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过去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展望未来。
这才是关键,也是吴小正召开这次会议的重点。
事实上,各个公司的整体发展策略,一直在吴小正的掌控之中,也是按照他的思路在做计划。
因此,在这一方面,大家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
吴小正直接提重点:“接下来,大家讨论怎样应付即将到来的通货膨胀。”
一直在认真听总结和计划的吴敏霞插了一句:“你确定一定会通货膨胀吗”
她这么问,事出有因。
在吴小正去纽约的那一天,当他意识到即将到来的人民币币值、通货膨胀时,吴小正立即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通知吴敏霞,让各单位大量囤积原材料。
吴敏霞虽然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但面对各公司堆积如山的原材料,以及大量的原材料费用支出,还是存疑的。
吴小正停顿了几秒,认真地观察大家的反应。
他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他的话还半信半疑,都在等待他的答案。
会不会通货膨胀
对于这一点,吴小正毫不怀疑,他也不会相信自己的记忆出错。
对于93年开始的通货膨胀和人民币贬值,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原因在于,按照前世的轨迹,这一年是他的初三毕业年。
作为初中毕业生,有一部分学习内容是需要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去学习、记忆的,那就是时事政治,这是必考的重点内容。
他记得,在这一年里,一个新的热词会出现,那就是“宏观调控”,这个词的热度,会超过去年最热的“市场经济”。
他还记得,这个词大概会在四月份左右开始热起来,而让这个词热起来的主要人物,就是在今年的换届后上任的朱副总理。
这是一个让吴小正钦佩不已的政治人物。
而朱副总理上任后所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针对过热的经济,向全国发出了警报:预防通货膨胀。
与此同时,他还亲自担任人民银行行长,开始着手宏观调控,并且花了三年的时间,让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
那是三年后的另一个热词,吴小正高中毕业必考的热词。
因此,吴小正绝对不会记错。
通货膨胀对于企业来说,真的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尤其是像吴大厨这种生产型企业。
原因在于,每次通货膨胀,最先涨的就是煤炭、石油等能源,以及大米、猪肉等生活必需品,接着就是农产品。
一旦应对不当,像食品加工厂、酒厂这种生产型企业,陷入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产品提价却相对滞后的大麻烦中,稍有不慎,就会让企业陷入亏损、资金周转困难的困境。
吴大厨食府也会面临这样的难关,原因在于食品原材料涨价了,饭店的菜品提价却有一个相对滞后的过程。
正佳广场也是如此。
对于正佳广场而言,93年是发展年,即将有多个项目投建。
尽管建筑材料的价格涨幅,不会像农产品那么大,但还是很有影响的。
因此,吴小正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你们还没发现,通货膨胀已经出现端倪了吗大米、猪肉的价格涨了不少吧”
跟在座的这些讲通货膨胀,谈经济学上的原因是效果不大的,吴小正干脆拿跟大家生活切实相关的事来举例。
粮食是酒厂的生产必备原料,猪肉是食品加工厂和食府的必备原料,这一点大家印象非常深刻。
“是涨了一点,跟前几个月相比,大米的价格大概涨了10。”
“是的,猪肉价格也涨了差不多三毛钱一斤。”
吴小正的话立即就被证实。
但吴敏霞还是有点不确定地问道:“这会不会是因为要过年了的原因”
确实,按照国人的消费习惯,很多东西在春节前都有一波价格上涨,但春节过后很快就会回落。
这是大量消费所引发的。
但今年真的不一样。
这价格一旦开涨,不但不会回落,还会继续大幅度上扬。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到明年这个时候,大米的价格会是现在的一倍,猪肉也是如此,至于其它生产原料,尤其是农产品,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为了引起所有人的重视,吴小正干脆把即将到来的事实提前说了出来。
大家愕然。
所有人都不知道,为啥吴小正会如此笃定。
不过对于在座的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习惯,那就是只要是吴小正所说的,只要他坚持,那信也好,不信也罢,那就必须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事实上,他所说过的很多话,在事后都证明是对的。
他的预测似乎还没出错过
可问题是,面对通货膨胀这个问题,大家该怎么去面对呢
这是一个难题。
正文第845章让人信服的理由
很多人认为,企业应对通货膨胀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那就是涨价。
既然生产原料涨了,那产品同样涨价即可。
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
其实不然。
以酒厂为例。
生产原浆酒的粮食涨价了,但卖的白酒却不能随便涨,原因就在于市场竞争。
如果别人的酒还没涨价,你就率先涨,消费者就会产生这个品牌在哄抬物价的不良印象,转而选择其它品牌的酒水。
就算后来其它酒水也涨价了,大家还是会认为始作俑者就是你这个品牌。
这对企业的形象塑造是很不利的。
因此,涨价行为必须得慎重,得随大势走。
食品加工厂也是如此,饭店同样也是如此。
因此,对于在座的经营者们来说,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销售价格涨价却必须滞后的这个难题。
“还有一个问题,通货膨胀所引发的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