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位面
朱元璋摸着下巴,紧盯着天幕,忍不住感慨:“这朝堂上的事儿,就像那翻涌的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杨嗣昌他们好不容易扳倒温体仁,推进了盐政改革,结果地方官员和豪绅又出来捣乱。不过他们应对得还算有章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徐达在一旁点头,表情严肃:“陛下,杨嗣昌他们确实不容易,一心为国家推行改革,却总遇到各种阻碍。这次豪绅联合上书,看似来势汹汹,就看杨嗣昌他们如何应对,能不能让陛下看清真相。”
刘伯温手抚长须,微微皱眉:“这局势复杂多变,豪绅为了自身利益企图阻止改革,而地方官员的态度也模棱两可。杨嗣昌他们得拿出有力证据,证明改革的好处,才能说服陛下继续支持改革,不然改革进程怕是要受影响。”
朱元璋神色凝重,缓缓说道:“嗯,且看杨嗣昌他们怎么破这个局,若能成功,这盐政改革或许真能让国家财政状况好起来。”
永乐位面
朱棣站在天幕前,眉头微皱,看完后转身对郑和和姚广孝说道:“这朝堂斗争真是没完没了,盐政改革刚有点起色,地方上就出了岔子。杨嗣昌他们面对这些麻烦,得有足够的智谋和手段才能应对。”
郑和一脸忧虑地回应:“陛下,杨嗣昌等人尽心尽力推行改革,却总被这些势力干扰。豪绅联合上书,这一招不可谓不狠,就怕陛下被误导,影响改革大局。”
姚广孝双手合十,神色凝重:“陛下,杨嗣昌他们需要尽快向陛下说明改革的真实情况,拿出数据和实例证明改革对国家和百姓有益,而非如豪绅所言。只有让陛下坚定支持改革,才能继续推进下去。”
朱棣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是啊,就看杨嗣昌他们如何在这困境中说服陛下,推动盐政改革继续前行。”
宣德位面
朱瞻基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天幕,着急地说:“哎呀,怎么老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呀!杨嗣昌他们刚解决了温体仁的事儿,盐政改革又碰到麻烦。这些豪绅怎么能这样呢,明明改革是为了国家好。”
杨士奇微笑着安慰道:“陛下别急,杨嗣昌他们有能力应对这些困难。他们肯定能向陛下解释清楚,让陛下知道豪绅是在故意歪曲事实。只要陛下支持,改革就能继续推行。”
于谦神色沉稳,抱拳道:“陛下放心,杨嗣昌、洪承畴和孙传庭都是有勇有谋之人,他们定能想出办法,化解这次危机,让盐政改革顺利进行,改善国家财政状况。”
朱瞻基皱着眉头,担忧地说:“希望杨嗣昌他们能快点解决问题,别让那些豪绅得逞,这样大家就能过上好日子啦。”
嘉靖位面
朱厚熜坐在椅子上,看着天幕,轻轻摇头:“这朝堂之乱何时能休?盐政改革刚有点成果,就又冒出地方官员和豪绅搞事。杨嗣昌他们面对的阻力可不小,看他们怎么化解这次危机。”
严嵩在一旁赔着笑,点头称是:“大人所言极是,杨嗣昌等人推行改革,触动了多方利益,自然会遭到抵制。不过若他们能成功应对这次豪绅上书的事儿,改革或许就能顺利推进。”
戚继光一脸严肃,抱拳道:“杨嗣昌他们在改革过程中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但这次豪绅联合施压,情况棘手。他们需要迅速收集有力证据,在朝堂上据理力争,说服陛下,坚定改革的决心。”
朱厚熜思索片刻,缓缓说道:“且看杨嗣昌他们如何应对,若能妥善处理,也算是为朝廷立了一功。”
……
朱由检看着杨嗣昌等人,面色凝重:“杨爱卿,这些豪绅上书称盐政改革致使地方商业受损,百姓困苦,要求停止改革,此事你作何解释?”
杨嗣昌上前一步,拱手奏道:“陛下,此乃豪绅们的一面之词,意在阻碍盐政改革。盐政改革旨在打破盐商垄断,规范盐税征收,让盐价更加合理,这本是惠及百姓之举。试点地区的情况表明,改革后百姓购盐成本降低,市场也更加活跃,何来商业受损、百姓困苦之说?”
洪承畴也出列说道:“陛下,豪绅们长期与旧盐商勾结,在旧盐政体系中获取了诸多利益。如今改革触动了他们的奶酪,所以才妄图通过这种方式误导陛下,让改革停止。”
孙传庭接着说:“陛下,臣建议派人前往地方实地调查,看看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不能仅凭豪绅的一面之词就否定改革成果。”
朱由检微微点头:“杨爱卿所言有理,洪爱卿分析得也透彻。孙爱卿,你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前往地方,详细调查盐政改革后的情况,包括盐价、百姓生活、商业发展等方面,务必查清事实真相。”
孙传庭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孙传庭随即挑选了一批精明强干、清正廉洁的官员,马不停蹄地赶往那些豪绅所在的地方。到达之后,他们立刻展开调查,深入市井街巷,询问百姓,走访商户,收集各方信息。
“老乡,盐政改革后,你觉得买盐比以前方便了还是贵了?”孙传庭亲自询问一位百姓。
百姓憨厚地笑着说:“大人,改革后盐便宜了不少呢,以前买盐得跑老远找固定的盐商,现在到处都能买到,可方便了。”
孙传庭又来到一家商铺,问掌柜:“掌柜的,盐政改革对你这生意有影响吗?”
掌柜连忙说道:“大人,影响可大了,以前盐价高,买的人少,现在盐价降了,来买东西的人也多了,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经过一番详细调查,孙传庭收集到了大量证据,证明盐政改革非但没有损害地方商业和百姓利益,反而带来了诸多好处。
与此同时,豪绅们得知孙传庭前来调查,心中有些慌乱。他们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孙传庭这一来,恐怕我们的计划要败露。他要是把真实情况汇报给朝廷,我们就麻烦了。”一位豪绅忧心忡忡地说。
另一位豪绅咬咬牙:“不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想办法收买孙传庭身边的人,让他们在调查报告中做手脚。”
于是,豪绅们四处打听孙传庭随行人员的情况,试图找到突破口。然而,孙传庭早有防备,他事先就告诫手下,不可接受任何贿赂,一旦发现有人试图收买,立刻上报。
孙传庭完成调查后,带着详实的证据回到京城,进宫向朱由检复命。
“陛下,臣已详细调查盐政改革后的地方情况。事实证明,盐政改革成效显着,不仅百姓受益,地方商业也得到了促进。那些豪绅所说的商业受损、百姓困苦,纯属无稽之谈,分明是他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妄图破坏改革。”孙传庭说着,将收集到的证据呈给朱由检。
朱由检看完证据后,脸色一沉:“这些豪绅竟敢欺君罔上,妄图阻碍国家改革大计。杨爱卿,对于这些豪绅,该如何处置?”
杨嗣昌说道:“陛下,这些豪绅公然与朝廷作对,必须严惩。可没收他们与盐政相关的非法所得,同时对带头闹事的豪绅加以治罪,以儆效尤。”
朱由检点头:“就依杨爱卿所言。杨爱卿、洪爱卿、孙爱卿,你们继续推进盐政改革,务必确保改革全面推行,让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切实改善。”
三人领命:“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在杨嗣昌等人的努力下,盐政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开来,国家盐税收入不断增加,财政状况有所好转。然而,朝堂上的斗争并未就此平息。
一些原本与豪绅有利益往来的官员,见豪绅们失败,心中不甘。他们聚在一起,谋划着新的阴谋。
“杨嗣昌等人如此得势,盐政改革让他们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我们若不想办法扳倒他们,以后恐怕再无机会。”一位官员说道。
另一位官员附和道:“没错,可如今他们行事谨慎,很难抓到把柄。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一位老谋深算的官员眯着眼说道:“盐政改革虽取得成效,但必定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我们可以在民间散布谣言,说盐政改革是杨嗣昌等人用来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让百姓对他们产生不满。同时,在朝堂上寻找机会,弹劾他们在改革过程中有滥用职权、中饱私囊的行为,哪怕是无中生有,也要让陛下对他们产生怀疑。”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于是,一场新的阴谋在暗中展开。
没过多久,京城街头巷尾开始流传一些关于杨嗣昌等人在盐政改革中贪污腐败的谣言。百姓们不明真相,渐渐对杨嗣昌等人产生了不满情绪。
杨嗣昌得知谣言后,立刻找来洪承畴和孙传庭。
“这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企图破坏我们的改革成果,打压我们。如今谣言四起,百姓对我们产生了误解,这对改革十分不利。”杨嗣昌焦急地说道。
洪承畴皱着眉头:“杨大人,我们必须尽快澄清谣言,找出幕后黑手。可以张贴告示,向百姓解释盐政改革的真实情况,同时加强对谣言传播源头的调查。”
孙传庭说道:“对,而且我们要在朝堂上有所行动,不能坐以待毙。主动向陛下汇报此事,表明我们的态度,让陛下知道有人在故意抹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