相公,就算不用外派,我也会短暂的离开东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嗯,计从何来”
宋煊颇为得意的道:
“大娘娘已经答应我,让我充当副使出使契丹。”
“我一来可以避开朝堂的爭斗远离漩涡,二来还能看看契丹那里的风景。”
“三来嘛,我兴许还能在契丹內部看到一些不该看到的热闹。”
“好小子。”
晏殊听完后,忍不住羡慕嫉妒道:
“你还真会给自己找活干,在这面的嗅觉竟然我还要强。”
“我当年还是故意找茬,打了玉清宫的人,才得以被外放。”
“你这不如此操作,在去年都提前谋划好了。”
“我是该夸你心思沉深,还是夸你运气不错,这都能赶上”
“隨便夸,我都接著。”
“嘿。”晏殊大笑起来,倒是没有再说什么。
宋煊则是有些奇怪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