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2(2 / 2)

得自个慢慢摸索出一套宫斗法则才行。

都说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如果一直依赖四爷,等到不能依赖的时候,她便成了不能自理的人。

与其等到那个时候,不如一开始就让自己认清现实。

依赖是一把双刃剑,似甜蜜的蜜糖,也是慢性砒霜。

如果一个男人全身心的对你好,呵护你,那便是蜜糖。

面对这样的男人,若音或许能放下心里的忧虑,去依赖这个男人。

可是,如果对方的心里,装的全是江山权谋,还有别的女人和事。

这样的依赖,是砒霜,是包着糖衣的炸弹。

随时随时都会爆炸。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冷落你,转头去对别人好。

若音很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所以,在金钱上,她给自个留后路。

在处理私事上,她也希望锻炼自己,而不是完全依赖男人。

她记得答应四爷的事情,没在娘家呆多久。

趁着天色还没暗下,就乘着马车回了雍亲王府。

回到正院时,天还没黑呢。

与此同时,年府一大家子,还不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他们正围在年芷兰的床前,商量着事情。

年芷兰靠着坐只床上,轻轻咳嗽着。

虽然天气渐暖,可她在湖里扑腾了很久。

被救上来的时候,衣服都湿透了,还晕了过去。

加上时间上的耽搁,便着了凉。

吕氏恨恨地道:“这个四福晋,坏了咱们家的好事,当初就不该让她来。”

“我当时就担心她坏事,特意让芷兰只送了请帖给四爷。谁知道她还厚着脸皮来了,今儿要不是她,以四爷负责任的性子,过几天就得用八抬大轿,把芷兰抬进雍亲王府。”年羹尧叹气道。

不然以他对四爷的了解,哪里不知道四爷注重规矩。

他就是冒着会被四爷记小本的风险,还要这么干的

“可不是么,说不定还能生米煮成熟饭呢。”吕氏附和道。

这话说得,年芷兰的脸,一下子就通红通红的。

她不好意思地道:“额娘,你怎么这样说,就算四爷救了我,我也不会随随便便将身子给他,除非她把我迎进门还差不多。没名没分的,弄得不清不白。”

“你傻呀,这样得走多少弯路啊。”吕氏戳了戳年芷兰的额头,有些恨铁不成钢。

奈何年羹尧却肯定地道:“对,芷兰说得对,男人越是容易得到,就越不会珍惜。你得吊着他的胃口,让他得不到,说不定他还着急些。”

年芷兰听了后,红着脸应了声“嗯”,就没说话了。

一双羞赫的眸子,在想起某些事情时,逐渐转变成了难过。

今儿白天的时候,她以为四爷会立马下湖救他的。

可他在岸上站了好一会,都没下去救她。

还是四福晋身边的女侍卫,把她救上了岸。

但不管如何,她年芷兰看中的男人,说什么都不会轻易放弃的

不过,最让她担心的就是四爷会不会已经识破年家的计谋。

第792章在她身上游走

又会不会因为这件事,对她产生了嫌隙,从而疏离她。

思来想去的,她有些后怕地道:“哥,咱们往后还是别整这些了吧,省得被四爷知道了,对你对我都不好。耽误了你的从官路就算了,我还要不要嫁人啊。实在不行,我等明年的选秀。”

“行行行,哥就听你的,这些日子也把我给整糊涂了。”年羹尧应道。

他向来精明能干,唯独摊上家里四个女人,就有些乱套。

一个是家里的老奶奶,还有事儿多的额娘。

再就是自个的妻子和亲妹妹。

年芷兰听了后,又安慰道:“咱们家现在只能算小门小户,哥哥还是把重心放在事业上,切莫为了我的事情,耽搁了正事。只要哥哥官运亨通,咱们不会被人瞧不起,想进雍亲王府,也就没那么难了。”

年羹尧点头应了声“好”,也算是想通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家丁慌忙进来。

“老爷、少爷、大事不好了,京城都在传大小姐爱慕四爷,示爱不成,以死相逼”家丁有些难以启齿地汇报。

“放她娘的狗屁,这都是哪跟哪。”年羹尧气急败坏地道。

年老爷到底人到中年,沉得住气些。

他负手问家丁:“可有打听清楚,这谣言什么时候传开的。”

“回老爷,就是家宴散了没多久,京城的大街小巷,就开始传开了。起初是忘忧酒庄、百货行、客栈传出来的,渐渐的,就都在传了。”

听到这话,年芷兰皱了皱眉头,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那忘忧百货行什么的,不都是四福晋开的吗,一准是她让人传的谣言。”

早在她喜欢上四爷时,就把四爷后院的女人,全都了解了遍。

尤其是四福晋,她打听得清清楚楚。

娘家在哪,有什么亲戚。

名下有多少陪嫁庄子和产业。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嘛。

“不对呀,她要是想坏你的名声,不早就这么做了,为什么非得等到今天。难道她知道咱们家在背后传她的谣了,所以在这跟咱们杠上了”吕氏疑惑地道。

“什么咱们她们的,咱什么时候传她的谣了”年芷兰自打坠湖后,就没下过床。

外头的事情,她是什么都不知道。

吕氏顿了顿后,讪讪地道:“不是你姑妈来瞧过你嘛,我便让她出去后,跟人说四福晋善妒,见不得四爷跟你好。”

“额娘,你说你跟哥怎么想的,原本好好的事情,你们这样弄得我成什么人了。”年芷兰生怕再引起四爷的误会,赶紧道:“你还是赶紧让姑妈别凑热闹了,不然四福晋不怕,我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她蒙起被子,觉得自个都没脸见人了。

吕氏听了后,沉思了片刻,才道:“那行吧,我待会让人去你姑妈府上说一声。”

几天后,雍亲王府正院。

李福康递了封信给若音,“福晋,这是费扬古大人,让人送来的家信,您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