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 / 2)

奶爸的文艺人生 寒门 8603 字 2019-03-23

在屋里再转了一圈,杨轶还找到了一个隐藏在书房书架里的小保险柜,里面没有什么贵重金属,只有几层花花绿绿的外钞、几本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护照。

显然,这个罗锦荣早已经做好了随时外逃的准备

不过,杨轶更看重的,是保险柜里藏着的一个神秘硬盘

“莫不成,就是他录的什么大片”杨轶已经快要触及真相了,不过现在不是打开看的时候,他将硬盘和之前那几本账本都放进了自己的背包里。

接下来,就要收点利息了

杨轶来到了那个他没有动过的卧室,用手在床底下一扣,轻轻一抬,厚厚的床垫被掀了开来。

红彤彤的一片,很是壮观床底掏空的空格里,全都是码得厚厚的钞票

他猜的没错,这些贪官都喜欢把钱藏在床底下,这样,就好像睡在了钱上面,既隐蔽,又能满足他们bt的欲望。

不多说,杨轶抖开一个行李袋,开始一叠叠地玩里面塞钱。

是不是这样做有点违背法律、违背道义

可杨轶这个杀手出身的家伙,眼里压根没有法律的条条框框,也不会在乎道义啊

何况,他本来就是在行侠仗义

替天行道,让这样的贪官得到应有的惩罚,这是杨轶的首要目的,不过,他可不打算当义侠就算在前世,他出手去惩治贪官,那也是要“收”报酬的

开什么玩笑扑克组织的杀手出场费很昂贵的好吗没个几百万,请得动杨轶这样的金牌杀手

所以,杨轶拿钱拿得心安理得,不过是他的辛苦费而已

“就收个两百万吧”杨轶撇了撇嘴,倒不是他心软了,而是这个家伙觉得自己目前的实力,担不起以前的价格。

还是要有原则

杨轶收完自己“应得”的利息之后,便将床铺复原,然后他仔细打扫一下自己有可能遗留下来的痕迹,稍微留下一些手脚,才施施然地拎着装了两百万现金的行李袋离开。

两天后,京城的国家纪检机关,类似于前世中纪委的地方,几个厚厚的信封摆在了严裕民部长的办公桌上,几个下面部室的头头也是严肃地坐在了对头。

“这件事情,要严格保密”严裕民表情肃然,掷地有声地说道,“派人出去查清楚情况,我们从来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若是情况属实,就算是天王老子,也得给我拉下马”严裕民的态度很严厉,因为这几个举报信提供的信息,震惊了他和好几个上面的领导。

杨轶自己恐怕也没有弄明白,他偷出来的账本和神秘硬盘牵扯有多大

魔都政界大半高层官员牵扯在其中,就连京城也有部级高官出现在了账本上

收到举报信才半天功夫,国家纪检机构的审计人员已经统计完了数字,这个涉案金额的规模,虽然赶不上历史最高,但依然让他们咂舌不已。

查,必须查

一个星期后,已经来了好久的国家纪检机构的调查组在魔都正式亮明身份,随即魔都官场有许多官员被隔离审问。

身为副市长的罗锦荣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好几个罩着他的老领导都联系不上

“一定是出事了”心里慌乱的他,打算立刻出逃。

然而,等他到了长安小区五栋三零六之后,罗锦荣发现防盗门打不开了

研究了一会儿,罗锦荣发出凄厉的悲鸣:“谁这么缺德玩我家钥匙孔里塞纸”

没办法,罗锦荣只好咬咬牙,打电话找锁匠来开锁。

然而,锁匠最终没有来,罗锦荣等来了让他腿软瘫痪的几个大盖帽国家纪检机构的人早就派人看住了罗锦荣,只是一点疏忽,差点让这家伙逃跑了

证据确凿,在第二年的世纪大审判中,罗锦荣,还有一连串的贪污受贿的官员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话分两头,拎着重重一个行李袋的杨轶回到了江城,没有休息,随意地丢下两百万钞票,然后直接奔赴亭山区。

有了启动资金,杨轶可是要为自己咖啡厅选址了

正文第15章街角的咖啡店

亭山区的地理位置很好,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郁郁葱葱的亭山着落其中。同时,又有蜿蜒的京杭大运河穿流而过,背山靠水,就算在风水学上也是福地一块。

加上没有工业带来污染,山清水秀的亭山区便成了江城除了东城区以外另外一个以旅游为主要产业的城区

当然,东城区也比不上亭山区,因为东城区的娱乐产业更发达。灯红酒绿之下,东城区的景色总会给人一种浮躁不实的感觉。

而亭山区就好多了,十年前,江城围绕着江城传媒大学这个国内著名的传媒院校,在亭山区打造了南方第一座大学城。

浓厚的人文气息,与优美的自然风景相交融,正好适合杨轶这个文青得冒泡的家伙。

租了一辆汽车,杨轶花了两天时间将亭山区逛了一圈,最终看上了一个在江城传媒大学后门附近正要转让的店铺。

这个店铺其实有点偏僻,也有一点荒凉。

因为江城传媒大学真正繁华的还是正门和东门外面的区域。

正门因为跟江城师范大学挨在一块,两个学校的人气汇集之处,繁华自然不难理解。东门附近是江传的宿舍区,所以外面餐饮业比较发达。

而后门则距离宿舍区有点远,除了来上课的一些艺术类、传媒类学院的同学,就没有多少学生有兴趣前来探访。

后门外边便是京杭大运河。

不过那又不是碧波荡漾的西江,也不是细细涓流的亭溪。面对水流平静的京杭大运河,缺少杨柳扶岸、青青草地的堤坝,学生们的兴致总有些缺缺的除了一些喜欢找幽静处所约会的男女学生们。

不过,杨轶看上这里,也是喜欢它的安静、偏僻。

要那么繁华干嘛杨轶可不喜欢开一间自己都忙不过来的咖啡店。

最好的情况就是一天十来个客人,三两个常客,优雅恬静地喝喝咖啡,或者放浪形骸地聊聊文学、音乐。

“您就是这个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