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将士冲上战场,不断厮杀,一时间尸横遍野。
秦兵只是攻打明军,却对旁边的正道义军不闻不问,以苍飞和明教的关系,如果秦兵进攻的是正道,明教铁定会出手,但是此时却是未知之数。
战场上,明军中军处,上至布袋和尚说不得,正副统帅韩山童、刘福通,下至兵丁小卒子,都神色凝重。
秦兵的攻势出乎他们的预料,最可恶的是,秦兵只是针对他们,而对正道不闻不问,这下子,明军就承受了所有的压力。
“前面快顶不住了,我请求出战。”韩皎儿一脸焦急,主动请缨道。
不过,对于一脸的热血的他,众人却一脸的鄙视,也就韩山童露出满意的神色。
韩皎儿是韩山童的侄儿,本事并不高的,能成为明军主将之一,完全是因为伯父韩山童的关系。
别看他此时在请缨,其实人人皆知他养尊处优惯了,真让他上沙场,他十有会怯场,不过他却擅长炒热气氛,所以每次战斗必定会请缨,只是他每次都不会首先出战就是了。
而他伯父,明军统帅韩山童深明韩皎儿底细,笑着道:“有此斗志,很好不愧是我的侄儿,不过你上一战为敌所伤,这一次还是在后面压阵,真撑不住再出战吧。”
众人神色更显鄙夷,什么为敌所伤,每一次都是在胜利在握的时候,才出场收尾捞功劳,就算受伤,也是骑术不精,自己摔倒弄伤的。
韩皎儿似乎不知道伯父心意一样,大摇其头,道:“如今情况紧迫,哪里顾得了那么多,还是让我出战吧。”
看他一脸坚决的样子,似乎不让他出战,他就不干了了。
韩山童笑意更盛,道:“你有这个心,我十分安慰,不过你不要再说了,就好好待着吧。”
韩皎儿闻言,这才一脸颓然的答应下来。
众人被韩皎儿这一闹,各个都又好气,又好笑,虽然看似滑稽,但之前紧张的气氛,却是烟消云散。
刘福通神色阴沉道:“这次苍飞专门对付我们明教,显然是打着各个击破的心思,以正道和我们的关系未必会全力相助的。”
这的确是很糟糕的情况,刘福通这位明军副统帅,也算足智多谋,但此时却想不到好的对策。
林遵道道:“那又如何难道我们明教,就真会怕了苍飞那贼子不不成大不了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即便给正道捡便宜,也不能让苍飞好过。”
这是明教教众普遍的想法,实在是苍飞太可恨的,如今的明教,对苍飞的恨意,比起对元兵的恨意更浓。
其他人闻言,大多点头,算是达成了共识。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我苍飞一生,曾几何时退过
第四十章我苍飞一生,曾几何时退过
将领罗文素小心的提议,道:“不如让我到正道那里求援吧”
但是他的话语才一出,另外一位将领盛文郁却是大声喝道:“不行我们明教何须向正道低三下四,这万万不可。”
别看正道和明教结盟,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明教的人都愿意和正道结盟的,特别是那些曾在正道手中吃亏,或者和正道有血海深仇的人,例如这位盛文郁就是如此,他父母就是死在正道中人手中,虽然不是少林派下的手,但依旧不愿意和正道合作,只是为了大局才勉强沉默。
而刚才罗文素之所以提议时小心翼翼,就是担心这位盛文郁不满,此时罗文素闻言,当即就不再开口了。
一直没有出言的将领王显忠,此时打起圆场来,道:“正道的那些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办的。如果他们不来救援,那是他们短视,我们败了,他们很快也会步我们后尘。如今,我们还是先想想如何迎敌吧。”
“还能怎么想,如今之计,唯有死战而已”韩皎儿拍案而起,高声道。
众人尽管知道他就是一个嘴炮,但却也被煽动起来,刘福通、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各个都一脸肃容,抱着决死的信念。
韩山童点头,对说不得,道:“大家都决意死战,不知道散人你是否另有高见呢”
说不得一直在看着。说起来他并不喜欢这些弯弯绕绕的,但是他知道自己武林上的一套,不能套入军中。所以一直都保持着沉默,此时听到韩山童的询问,才点头,道:“那就一战吧。”
韩山童这才站起,抽出长剑,高举过顶,高声道:“秦兵欺人太甚。苍飞天下公敌,我们明教上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声声的高呼。众将带着各自的属下,冲向战场,战况越演越烈。
而另外一边,正道大营之内。
朱元璋、徐达、汤和、邓愈、花云、吴良和吴祯兄弟等将领。以及少林寺的空闻、空智和空性等大师皆在此间。
中原正道的势力。如今面临着覆灭之危,无论是军方还是武林方面,都将绝大部分的的力量,集中到了此间。
空性听着远处的喊杀声,道:“苍飞似乎想要先对付明教,我们是否应该过去帮忙呢”
他是四大神僧中,年纪最小,也是心机最少的一位。不太懂得阴谋诡计,虽然不如死去的空见神僧那样慈悲为怀。但却有一颗赤子之心,听着外面的喊杀声,就心生不忍。
空智眉头微挑,哂笑道:“嘿魔教妖人,人人得而诛之,让他们和苍飞那恶贼斗个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人之利,到时才是真正的慈悲。”
如果说空性如他法号性一样,代表着真性情,那空智就和他法号的智字那样,有着不同于一般出家人的“智慧”,多了几分狡诈的意味。
“阿弥陀佛”空闻双手合什,在众人以为他要开口的时候,却是双目一闭,竟然没有了下文。
朱元璋等众将都是看得眼眉直跳,暗骂这个家伙真是个老狐狸。
空闻神僧乃是少林寺住持方丈,绝对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单看他论武功和德行都不及师兄空见,却能稳稳当当的当上少林方丈,并让少林派一直保住天下第一大派的名头,威震天下就可见一斑了。
朱元璋看得出,空闻是赞同师弟空智的看法,不想过早的插手这一战。
他神色有些难看,知道空闻这样是因为一直不喜欢明教,想要趁机削弱明教的势力,说不定对谢逊打死空见一事,依旧耿耿于怀。
昔日的恩怨,这些年来已经渐渐被查清楚,谢逊的恶性也被一一揭发,只是因为成昆这个家伙吸引了火力,而明教在谢逊的主持下,大肆打击元兵,也获得了一些声望,这才避免了正道和明教的大规模冲突,但是其中依旧有许多的龌蹉。
其实朱元璋何尝不想趁机剿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