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4(2 / 2)

方谦十分的狼狈,就差在地上打滚了。

但是那个带刀的刺客何其的矫健,那刺客大刀一挥,顿时一道寒芒开始划过方谦的脖子。

紧接着听见碰的一声,只见方谦已经被人救下了。

没有多久大殿顿时灯火重重,一众穿着铠甲的侍卫已经进来了。

方谦松了一口气。

对面的刺客一身轻便的黑衣装束,脸上还带着面罩,这时候刺客见自己被现形顿时就要跑。

此时忽然一个铠甲的侍卫将领道:“往哪里逃,把他给我抓住。”

这些穿铠甲的带刀侍卫们早就有准备,再加上经过专业的训练,所以抓起刺客的时候毫不含糊。

那个黑衣的刺客很快就被几个带刀侍卫给拦截住了。

待到侍卫让几个侍卫把抓住的黑衣人面罩给摘下来,倒是要看看谁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在皇宫行刺。

就在几个侍卫要把黑衣人面罩给解开的时候,黑衣人忽然一阵搐动,紧接着就两眼发白,口吐鲜血了。

“这个居然是一个死士”有士兵道。

带头的侍卫统领道:“果然不出潇王爷所料,果然今晚有此刻。”

于是这宫殿里面又开始加强了戒备。

今晚一夜安稳。

虽然有之前的惊魂一幕,可最后还是睡着了。

早上一早就有人带方谦去了刑部。

刑部大人凤征早就坐在位置上。

这一次的案子和上一次段葛兮的案子不一样,这一次审的是方谦,方谦在京城并未半点名气,而方谦的案子牵扯的都是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

所以围观的人并不多。

但即便是围观的人再少,这刑部大堂里面还是有几个高官的。

方谦和之前的段葛兮不一样,之前的段葛兮是太傅之女,但是方谦现在是一介罪人。

凤征对方谦毫不客气道:“大胆歹人还不下跪。”

方谦摄于凤征的威严顿时跪在地上。

方谦跪在地上之后,凤征对方谦问道:“你是白云乡的人”

方谦点点头道:“在下不才,原来是白云乡的县丞大人,现在只是一介罪人。”

认罪态度很好。

凤征继续问道:“好,你既然自称为罪人,你可知道你犯了什么罪”

方谦道:“杀人之罪。”

凤征大声道:“你确实犯了杀人之罪,居然杀了张家的公子。”

第501章:你是如何陷害夏家的

要查出方谦的案子其实一点都不难,这几天刑部自然有人去把方谦的案子打听的清清楚楚。

凤征问道:“除了这个案子,你还犯过哪些罪过”

凤征在接办这个案子的时候已经派人去白云乡大肆的调查过。

松阳说方谦是引子,可以引出松阳说的那一丝曙光究竟是谁,可是查过来查过去居然查到了夏家。

关于夏家的事情现在凤征想起来都绝的额头在冒汗。

所以审理这个案件的时候凤征一点都不敢马虎。

方谦想起松阳给他说的话,方谦顿时对凤征道:“我还陷害过夏家的人,我把夏家的人害的死的死,病的病,我让他们给我儿子偿命,只可惜夏家的人命大,居然被高人给救走了。”

说到这里方谦有点激动。

每次说一次夏家,他就觉得他对夏家的恨意便入骨了几分。

凤征看见方谦的语气加重,顿时一拍案牍道:“肃静。”

方谦被凤征震慑了一下,顿时又对凤征道:“大人让我说我的罪,我说的就是这些罪过。”

这些事是皇上都能查到的,方谦说出来也不会让人产生怀疑的。

凤征道:“所以对于夏家,你这是在公报私仇”

方谦顿时道:“大人,我冤枉啊,他们夏家害死了我的儿子,我适当的讨回来这也没有错。”

凤征看着跪在地上的方谦,虽然样子很狼狈,可是说起话来的时候却异常头脑清晰。

凤征忽然想起昨晚上,昨晚上高超去了凤征的府邸。

高超向来是一个自命清高的人,从来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更不会放在心上。

以前高超和他从来没有过交集。

可是昨晚上高超亲口给凤征说:“明天的案子你要问出更多的问题,而且还要适当的召集证据出来,毕竟能惊动皇上的都不是小案子。”

当时凤征还绝的不以为然,反正一个吏部尚书,一个是刑部尚书,他们之间没有多少交集的,都是当朝为官的同僚。

凤征当即就讽刺道:“为何向来高傲无比的吏部尚书过来难道要插手一件俗事”

高超对他的讽刺也置若罔闻。

高超道:“不为何,为了我们现在同在一条船上。”

凤征更是惊愕无比,他什么时候和高超一条船了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凤征很想无视高超的说辞,还很想奉劝高超早点回家,毕竟凤家也不是那么欢迎他。

可是高超很坦然道:“我今晚过来走在路上被人看见了,而且还是同僚,我高超向来很少和某个同僚走的很近,一旦我与谁走的很近,便会引来皇上的猜忌,凤大人不觉得依照我的才能,根本不可能仅仅是一个尚书大人吧难道凤大人不觉得皇上比较猜忌我所以我为了不招惹谁,总是一个人行走,若是凤大人不按照我说的去做,那么我明天就放出一点风语,说我们的刑部尚书嫌弃自己的官位品级太低了,你说皇上会怎么做”

高超居然敢说这样的话

凤征当时就被震慑了。

高超的话不是假的,秦源之前还想给高超做一个丞相大人。

可是高超绝觉得太累了,还不如做一个吏部尚书来的自在。

于是高超最红成了一个吏部尚书,而且和每一个官员都保持很淡薄的距离。

现在高超的距离这么近,肯定会遭遇到别人的怀疑。

所以凤征不得不听取高超的意见,现在开堂审理的时候要步步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