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航大厦第十六层,依然是那间保密多媒体会议室,依然是任御在前,陆安在后,两人入内。
依然是同样的布局,不同的是,这一次在陆安抵达之前,所有的链路就已经全部调试完毕。
甚至,会议已经接通,静待陆安,华航安225项目组的姿态摆的很低。
会议室正前方的墙壁正中大屏幕上,是谭总工和一众工程师等在那里,这一次多了个已经抵达广西的李院士。
看到陆安出现在镜头前,谭总工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笑眯眯的说道。
“陆总,您来了,实在不好意多耽误了陆总几天的时间。”
语气中,并不是那种长辈对晚辈的欣赏,而是带有那种对达者为师的钦佩。
陆安笑着道,“谭总工太客气了,我闲人一个,时间大把,小事一桩小事一桩。”
在这间会议室中露脸的谭总工是一个很直接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科研中坚力量。
陆安的话语刚刚落下,谭总工立马进入正题。
“陆总,关于您给的安225改进号资料,我们团队共同研究了四天多,算是囫囵个看完了,有点愧对陆总的期待,我们的疑惑有很多”
“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疑惑就是,这份改进方案中的一个重大的改变
对安225的起落架包括翼展以及尾翼三个最重要的部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设计改进,经过我们的简单测量分析,这样的改变,并没有降低安225的负载能力,反而会让安225更能适应不同的起落环境
据我们所知,在世界上现在也唯有美利坚以及空客有在运输机起飞距离上做文章的先例。
但是,对于这个改造,不是特别能理解一些个原理,第一个,起落架的改造,资料库中大胆提议了采用多点分布式承载的操控
机翼翼展的倾斜角度改变,更像是为了缩小空间
尾翼的改造是我们最不太能理解的地方,并不明白这样的原理和构造技术”
谭总工一口气说了一大段,第一个问题就非常尖锐的提到了最关键的改造部分,这同样是他们最不懂的地方,设计图纸很清晰,就是隔着一层膜,参悟不透
陆安沉吟了片刻,才说道,“改造的目的正如谭总工所说,就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起落环境,在预计中,这架安225甚至可以在任何能够起落a320的国内4c级机场起降,甚至能够适应沙地环境。
起落架的改造上,多点分布式承载看上去很庞大,实际上占地并不广,并且严格考虑了力学上的受力情况
机翼翼展的倾斜角度改变在完美的考虑了风阻的情况下,缩小了机翼翼展空间
尾翼的改造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动力,考虑了空气阻力和扰流的问题,再加上合理设计改造的发动机,能让安225的飞行速度得到一个显著的提高,差不多能达到一马赫”
接下来,陆安详细的为谭总工解释了设计的原理等技术层面的难点,云淡风轻而又信手捏来的样,让一旁的任御觉得自己这个优秀的年轻人的名头有点不切实际。
眼前这位,才叫做优秀吧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任御也简单通过自己的途径了解到陆安这个人,首先是超级富二代,再一个,他家里的消息告诉他,陆安在京都上层倍儿有面。
就这些,已经优秀到不行了,再看看现在,这特么,简直是装得一手好逼。
咳不对,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叫装逼,应该叫显圣,对,这简直就是显得一手好圣
这话好像有点不对劲的样子。
任御正走神呢,就听到了旁边陆安的话。
“谭总工是想说,为什么要这么改造第一点,这样改造的直接结果是,安225的适用性大大增强。
第二个是,安225可以不加油的情况下,直飞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第三个嘛,我是准备拿它当我的私人飞机的,当然必须得要能够在国内4c级这样的机场起落才不需要特别多的协调,方便我出行啊”
呃
谭总工一众人:膜拜大神gif
任御:迷茫gif
谭总工试探性的接了句话,“第四个,这样的安225,好像可以在航母上起降”
今天也就只能两章了。
破碗。
s:,一天到晚瞎几把忙,还不挣钱,日了哈士奇了而且因为思路的不连贯,剧情没写好
正文第428章逼数,没有的
哇
谭总工,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在这种时候,居然还给对方送人头
简直就是致命反水一击
任御内心osgif
陆安摆了摆手,笑了笑,道。
“不能够,毕竟最大的航母的飞行甲板面积都不够装下改进后的安225,其实就算4c级机场也很难承重改进后的安225,倒是改进后机翼翼展和跑道这些都不是问题,就是个承重的问题。”
谭总工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这是在给对方送了人头,继续好奇的问道。
“陆总,您是准备拿安225当私人飞机的”
陆安一脸理所当然的回答,“当然啊,不然我买它干嘛,收藏啊这么说来你们肯定还没看完整个资料库,在附录里,有关于机舱内部的改造,有包括私人游泳池在内的各种娱乐设施”
谭总工一脸的无奈,边摇头边叹气着说道,“陆总,您这是在暴殄天物”
陆安:啥我咋暴殄天物了还没到那地步
陆安笑了笑,“谭总工,您捧了。咱不说这个了,您那边还有什么疑问,我一并来说。”
谭总工也很无奈,陆安这完全不接招上路,他只好继续将一众工程师总结出来的最难点讲出来,请陆安答疑。
一些暂时不理解,但已经有思路的疑惑点,谭总工都不会拿出来问,浪费时间不说,还显得他们一点能力都没有
“电子雷达的设计上,我们项目组是有过研究的,资料库中的设计从根本上来看有点太不一样,比如这个雷达多维云层次递进分析收集系统,是一个对我们来说全新的领域”
陆安就着谭总工的疑惑往下说。
“雷达多维云层次递进分析收集系统的目的说白了,就是扩域,安225毕竟是上世纪的设计,当时的目的主要是用于驼载航天飞机。
在设计的过程中,甚至都没有太考虑飞行耗油、直飞距离这些重要因素,雷达这一块也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局限。
如今扩域的目的是提前规避高空飞行可能遇见的风险,这个系统有利用时下比较火的ar和vr结合为一体的r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