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月的时间,并不只是李凡一个人在战斗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他的新考据学的独特魅力同样吸引了一些文人学者投入到了研究之中。
顾亚婷相继发表了海内十洲记考据研究玉钗发展史纠错三礼名物制度考证三篇文章。
蔡咏也发表了汉书注解上一文。
李凡知道新考据学的推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受到学术界的正视需要一步步来,需要所有对此感兴趣的文人学者一起努力,幸好,还是有人对此萌生了兴趣的。
而5个月后的今天,新考据学终于跨过了第一道门槛,迎来了学术界的初步认可,这,是新考据学的第一步胜利
教育部今年新版的高考指南以一个“疑”字认可了李凡的学术研究一事,很快就在整个网络上传播开了,各家媒体争相报道,以各种夸张的标题推出文章,李凡也成功地再次成为了百度热搜榜的头名。
诸位网友纷纷发来贺电:
“帅李,今天绝对是你从事学术研究转折的一天”
“教育部认可啊,新考据学这下算是正规门派了”
正规门派
李凡顿时觉得网友的这个词用得太准确了,以前还真好像是旁门左道。
教育部官微稍后也对此发表了微博:今年起,新版本教材包括国文课本、历史课本等统一将后出师表列为“存疑”文章希望广大学者继续为学术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得到教育部公开声明后,新考据学终于借着后出师表“登堂入室”了
必须庆祝首先谢谢诸葛亮,再感谢同学们
请同学们搓了一顿后,李凡回到家中,但心中依旧热浪翻涌,浑身都是干劲儿。
他兴奋地打开电脑,想要再写一篇文章,不过这时候,京大的电话打了过来。
崔院长亲自来的电话,一是鼓励李凡再接再厉,二是,博雅杯冬令营过几天开营了,嘱托李凡早些过来。
可崔院长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凡拒绝参加博雅杯冬令营,这直接把崔院长弄糊涂了,几个意思
李凡的原因是:博雅杯冬令营比较短,没有名师授课环节,基本上就是学员们以一篇篇的文章进行k,竞争最终的博雅杯状元。而李凡之所以参加博雅杯,主要是奔着名师授课来的,至于和同龄人一较高低,坦白讲,兴趣并不浓厚。
尤其是现在,咱哥们儿都学术大拿了,还有人给自己戴上了学者的帽子,那自己去欺负一帮高中应届生,多少有些无聊和残忍,算了吧
李凡是委婉拒绝的,不过崔院长想得比较多了。
崔院长在办公室里转来转去的,心道:这是不是已经根本瞧不上博雅杯了或者说,现在在李凡眼中,京大也并不如以前那么有魅力了呢
继而他又想到了招生的问题,李凡这个小祖宗啊,到现在还模棱两可的,也不给个准话
他突然心中一颤,这不会是李凡抛弃京大转投他校怀抱的征兆吧
崔院长慌了,招生办公室慌了,京大慌了,李凡“要跑”的言论在京大各个办公室内流传开了。
京大再次重新估量李凡的个人价值,现在大家不得不承认,即便京大如此欣赏李凡,结果还是低估了李凡的学术能力和将来的人生高度。
就像招生办主任对崔院长说的那样“院长,您作为文学院的院长,您开创过什么学术派别么”
当时的院长和校长面面相觑,然后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把李凡绑到京大
想把李凡绑到学校的可不仅仅是京大,无数学校对李凡虎视眈眈,尤其是四大名校以及本土名校吉大。
从那个“疑”字开始,李凡每天基本上都是捧着手机度过的,并开始了一段长达2个多月的“外交之旅”。
辞旧迎新,步入崭新的学期,李凡的考据学研究在继续,顾亚婷也在继续,一部分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发表文章,直到3月20号这天,新考据学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热议的一大话题,并展现了勃勃生机。
李凡借此也从最初的一个文化选秀选手身份成功过渡到了学者身份
也就是李凡年纪太小资历太浅,要是同样的成就落在某位教授身上,那不用怀疑,该教授会立马晋级为国学大师
3月20号,周日,也是华国教育部规定的各大院校特招生工作的截止日。
李凡家中,顾亚婷、牛犇犇、张萌萌都在,而李凡则抓着头发陷入了沉思。
到底上哪所高校呢
华国最好的两所高校,晨华和京大对李凡的吸引力完全是五五开,各有特色。浙大南锴也各有优势,其他学校则基本可以排除了。
哎,深度选择困难症啊,没救了拖拖拖,到了最后还是不得不面对这最终的抉择。
面对五五开事情时犹豫不决,这绝对是李凡性格上的一个弱点,不过人嘛,哪有十全十美的。
张萌萌道:“要不你就去京大吧,正好顾亚婷也被京大特招了,你们两个也有个伴儿”
顾亚婷坐在一旁不说话,兀自地看着手机屏幕,眼神发散。
李凡抬头看了看张萌萌:“可是晨华大学也很有优势啊”
牛犇犇翻了翻白眼儿,直接卡住李凡的脖子摇了摇:“老子真想掐死你选个学校有这么难么”
李凡满脸的愁云,“难你们是不知道我们这种绝症患者的苦恼”
“你这孙子还知道自己有病啊”牛犇犇摇头叹气地坐到了一旁。
张萌萌支着下巴道:“你这叫幸福的烦恼一会儿晨华的招生办来”
“嗯”
此时,李凡家楼下,晨华大学的专车里走出一众老师。
他们刚要拉开单元门,只见车子后面又停下了一辆商务车,然后便见到了那些熟悉的面孔。
“诶,老董,那不是崔院长么”
“京大的陈副校长竟然也来了”
“这京大竟然姿态放得这么低”
晨华大学的招生办主任周峰道:“都别气馁,咱们现在招救兵也不赶趟了,不过鹿死谁手尚不可知”
鹿死谁手李凡这只鹿啊,真不想死
两大名校碰面还互相客套了几句,不过内心都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