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88(2 / 2)

领袖兰宫 miss_苏 5812 字 2019-09-12

这些人,就是整个大清的朝堂啊

他们看似在表达犬马恋主之心,看似在期望他一百岁之后再让位,可是说来说去,不过还是想以众人之力,再拦阻小十五登位

对于这执政六十年后归政储君的话,他这几十年来已经说了太多遍了,几乎每年新年、万寿前后,他都要絮絮叨叨地提上好几回可是到了眼前,到了他选了自己六十一年前登基的日子,来正式宣告储君的时候儿,这些宗室王公、文武大臣们,还要一起黑压压跪倒在地,请他收回成命

原来这一场传位,终究比他想象的,还要难了十倍去。

他面上平静无波,内心里却终究还是叹了口气。也许是因为大清的历史上还没有过大位禅让之事;

甚或这古往今来啊,除了远古之时的尧帝舜帝,中国大一统之后所进行的内禅之事,往前算就是唐高祖李渊禅让给唐太宗李世民、唐睿宗李旦禅让给武则天、唐睿宗李旦禅让给儿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就是宋代在靖康之耻前后,宋徽宗禅让给儿子宋钦宗

从眼前往上数,最近的一次禅让都是五百年前了;若是论大一统之时的禅让,最近的一次都是六百七十年前的事了。

太久远了,久远到现如今的大臣都不能接受,不能理解了。

况且古时那些禅让之事的缘故总结起来,那都是在国家非常之期,不得不行的一种权位更迭。

而此时,大清天下一统,并非内乱、战乱、割据之时,他将自己的大位内禅给小十五,与从前的那些次全都不是一回事。

故此王公大臣们不能接受,仿佛也还说得过去。

但是他心内明白,他们之所以在他已经明白下旨之后,还敢这样以“群情”之名,求他收回成命这与小十五是九儿所出,分不开干系啊

他在位六十多年来,如何不明白,盛世之下,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旗人的人口日繁,而作为八旗制度根基之一的旗人养赡制度又是祖宗之法不可废,故此这就形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每一年朝廷和内务府要之处的旗人养赡之费,他心下虽说最为有数,可是每次看到那个庞大的数字,他都不能不心惊

这个问题,在他年岁大了之后,越发凸显。

可是这关系到祖宗规矩,关系到八旗制度的根基,故此即便是他,都万般掣肘,极难改善。

他重用和珅,也是因为在这班天子近臣之中,和珅几乎是唯一的一个善于理财之人。

因此,他都明白,如果将这样一个巨大的包袱就这样交给小十五去小十五又该怎么办

他原本就是有一半汉人血统的孩子,是中国六百多年来第一个在大一统盛世之时得内禅的君主,他身上背着多大的压力,却又要扛起旗人养赡这样沉重的负担去

你叫这孩子,他自己可怎么办

而一旦旗人养赡出了问题,宗亲王公们会立即跳出来攻击他的一半汉人血统,到时候又将是多大的祸事去

第2707章十卷76、独家秘方

皇帝心下已如明镜儿一般,可是当着众人的面儿,却是打了个大大的呵欠。

“好了,朕都知道了。朕乏了,你们先跪安吧。回头,朕自有旨意。”

王公大臣们还有些不甘,皇帝朝和珅委屈地噘嘴,“和珅啊,你把朕刚刚儿说的话,再与他们重新宣谕一遍。朕是方才没说清楚么他们怎么都没听懂似的呀”

和珅忙含笑道,“皇上放心,奴才听懂啦奴才这就转谕众位王公大臣。”

众人散去,皇帝回到九洲清晏。

午间小睡了一会子,醒来却反倒更觉疲惫。

御膳房摆晚膳,皇帝一点儿胃口都没有,直叫撤了,都赏克食就是。

皇帝特别叫将一碗冰糖桂蜜杏仁酪叫赏给皇太子去,“我听着他今儿也咳嗽了两声,这个润肺,叫他用了。”

小太监如意脑子快,这便笑了,“今儿这蜂蜜的味儿,就是与往日不同呢。今儿的清甜淡雅,甜而不腻,奴才闻着都觉着心旷神怡。”

皇帝瞪了他一眼,“还不快去”

如意是小太监,可是架不住魏珠他们这些年的教导,故此也是知道皇上最心烦的时候儿,爱用青桂蜜做吃食。

如意去赏克食了,不多时回来复职,却不是自己一个人儿回来的,竟多带了个人来。

如意先进来回话,“回皇上,十五阿哥侧福晋来给皇上请安。”

皇帝心下轻轻叹息一声,满意地点头,“叫进吧。”

十五阿哥侧福晋,正是廿廿。

乾隆五十五年正式指给十五阿哥,册封为十五阿哥的侧福晋,到今日已是五年过去了。

廿廿进内请安,也不多说什么,只是道,“奴才替十五阿哥、福晋谢皇阿玛赏给克食的恩。十五阿哥便说,正巧儿他也有心意想要进给皇阿玛,这便叫奴才来了。”

皇帝不自觉地抓着两根筷子,一手一根,盯着廿廿手里的食盒,“你倒是做什么啦端出来,给我瞧瞧。”

廿廿含笑打开食盒九月里,正是吃桂花山药糕的时节啊。

那桂花蜜的清香静静萦绕,闭上眼,就仿佛一个清丽的身影依旧在这殿内轻盈飘动。

皇帝闭上了眼,有一会子说不出话来。

廿廿轻声道,“八月桂花香,到九月这才酿出最新鲜的青桂蜜来。奴才便赶着新鲜做了这个,还请皇阿玛尝尝。“

皇帝扔下筷子,伸手就抓起一块来,大口地塞进嘴里去。

八十五岁了,尽可以快乐地当个老小孩儿,不怕人家笑话。

廿廿垂眸,忍住微笑。

可是那老小孩儿自还是知道的,这便一边大嚼,一边仿佛自言自语似的嘀咕,“有个人啊,就是偏心眼儿当初那些做饽饽的方子,都不留给膳房,就都只留给她儿媳妇”

“结果弄得人想吃一口,都吃不着,还得跟儿子、儿媳妇要去”

廿廿静静听着,却不出一言。

那位她未来得及谋面的婆婆,是为阿哥爷存了多大的心去啊。

婆婆当年的那些独家的饽饽方子,原本是留给嫡福晋点额的。只可惜嫡福晋身子不好,故此她嫁进宫来之后,这便成了她的独家本事去。

第2708章十卷77、都是叫他们给闹的

福晋这些年身子不好,久在病中的缘故,脾气便也越发不好起来。

故此身为儿媳妇,向皇上尽孝的担子,这便越发都落到她身上来。

又或者,未必是她要主动承当这责任,原本以她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