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2 / 2)

一品美食 明巧 8878 字 2019-05-06

正好,这时一品居的招牌印入了两人的眼帘。

“那里有家餐厅,我们去看看。”杨志杰指着一品居的招牌道。

“嗯”秦舒语挽着杨志杰的胳膊,两人一起走进了一品居餐厅里。

结果,两人走进一品居,一看收银台后面墙上的价目表,顿时被吓得不轻。

两人都是出身农村的普通打工者,这几年打工除了供养弟弟妹妹读书外,就是努力存钱准备在湄谭这样的山区小县城里买套房子结婚的。

虽然在湄谭这样的小县城里,一套房子只要二三十万,但两人为了存够这二十多万,也是过得蛮辛苦的。

别说几百元一碗的早餐,两人平时都很难下馆子,几乎都是自己在家做。即使在外面吃碗早餐,也很难吃10元以上的早餐,几乎都是在10元以下解决。

这一踏进一品居的大门,看到墙上动辄几百元一份的绿豆粉、杂酱面、炒饭,顿时感觉自己的人生观受到了颠覆。

虽然他们都知道,有些高档场所卖的东西肯定很贵。但以前两人都没去过那些高档场所,所以几百元一碗的早餐,两人还真没见到过。

没想到,就在这碧水湾小区的一家路边餐厅里,两人却亲眼看到了几百元一份的餐品,实在让两人意想不到。

两人连墙上其他的东西都没敢看,就转身准备离开了餐厅。

就在两人转身的一刹那,秦舒语眼睛扫到了餐厅里一个顾客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的竹筒饭,顿时发出一声惊呼。

“怎么了,舒语”杨志杰紧张地问道。

秦舒语盯着那个顾客桌子上的竹筒饭,惊讶地道:“竹筒饭这里怎么会有竹筒饭”

杨志杰莫名其妙地问道:“什么竹筒饭”

然后,他顺着秦舒语的目光看过去,也看到了那个顾客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的竹筒饭。

然后,秦舒语道:“就那个人吃的,叫竹筒饭,是我们那边的当地小吃。我小时候跟着爸妈到山上干活的时候吃过,但出去打工后就再也没吃到过了,没想到这里居然有卖的。难道老板是滇南省人”

第152章家乡的味道

秦舒语老家在滇南省普耳市郊县一座大山里的乡村,小时候经常随父母上山砍柴、种地。

由于劳作的地方距离村子远,那时父母都是带着一袋米和小包盐就上山的。

中午饿了的时候,父母就在漫山遍野的竹林中砍一根嫩竹子,开始烧竹筒饭。

那时候秦舒语吃的竹筒饭,可没有一品居这么奢侈。别说香肠腊肉了,连油珠子也没有一颗。最多是山上可以吃的野菜,扯几株洗干净了塞到竹筒里一起烧着煮。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后来即使父母上山也很少弄竹筒饭了,一般都是带点干粮,中午囫囵应付一下就行了。

到秦舒语成年外出打工后,一般都要年底过年才回家,更是从来没吃到过竹筒饭了。

但是,那种原汁原味的山野烧烤竹筒饭的香味,即使到现在好多年过去了,秦舒语却也永远无法忘记。

看到一品居餐厅里顾客桌子上的竹筒饭,和那股空气中淡淡的永生难忘的竹香味,秦舒语再也跨不动脚步了。

听了秦舒语关于竹筒饭的简易介绍,再看秦舒语那副暗自吞口水的样子,杨志杰就知道,自己女友肯定是想起了她小时候吃父母做的竹筒饭的经历。

想到这几年女友跟着自己,从来没享过什么福,一直辛辛苦苦、共同拼搏到现在,才存到足够的钱有底气买房子结婚。

而且,以后,女朋友就要变成老婆,远离滇南家乡,在湄谭跟自己一起生活。2555265289到时候,要适应自己的亲戚、湄谭的生活习惯,想来,不是一个容易适应的过程。

能在湄谭看到一个来自女友家乡的小吃,也是一种缘分。

虽然看起来一品居的东西都卖得挺贵,但能让女友尝尝家乡的小吃味道,也算补偿一下女友对自己的爱了。

于是,杨志杰就说道:“既然这个竹筒饭是你们当地的小吃,而且你自从外出打工后就再也没吃过,那我们就吃这个竹筒饭吧”

刚才看了一品居的价目表,虽然只看到了上面几个,没注意到竹筒饭。但是,仅凭上面几个餐品的价格,秦舒语就知道,竹筒饭肯定也不便宜。

她很想拒绝,却开不了口。

如果是其他的美食,无论如何勾不起她这么强的想要一尝味道的欲望。

但是,竹筒饭却是个例外。

这是她少年的回忆,是她家乡的味道,是她父母的爱心午餐。

因此,她说不出拒绝的话,即使她知道这竹筒饭肯定很贵,也开不了口。

看到她这样欲言又止的表情,杨志杰就知道,女友心里肯定是很想吃的。

于是,他没有再犹豫,拉着扭扭捏捏的女友,就又转回了身子,向收银员道:“请问,你们的竹筒饭是多少钱一份”

收银员道:“竹筒饭100元一份,如果要配汤的话,鸡汤50元一份,豆浆免费。”

虽然早有预料,但杨志杰和秦舒语还是被吓了一跳。

如果说竹筒饭100元一份还在他们的心理准备之内的话,那配的鸡汤也要50元一份,可就真的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以前,他们在其他饭店吃炒饭、干溜粉、干溜面的时候,饭店配的什么紫菜汤、蛋花汤、萝卜汤等等,都是免费的。何曾见过连配汤也要收费,还高达50元一份的价格啊

秦舒语咽了咽口水,拉了拉杨志杰的胳膊,艰难地道:“太贵了,志杰,我们走吧”

杨志杰转头看了看女友眼中不舍的表情,毅然摇头道:“不,舒语这么多年了,你无怨无悔的跟着我,过得这么辛苦,我挺感激你的。今天我们就奢侈一回,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