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6(2 / 2)

领袖兰宫 miss_苏 5639 字 2019-09-12

札兰泰这才连忙伏地叩首,少年如玉的面上,已是微微染了红。这便有些与那白玉瓶装着海棠红的花露,颜色上如初一辙了。

高云从亲自伺候着札兰泰喝了一小杯花露,札兰泰喝下,便忍不住笑了。

皇帝高高坐在炕上,跟没事儿人似的含笑问,“好喝么朕还没喝,正忖着回头等九公主问起了,朕该说好喝,还是不好喝呢”

札兰泰含笑垂首,“皇上不能说好喝还是不好喝,皇上得说醉了。”

皇帝不由得长眉高挑,“这算什么答法儿呢”

札兰泰已是忍俊不已,却不敢抬头,只垂首道,“皇上放心,只需这样儿答,九公主自然高兴。”

少顷札兰泰退下,皇帝嘱咐高云从给亲自送出去。

兆惠一双膝盖还在那打颤呢,他不知道自己的幼子可否有说错话的地方儿,更不放心方才那“醉了”的说法是否妥当。

皇帝却是忽然一瞪眼,“兆惠,那十份卷子小札兰都已经给你念完了,你倒是选出来谁该为一甲第一名没有啊”

兆惠吓得又要跪倒。方才儿子给他念卷子的时候儿,他光顾着替儿子紧张了,哪儿还顾得上细听那卷子里的文章去

瞧兆惠这模样儿,皇帝没恼,反倒朗声大笑。丢了书卷,下地走过来,朝那卷子上另外贴的一张纸条上点了点。

“朕叫你来阅卷,自然不是为了难为你的。你在沙场上的智慧都哪儿去呢也不仔细瞧瞧,这都有现成儿的”

原来殿试阅卷,最后的十张卷子上都另外贴一张小纸条,上头有读卷官们画的圈儿。读卷官们觉得好的,便画一个圈儿在上头,以圈儿数目多少来定优劣。这些圈儿便是代表了其余九位读卷官们的意见,便连皇帝都要参考。

兆惠这才松下一口气来,毫不迟疑,直接在十张卷子里取出上头共有九个圈儿的卷子来。

一共就九位读卷官,这卷子上既然有了九个圈儿,那就是九位读卷官一致都推荐这一张,那便是“满分”了。

而其余的卷子上,或者有八个圈儿,或者有五个圈儿,总归都没有这个高。若以读卷官们的意见,那这满分的卷子,自然该为第一。

皇帝接过来看,也是先被那九个圈的满分震动,不由得挑眉,“竟得九人一齐推荐,倒当真难得。”

兆惠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终得功成身退。

次日,太和殿传胪。

皇帝在太和殿上,亲赐赐一甲王杰、胡高望、赵翼三人进士及第。二甲蒋雍植等六十六人进士出身。三甲沈琳等一百四十八人同进士出身。

赵翼高中一甲第三名,也就是俗称的“探花郎”。

消息传回了圆明园,婉兮听了也自高兴。

以赵翼之才,自然该进一甲三名;虽然不是状元,却也是探花郎。若论资历,自然可进翰林院;将来便也有资格进上书房行走,为皇子们的师傅了。

婉兮虽说放下心来,可是以私心而论,自然还是有小小遗憾的:终究,她还是希望赵翼能高中状元啊。

这日黄昏,皇帝终于从宫里回到圆明园。

一进婉兮寝殿,便是盯着婉兮笑。

“怨不得你个小蹄子那么关注今年这一科原来是为了那个赵翼”

婉兮自知无可抵赖,便红了脸蹲礼,“奴才也得替这位狐说先生谢皇上恩典。一甲第三名,探花郎不负狐说先生之才。”

皇帝却啐了一声儿,“呸,他赵翼是谁,也能叫你替他谢恩赶紧起来,爷才不受”

婉兮含笑起身,凑过来腻进皇帝怀里,“是奴才说错话了,奴才不是替他谢恩,是替自己个儿谢恩。”

皇帝故意抬眸空空望向顶棚,“你说什么呢,谢什么恩啊。那是他自己大才,朕压都压不住。”皇帝微微淘气地侧眸,“一共就九个读卷官,他的卷子上便是满满当当的九个圈儿,这可是满分儿。”

婉兮便是一惊,“他卷子上是九个圈儿”

婉兮心下便是轰然翻涌起来。九个圈儿的,那原本该是状元啊

皇帝凝着她,便也缓缓点头,“没错,无论是读卷官们呈进的第一名,还是兆惠给爷指的第一名,本该都是这个赵翼。是爷改了主意,将原本第三的王杰,与赵翼名次对换,将王杰改为第一名,赵翼降为第三名。”

婉兮心下一颤,便忙转过身儿去,鼻尖儿已是酸了。

她好难受

皇帝伸一根指头,轻轻捅了捅婉兮肩胛,“生爷的气了”

“奴才哪儿敢。”婉兮虽这么说,却已然瓮声瓮气,并不转回身去,“其实,我早已猜到几分,故此之前便很为他悬心。”

皇帝轻轻挑眉,“哦猜到了”

婉兮不肯转回身来,他便伸开两手,活活儿将婉兮整个儿给抱过来,按在膝上。便是她还不回身,却也还是在他怀里了。

“猜到什么了,嗯”

婉兮吸了吸鼻子,“奴才先是听说刘统勋大人为主考官,那会儿就揪了一把心。因主考官和读卷官都要力求回避,而赵翼当过刘统勋大人的幕客,那刘统勋大人便必定要避嫌,不能引赵翼为大魁。”

“不过前儿听皇上说,读卷官中又有尹继善大人、左都御史刘纶,奴才倒又放下了心因为刘纶也曾为尹继善大人的幕客,而王杰同样曾为尹继善大人的幕客。那么尹继善、刘纶二位大人,便也要为王杰而回避。”

“既然读卷官中这么多人都需要回避,可是皇上却还是令他们读卷,便说明皇上的心思是唯才是举,所谓举贤不避亲。”

皇帝点头,“说得有理,却不全对。为国取仕,爷自然要谨慎,故此早就有读卷官回避的规矩。就是为了不叫他们认出举子的笔迹,从而落下瓜田李下之嫌,爷早就叫所有卷子在呈进给读卷官之前,都弥封了姓名去,又叫旁人誊抄一遍。这便身份、笔迹全数隐去,即便他们早知道门下有谁应试,到时候儿却也认不出来。”

皇帝如是说,却非但没能开解婉兮,反倒叫婉兮的眼泪好悬直接掉下来。

“便是略过这一层担心,可是当奴才听说,皇上忽然叫兆惠大人也参与阅卷奴才心下便有些眉目了:皇上今年,怕是要取西北之人为魁首。”

“兆惠大人为朝廷平西北的主帅,再在抡才大典上亲自选出西北的人才,这才能成就一段佳话,可以作为朝廷平定西北的最后一笔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