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对吴小正的回答挺满意,老爷子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转让价就按这个价来定如何我再附带一个条件,酒厂的在职员工全部由你们来接受,政府在这方面不再给利益补偿。”
吴小正立马就觉得肉疼。
要知道,湘水县酒厂的在职职工可是有三百多号人,若是按每人2万元安置费的标准来执行,吴大厨一旦担负起了这批职工的社会保障责任,那在转让价格上,起码要节省六七百万。
可他能说不吗
虽然说,湘水县酒厂在政府手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到了他手里,不仅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
唉,湘水醇、湘水液卖太火也未必完全是好事啊
好得连老爷子都想来宰自己一刀了。
而且他还知道,老爷子这是想把湘水县酒厂的改革也树为一个典型,他不希望在转让价格上给人诟病的机会。
他只好又点了点头。
钱是赚不完的,以吴大厨现有的盈利能力,他没必要在这方面跟老爷子去斤斤计较。
“嗯,表现不错,识大体。”
老爷子非常难得地表扬了他一句。
不过吴小正知道,老爷子的表扬可不是这么好得的,这是在用话先把他给套住了。
老爷子又说起了第二件事。
“省纺织厂这边的改革遇到了一点麻烦,对此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老爷子简单说起了省纺织厂改革的事。
其实就算老爷子不说,吴小正也知道,省纺织厂这边遇到的是啥麻烦。
主要还是缺钱。
吴大厨买地的那两百万,只是杯水车薪,能解一下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
上千人的纺织厂,其规模不是湘水的那种县级小厂能比的,两百万砸进去,水花都不会冒起来一个。
缺钱还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在这个每个县都有纺织企业的年代,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再加上设备和技术落后,生产出的产品无法在国际上形成竞争,使得大部分纺织企业都是亏损严重的。
对于这些纺织企业,后路只有两个。
一是关门倒闭。
这是大部分没条件进行技术和设备更新、形成规模竞争力的纺织企业的最终结局。
二是开源节流,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以优质的新产品重新来形成市场竞争力,以焕发新的生机。
可不管是关门倒闭,还是技术和设备更新,这都是需要巨额资金的。
区区两百万资金,真的没法一劳永逸地帮纺织厂解决大问题。
这还不算啥。
对于纺织厂的职工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厂里没钱、工资欠发,欠得多了之后,大家闹一闹,立即又能发一部分,稍稍补贴一点家用。
这几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而卖地这一次,大家原本也以为会这么过去的,可谁知道,在补发了几个月工资的同时,厂里还放出了另外一个消息,说火车站那边的仓库也准备卖,可以分流一百来号人去吴大厨。
这下好了,这叫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平时闹一闹,最多只能解决部分拖欠了很久的工资,解决完后,接下来还是拖欠,永远也没有个盼头。
可这次不一样了。
大家没想到,这么一闹,竟然闹出一百多个分流名额,而且还是去最近声名鹊起的吴大厨,大家听说那里的待遇可是出名的好。
这绝对是一劳永逸的机会啊
可问题是,才一百多一点点的名额,厂子里可是有一千多号人,谁能抢到
还不到十比一的比例
于是有好事之人开始出主意:那就继续闹,看看能不能再多闹出一些名额来。
省里和厂里的领导都没想到,大家好心来解决问题,却没想到竟然解决出了大问题。
这也正是火车站那边仓库的交易一直还没完成的原因。
吴小正也傻眼了,这让他怎么来给主意
正文第671章讨价还价
吴小正知道,老爷子明面上是要他出主意,但骨子里绝对没安好心。
这个坑他不能跳
于是吴小正回道:“我对纺织这一行完全是门外汉,哪能有什么好建议啊”
老爷子直接被气哭。
他这么不上道,这让老爷子如何把话往下说
那就直说。
“别耍滑头了,老实说吧,吴大厨一共能为纺织厂分流多少职工”
滑头可以不耍,但可以耍赖。
“老爷子,刚才酒厂转让的事,你们政府可是已经占了吴大厨的大便宜了,我可是很厚道地没跟你讨价还价啊”
老爷子这次被气笑了。
敢跟他讨价还价的,也就只有眼前这小子。
他瞪着眼睛笑着骂道:“你觉得我像是喜欢占你便宜的人”
绝对是
吴小正腹诽了一句,但不敢直接说出来。
老爷子又说道:“放心吧,我在这边占你一点便宜,绝对会用另外的方式来补偿你。你说实话吧,到底能解决多少我会根据你的诚意来决定回报方式。”
这下吴小正连赖都没法耍了。
经过一番小小的纠结之后,他报出了一个数字:“半年内大概能解决300人左右吧,后面就不好说了,要看业务的发展。”
国企的职工真的不是那么好接收的。
接收过来后,立即要承担现有的社会保障成本不说,还不能随意开除,开除就得给安置费。
如果能担任吴大厨旗下企业相关管理职位的那些还好说,因为那些算是企业的精英,吴大厨原本就会承担相应的保障成本,过两年之后,会直接承担即将统一标准的三险一金。
可问题是,从纺织厂接收过来的大部分都会是普通工人,到了吴大厨也只能担负起普通员工的职责。
这样一来,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