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1 / 2)

领袖兰宫 miss_苏 5719 字 2019-09-11

d才我在这儿陪主子和主子娘娘说话,哪儿轮到你了”

皇帝已是坐下,拈起那幅字看,也是点头。抬眼,眼中已是含了温煦笑意,朝娴妃点点头:“果有长进。古黛,你也坐吧。”

第69章69、笑纳

娴妃叫人上了奶茶,三人一起用着茶点。秋日午后的阳光透明而熏暖,叫他们不由得有片刻的错觉。仿佛又回到了潜邸时,那时他是少年宝亲王,而她们则都是先帝亲赐的宝亲王福晋。

那时整个重华宫潜邸里,只有他们夫妻三人,其余无论是高云思,还是苏婉柔、金静凇,不过都只是格格、使女,与他们无法相提并论。

“回主子、主子娘娘、娴主子,官女子凤格已经到了。”外头却偏传来承乾宫首领太监的声音,彻底打碎了刚刚那一刻时光的温软。

辖内深吸口气,抬眸望住皇后,似笑非笑:“皇上,皇后娘娘,凤格既然是我位下女子,我便代她求个恩典,若待会儿弹得不好,皇上和皇后都别怪她,只怪我好了。”

皇帝赞许点头:“果有主位的气度。”

片刻后凤格抱着琵琶,垂首款款走进。先向皇帝和皇后行大礼,可是第一次蹲身就双肩微晃,不合仪态。

娴妃无声笑笑,在皇帝耳畔说:“她抱着琵琶呢,主子宽宥。”

一个深蹲下去,结果起身来,凤格竟然一个趔趄侧开了一步。

皇后也是皱眉。

娴妃起身亲自行礼:“想来凤格是初次面圣,竟是束手束脚了。想来当日那名摔傻了的秀女,也正因此才绊在顺贞门槛上的吧妾身替凤格向主子和主子娘娘请罪。”

皇后担心地望皇帝一眼,皇帝却因娴妃的话微微挑眉,随即倒也轻勾唇角:“起来吧。抱着那么重的琵琶,也难为你了。”

皇帝说着吩咐:“琵琶又岂有站着弹的,又不是沿街卖唱。去,取琴凳来。”

凤格抱着琵琶谢坐,终于微微抬起了头。

那一张肿胀了的脸,叫皇后一看便忍不住皱眉。

看人先看眼,凤格尤其一双眼呆滞无神,眼眶下亦有深深眼圈。

皇后不由得摇了摇头。

皇帝倒面色和霁,温煦吩咐:“朕想听你弹海青拿天鹅。你那浪里东青绣得甚好,想来这首曲子你也擅长。便开始吧,朕听着。”

弦声铮然一响,皇后便忍不住又是一皱眉海青拿天鹅本是描摹海东青擒拿天鹅的场面,于是旋律突急,动人心魄,需要琵琶轮指技法来表现。结果凤格因指头已是肿胀,轮指又慢又乱,整部曲子便都弹散了。

皇后不由得悄然再看皇帝一眼。这一番安排看样子已是付诸流水,她自己也分不清是惆怅,还是反倒有一点小小的欣慰。

不过皇帝却仿似并未听出来,依旧含笑听着,且伴以微微点头。

一曲弹罢,凤格自己也早已三魂丢了二魂,慌张起身请罪。

昨晚写了一晚的字,她脸肿了、有了黑眼圈;兼之腿也站肿了,这才在请安的时候出了那样大的丑;更严重的还是手指肿了,好好一首曲子,本是她最擅长的曲子,竟然弹得裂裂难听。

可是这背后的缘故,她身在屋檐下,又岂敢向帝后明言

她只得在心下绝望哀叹:完了。

一时间殿内一片静默,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凤格将要面临的究竟是什么。

生死荣辱,都不过这年轻帝王一念之间。

却冷不丁听皇帝清宁一笑,竟端起手来,拍了两下掌:“弹的好,朕喜欢。”

皇帝说罢起身,回首看一后一妃:“皇后和娴妃看人极准,你们的心意朕便领了。”

“李玉,”他扬声唤:“传朕的口谕,即日起,官女子喜塔腊氏进为娴妃位下学规矩女子。”

第70章70、母子

次日乾隆去寿康宫给崇庆太后请安。

寿康宫位于慈宁宫西侧,是皇帝专为崇庆太后修建,一砖一瓦,都是他孝心一片。

皇帝进了寝殿,在门口便行跪安礼,太后忙不迭地招呼安寿:“还不快去扶起你家万岁爷。”

皇帝笑,走过来并不与太后并坐在炕上,而是就坐在太后脚下的紫檀木的脚踏上,自自然然伸手替太后揉着脚踝。抬头问:“额涅可想儿子了”

太后轻叹一声,伸手揽住儿子的头:“想啊,怎么不想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我每日独独悬心的不过是你罢了。可是我又如何不明白,你不仅是我唯一的儿子,也更是这天下独一无二的皇帝。”

太后的话不由得让皇帝回想起他十岁以前的时光。彼时母亲只为雍正潜邸格格,地位低微,而他不过是皇四子,非嫡非长,母子两人都看不清未来。如果不是十岁那年得遇皇祖,被皇祖一句话改变了母子的命运,那也许此时坐在皇位上的是兄长弘时,抑或与他同岁的弟弟弘昼。

那十年里,他更多是与母亲相依为命,母子感情尤深。他的性子与皇考并不相似,倒更像母亲些。

“那儿子便以孝治天下,以天下养额涅。”皇帝抱着母亲的腿,抬首,脸上露出少年一般的淘气:“儿子偏要天下与孝道两全其美。”

太后也只能满足地叹息一声:“傻孩子,你为额涅所做的一切,已是足够。”

太后说着转眸望向东方:“宫里的太后宫一向是慈宁宫,可是用作寝殿的慈宁宫后殿已经改做大佛堂,而正殿为升坐之处,不可做寝殿,于是就连当年的孝庄太后在慈宁宫里,也不得不屈尊一直住在配殿里。可是你不想叫我委屈,便特地又为我另修这座寿康宫作为寝殿,并特别打通慈宁、寿康二宫,方便我遇节庆可去慈宁宫正殿升坐你的孝心,说句不恭敬的,就连康熙爷都比不上啊。”

“额涅喜欢就好。”皇帝将面颊轻轻贴在太后膝上:“儿子刚登基五年,万事都要儿子亲理,儿子不敢半点疏怠。待得再过些日子,儿子将前朝理顺,儿子还要奉额涅的凤驾,好好去瞧瞧咱们大清这锦绣江山呢”

太后眼中便也一亮:“有你这份儿心,额涅已是心满意足。”

母子亲昵说着话儿,太后轻叹一口气:“我老了,此时唯一惦念的不是游山玩水,反倒跟民间普通的老婆子一样,只是想着含饴弄孙罢了。你若当真有心孝顺额涅,便早早再与皇后诞育出一位嫡子;至少也要有可承大统的阿哥来才好。”

皇帝毫不意外,面上依旧乖顺地笑:“额涅放心,儿子明白。民间尚且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儿子的子嗣乃为国祚,干系江山社稷。”

皇帝从脚踏上站起身来,亲自替母亲捏肩头:“皇后贤惠,最懂孝顺额涅、辅助儿子,所以她昨儿替儿子引荐了个人。说来也巧,又是娴妃宫里的,难得娴妃也跟皇后有相同的心。于是儿子便叫她正式在娴妃位下学规矩,额娘放心就是。”

皇帝说着悄悄替太后拔掉一根白发,藏进袖筒:“儿子纳了陆氏,又定了凤格。儿子必定满汉并重,绝无偏私。”

第71章71、九花

临近重阳,整个内务府便忙碌了起来。内廷各宫苑,每天里也是太监如鱼龙般进进出出。太监们忙的都是将各色各态的菊花搬到各宫苑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