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3(2 / 2)

“东方贝尔”扫了一眼这张看上去还算豪华的请柬,林铮的眉头一皱,却是接都没接,冷笑一声,“扔了吧放不下自己的那点儿架子一点诚意都没有。”

“你倒是看得听清楚的。”肖艳轻笑一声,不以为意的将请柬给收了回来。

他对东方贝尔的做法也很不满意。

东方贝尔的这封邀请函真的足够恶心人,整个白俄罗斯电信改造的工程不下10个亿美元,以东方贝尔在共和国电信行业内的地位,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其中2个亿美元的设备供应份额这绝对是最少的。

但东方贝尔忽视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整个工程是林铮揽下来的,简单一点来说,林大老板才是这个大工程的大包方,而东方贝尔、华为以及整个电信系统才是二包单位,华为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很明确自己就是个做二包的设备提供商,这倒也没有什么不对,可问题出现了,现在其中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二包,竟然认为林铮这个总发包商压根就不值得自己重视,不但没有主动上门来拜访林大老板,反而十分轻佻的邀请林铮参加一个不知道是为谁举行的宴会,总发包商只是顺带着是的,林铮就是那个稍带的。

这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侮辱人也没有这么个做法的。

林铮到底是年轻,她有些担心林铮是否能够想到这一层,如果没想到这一层,说不得要好好提醒他一番,现在好了,自己彻底放心了。

“这有什么看不清楚的,”林铮冷哼了一声,“无非是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间比较长,就把自己放在了洋大人的位置上来而已先让他们歇着吧,等他们端正了态度再说。”

“怎么才算是端正态度”谭娜追问了一句。

“等他们总经理亲自来拜访吧。”林铮撇撇嘴,道。

“让东方贝尔的老总亲自过来”谭娜小口微张,她还真没想到林铮的要求居然这么离谱,好一会儿,才惊讶的道,“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当然知道,他们不很稀罕我们的这个单子嘛,”林铮哼了一声,“可话说回来,我很稀罕他们东方贝尔吗”

按说三五年总共才2亿美元左右的单子就让东方贝尔的总经理亲自过来拜访,倒也并不是很过分,仔细算一下,每年也有好几个亿rb的单子呢,从这个角度来说,林铮让东方贝尔的总经理过来一趟,似乎也不算过分。

但这账不是这么算的,东方贝尔的产品基本上就在本国笑话了,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单位,东方贝尔根本不担心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而是谁敢不买国家信息安全这是能开玩笑的事情吗以肩负共和国信息安全为己任的东方贝尔,说不定会撇撇嘴来一句:“当哥们稀罕你们这点儿单子吗知不知道这几年国家用在电信设备改进上面的投入有多少知不知道我们的产能是有限的”

简单的说,就是对于东方贝尔来说,联创科技的这个单子虽然好,但其实并没有太值得东方贝尔重视的程度。

但林铮的一席话却点醒了肖艳,对于东方贝尔来说,白俄罗斯的这笔生意是一块肥一点的鸡肋,可对于联创科技来说,东方贝尔难道又是什么好的合作对象了不成如果能借着这次的机会将他们一脚踢开,反而是一件好事。

“你想的倒也不错。”沉吟了一下,肖艳慢慢的点点头。

第427章晶圆工厂140,求月票

“小小的”东方贝尔还不值得林大老板将他们放在心上,有些人,如果你不把他们当一回事,他们其实也就是这么回事,倒是邮电部那边需要上点心,不过肖艳的下一句话,就让林大老板登时就喷了一口口水。

“噗你说什么”林铮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有个湾岛人在京城兜售晶圆工厂”

晶圆工厂这是国家都要大力扶持的产业好不好只要是5寸以上的,只要有人能弄来,想要什么政策国家就给你什么政策,什么,你说出了晶圆工厂之外连封测的项目也可以上那恭喜你,你成了共和国的亲儿子了。

“没错,一条035微米制程的5英寸晶圆工厂,月产能3万片,连晶圆带封测一起上,投资大概需要1个亿美元,”肖艳的目光有些灼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登时就决定了,拼了命也得将这个项目拿到手里,至于林铮手里没钱这个问题难道还很难解决吗“这可是一条5英寸的晶圆工厂啊,怎么样,考虑考虑”

“不对吧”林铮沉吟了一下,他没有被这个巨大的消息给击倒,而是奇怪于这个价格,“一个5英寸的晶圆工厂只要1个亿美元”

虽然林铮对晶圆工厂的造价没有一个太准确的概念,但哪怕是一个4寸的晶圆工厂也不是1亿美元能够拿得下来的吧稍微对半导体知识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这晶圆的尺寸每增加1英寸。其投入就会成倍的增加。

投资晶圆厂,最核心的就是三样东西,一是钱。二是设备,三是人。

先说钱,自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本的晶圆厂就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主要原因就是没钱。在林铮的记忆中,2000年之后的te每年都要砸出差别200亿美金用于研究新制程、建新厂,南韩和湾岛所有晶圆厂每年的投资加起来,也未必就有te一家多。

再讲设备。晶圆厂需要资金多,资金最大的用处是买设备,上一世的时候。林铮记得大约是在09年的时候,有位港岛的掮客卖二手光刻机,一台1983年生产的二手光刻机就敢要价1500万rb,而这种设备就是国内8寸以下晶圆生产线的主力设备。

最后讲人。这当然是最重要的。没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和工程师队伍,你的晶圆工厂就算建起来了也没办法开动,05年之后国内的做法是砸钱,由政府出面砸出海量的金钱,从因为经济不景气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湾岛吸引半导体从业者,吸引来了不少有实力的家伙,当然,借着这股子东风骗钱圈地的也不少。

这个扯的就有些远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条月产30000片的5英寸晶圆、拥有035微米制程工艺的工厂。如果是全新设备,投资规模不会低于3个亿美元,哪怕是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