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月份,欧洲足坛最为关注的事件是即将到来的欧足联主席大选
77岁的约翰松与52岁的普拉蒂尼之间展开了一场传统与新锐,老迈与少壮的龙争虎斗
g14尽管全力支持约翰松再干一届
但是相对于欧足联的投票架构,g14的话语权其实太小了。
比如米尔沃尔和曼联,在幕后最多只能推动英格兰在欧足联的代表去支持约翰松
意大利那边别看有米兰双雄,还有尤文图斯,但实际上能够动用的力量也只有意大利的代表。
g14是精英集团,精英,就意味着是少数派
在广泛的“民主体制”下,少数派是无法当权的。
最终约翰松以23票对27票的微弱优势输给了普拉蒂尼
同一时刻,国际足联通过决议,任命贝肯鲍尔出任fifa执委。
贝肯鲍尔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要知道,就在半年前,他改变策略时,他甚至与德国政府沟通,取得了德国政府的支持,促成德国女总理默克尔给fifa主席布拉特颁发德国最高荣誉奖章:国家十字勋章
但约翰松没能守住欧洲这块疆土,在普拉蒂尼出任新一届欧足联主席的同时,普拉蒂尼也自动成为了fifa的副主席
本来,那在贝肯鲍尔的计划中,fifa副主席还会是约翰松,他成为国际足联执委,他与约翰松一同给布拉特制造压力,下一届fifa主席,由贝肯鲍尔取而代之。
现在,一切都完了
这也导致贝肯鲍尔心灰意冷,当上执委的他未来没过几年便以家庭缘故宣布了退休。
整个1月份,欧足联处于硝烟战火中。
g14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与分裂边缘
对外,以米尔沃尔,曼联,ac米兰,拜仁慕尼黑俱乐部为首,郑重严肃地警告普拉蒂尼不要胡来
对内,g14则要镇压来自法国的“叛徒”
在普拉蒂尼竞选期间,法甲班霸里昂的老板公开支持普拉蒂尼,马赛,巴黎圣日耳曼则随后附和
很显然,普拉蒂尼的法国背景使得在g14内部长期没有话语权的法国球队蠢蠢欲动,想要抱上一条粗壮的大腿
、1183文字游戏
感谢“德意志轰隆隆”“景夜○烽歌”的打赏
g14内部本身并不希望在欧足联竞选期间太过张扬,想要低调一些,这样可以淡化约翰松过去执政期间与g14斗争的印象,毕竟欧足联连年改革,幕后都有g14意志的影响。
可是普拉蒂尼公开了竞选纲领之后,g14,特别是上层精英,就不能沉默了。
来看看普拉蒂尼的竞选纲领,或者说他承诺的改革方针是什么吧。
除了一些嘴上的漂亮话,什么“把足球还给球员”“足球世界的团结”“反对种族歧视和禁药”之类的,最关键的,其实是两点。
第一:对g14说不
这表明了立场
第二,改革冠军联赛
如他所言:“欧洲不是美国,欧洲冠军联赛也不能向nba学习。既然欧足联的任何成员都能参加欧洲杯,那冠军联赛也应该是这样。既然安道尔都有权在老特拉福德迎战英格兰,那马耳他的俱乐部球员也有资格在主场看到罗纳尔迪尼奥。”
若是落到实处,具体会改革什么呢
毫不留情地要削减豪门名额
一个国家最多只能有3个球队参加欧冠联赛
大刀阔斧直接这么干,肯定不行,但他也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直接晋级欧冠正赛的资格以及资格赛抽签规则
在以前,直接进入欧冠正赛的名额只有16个。普拉蒂尼会增加到22个。这里面就包括送给了欧洲排名第十一到第十三的国家直接受益。冠军球队将会拿到欧冠的直通票
资格赛规则将会改变为“不设种子队”
这就意味着,英超,西甲,意甲,德甲,这些欧洲排名前四,前五的联赛中,拿到了欧冠附加赛资格的球队。很大概率会在附加赛中直接对话
于是,进入正赛的豪门球队会相对减少
那么相对的,进入资格赛那些实力相对较弱的球队遭遇豪门的几率降低,杀入正赛的概率也会提升
在这一点上,g14并非孤军奋战,除了豪门球队出面警告普拉蒂尼不要擅自改变规则之外,来自足球强国的媒体也站在了g14这一边。
比如bbc就悲观地预言:假如普拉蒂尼将他的承诺全部兑现,那一天到来时,普拉蒂尼将受到他这辈子最多的责难,也只有到了那一天球迷才会知道。他们熟悉和热爱的那个冠军联赛已经被毁了。
本来现在欧冠联赛中强弱差距已经很明显了,就像最顶尖的米尔沃尔可以在小组赛中全部用替补球员来完成出线。陪太子读书的龙套角色越来越多,欧洲冠军联赛,这个“冠军”的含金量将会大打折扣
g14内部也必然存在着利益分歧,像里昂,尽管完成了国内连续多年的统治,但在欧冠中,他们始终是要么黑马,要么酱油的角色,实力既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又在经济利益上落差极大。
而普拉蒂尼的改革,对里昂有没有好处
有
他是法甲的班霸,他不用打附加赛,直接就能进入冠军联赛。
那么欧冠中少几个实力强劲的豪门,比如,英超中的前四球队,米尔沃尔不用说,里昂碰见必死无疑切尔西也是虐他没商量,曼联认真起来,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