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他投资了许多家互联网公司,等到移动智能产品出现,到那时他手里的公司多半会市值暴涨,那才是他最希望见到的
上回来市政厅,几乎没人在意到他,而此刻从大门进入,就连保安都一脸亲切地跟他打招呼。
多么奇妙的命运,人们只知道他这位出生于唐人街的穷小子,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纽约最富有的人,没有之一,就连科赫兄弟俩、布隆伯格市长都被他压了下去,往前走时候不少人都将目光注视在叶冬青身上,感觉挺爽,仿佛自带光环似的。
还记得路,跟市政厅二把手握手打了招呼,约好有空一起去打高尔夫球,叶冬青递上名片之后,又跟纽约州的检察长交谈会儿,再次交换名片,开玩笑说请对方来自己的淡水投资集团当顾问,那年薪至少得两百万美金起步,不过这位检察官没认真,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提出类似的想法了,如果想给大企业打工,他早就已经离开。
近期到处跑,很少参加上层的社交聚会,来到市政厅时候光是跟别人交谈就耽误了半个多小时,都是纽约数一数二的顶级政客。
至于布隆伯格市长,他把自己的办公室搬进了放满办公桌的开阔场所,瞧见叶冬青走过来时候问道:“这么快就赶过来,有想法了”
“当然有,你明知道我一直在挑选合适的地块,感谢你的消息,现在我想再仔细问问那周边的规划情况和定位,我已经坐直升机过去看过,位置还不错。”
叶冬青没拘谨,坐在这位彭博新闻社的创始人对面,翘起二郎腿,找个舒服姿势坐着。
他记得未来那边是什么样,但自从影响力变大之后,许多事情已经悄悄改变了,就像二月份时候的麦加惨案、还有三月份西班牙马德里的爆炸案,这些叶冬青都记得,但却没有发生,担心用地规划也跟自己想象不同,不过随着布隆伯格市长拿出一份规划图,他又觉得自己的担心成了多余,因为上面明确展示出了几栋大楼的虚影。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我准备利用那块地,建造几栋新的地标建筑,让上西区再次繁华起来,就像上东区一样,周围有大学、有公园、有码头、有剧院、商场等等,你不用担心建造在那会影响你的利益,我肯定会亲自审核所有参与进来的项目方案,它必须足够酷才行,跟正在建造的自由塔一样,是纽约繁盛的标志。”
布隆伯格市长坐累了,此刻站起来扭扭腰,嘴里继续说道:“你的那栋大厦有没有完成设计我想知道它是否足够酷,伦敦在重新改造泰晤士河两岸,我们已经落后了,有人告诉我现在富人喜欢去伦敦投资房产,而不是纽约。”
“你这不是在暗指什么吧,我在伦敦也买了房子,不过我可没打算去那边建造高楼,纽约治安确实不怎么样,我的车标都被人偷过两回,当然了,现在的秩序已经比九十年代那会儿好很多,布隆伯格先生你的成就绝对高”
在纽约生活那么久,这老头当然知道治安情况怎么样,低层居民太多,光是曼哈顿岛上的贫民窟就有好几处,不是说改就能改掉的,打击犯罪的力度已经很强,可还是屡禁不止,没办法管。
听叶冬青说完后没好气回了句:“不用拍我马屁,我知道有些地方做的还不够,所以你们年轻人应该起到示范作用,今年年底我会发个奖给你,别到时候没空来拿,让我惹出笑话。
说吧,看中了哪一块地,这些线条只是临时画上去的,还可以改动,价格上没得谈,我知道你往自己的慈善基金会偷偷捐了多少,这笔钱我会用来改善周边的居住环境,打折就别想了”
第337章改稿
身为身价过百亿美金,没比叶冬青少多少的超级富豪,身上自有一番气度。
别人能拿政治献金诱惑,但在布隆伯格市长身上不存在这个问题,他自己的钱已经多到花不完。
之所以来当这个纽约市长,主要是因为没有别的追求了,所以才在这把年纪还自讨苦吃,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优越生活,每天跟普通人一样挤地铁上下班,没人会怀疑他买不起直升机,又或是最豪华的大游艇。
到了迈克尔布隆伯格这种层次,再加上又是专门搞财经新闻这一块,怎么可能不知道全美数万个所谓的慈善信托基金会里藏着什么猫腻,总结起来无非是“避税”这两个字罢了。
富人的纳税税率往往比中产还低,遗产税更是近乎名存实亡,法律上专门留了这样一个可操作的空子,甚至没人敢拿这件事做章,如果想堵住这个缺口,后果谁都无法承受,简直是在跟这个国家最富裕的人群为敌。
布隆伯格也不例外,他没兴趣去管叶冬青的“慈善事业”,只是提醒纳税纳少了,这句话让叶冬青不知说什么才好,憋屈地笑着来了句:“按照市场价格来,觉得可以接受我当然买,等楼盖好了之后少不了地产税,不过大部分楼层我准备留着自己用,这一块可不能让我多花了冤枉钱,我还有一屁股外债没还呢。”
“怎么,不打算把楼也捐出去了”
瞧见纽约出了这么位华裔商业天才,老实说布隆伯格也对他刮目相看,之前叶冬青差点出事时候他找来淡水投资集团的财报看过,最近也陆陆续续听到些消息,明白那点债务跟他的财富上涨速度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这一老一少虽然见面次数不多,但布隆伯格市长经常从别人口中听说跟叶冬青有关的事情,大概是觉得年纪小,此刻肆无忌惮地调戏起了他。
“会捐吧,不过那肯定是以后的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地产税有多坑,如果可以抵税我倒是可以考虑留在公司,假如对外出租,能赚钱也就算了,但我可是自己用,持有成本高到让我心疼。”
叶冬青说了句大实话,纽约的房地产税高达百分之三,普通城市大多只有百分之一,加上保险、维护等等,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房价涨了税也跟着涨,不一定就能有百分之三多,更何况这几年美元的贬值幅度可不小,自己持有怎么算都是笔不划算的买卖,而左手倒右手捐赠出去,租金不需要缴税、房地产税也免了,但是这得将外债还清之后才能实施。
纽约富人多、公司多,最穷的却是市政厅方面,自从布隆布格接受这个烂摊子之后,没少为福利、公共开支等问题头疼。
瞧见叶冬青这么个吝啬鬼,满肚子都是气,因为人人都这样,所以税务局才收不到多少税,最终只能从可怜的中产们身上剪羊毛,老布隆伯格市长翻白眼后叫来一位官员,让对方来跟叶冬青谈具体的事情。
量量画画,挑了个靠近哈德逊河的地段,总共要了四十二万平米的土地,差不多有两个帝国大厦的占地面积那么大,主要是不希望跟其他楼靠得太近,挡住了低层的光照。
项目大约需要三十万平米,剩下的可以建造副楼,用来出租或是对外出售都可以,自己也能打造一栋商业综合体,连造型都想好了,一条大蛇,一条小蛇,又或者弄个蛇蛋出来,建筑群肯定比单独的大厦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