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下,半山腰处敌我混杂,双方犬牙交错,部分区域甚至已展开近身肉搏,战况极为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开火,极有可能误伤己方溃兵,造成严重伤亡。
而这不仅仅是个战术问题,更是个政治风险——镁军内部派系林立,纪律本就不够严明,若让士兵看到上级不顾他们的死活肆意炮击,极易激起不满情绪,甚至引发哗变。
因此,山顶指挥官迟疑了,不敢擅自下令射击,只得紧急向上级请示,等待明确指令,生怕日后担责。
这一犹豫,便错过了最关键的阻击时机。
当格兰特将军的命令终于传达到位时,炮兵阵地已经错失最佳射击窗口。
“冲锋!”
就在镁军迟来的炮弹刚刚落地的刹那,汉军嘹亮的冲锋号已然响起。
伴随着激昂的号角声,一名名汉军战士如猛虎出笼,向着敌人最后的防线发起决死冲击。
山脚下,早已校准方位、锁定目标的汉军炮兵阵地,几乎在同一瞬间向山顶上的美军阵地发起了齐射——
轰!轰!轰!
双方炮弹在空中交错而过,划出弧线后接连坠落,于各自阵地上猛烈炸开,火光冲天。
理论上,占据高地之便、视野开阔、早已完成射击诸元测算的美军炮兵,在这场对攻中本应占据上风。
然而此刻,由于汉军主力已与前沿美军短兵相接、混战成一团,美军炮火只能避开前方区域,转而轰击后方兵力稀疏的地带,火力压制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更关键的是,汉军在推进过程中始终注重隐蔽行动,对敌方可能的炮击早有防备。
当炮弹呼啸而来时,官兵们迅速分散队形,依托地形寻找掩体,最大限度地规避了伤亡。
反观美军一方,完全没料到山脚防线会如此迅速崩溃,连带打乱了后续增援部队的部署。
他们原本正集结待命,准备随第一波支援部队下山反击,却毫无预警地遭遇了汉军炮火的精准覆盖。
一发发炮弹如雷霆般砸入人群,在密集的队列中炸开一朵朵血色焰花。
惨叫声、爆炸声此起彼伏,残肢断臂四散飞溅,空气中迅速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混杂着焦土、硝烟与烧灼金属的气息,令人窒息欲呕。
“顶上去!别管前方部队,全力压制!”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惊动了前线指挥所中的格兰特将军。
望着汉军如潮水般汹涌而至的攻势,他再也无法稳坐后方。
早在汉军发起首轮冲击时,他就已估算出对方总兵力不过八万上下,最多不超过十万。
而己方坐拥六十万大军,又据守险要地形,占据天时地利,即便汉军战力强悍,按理也不该轻易突破防线。
可现实却令他震惊:美军在对方猛攻之下节节败退,所谓优势荡然无存,防线几近崩裂。
一股不祥的预感悄然爬上心头。
照此态势发展下去,这支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汉军,竟真有可能撕开美军的防御体系——哪怕后者拥有压倒性的兵力也无济于事。
不能再等了。
他必须亲赴前线,掌控全局。
随着格兰特抵达一线,美军士气为之一振。
士兵们虽仍心存惶恐,但看到主将亲临火线,心中顿时多了几分底气。
指挥中枢重新建立,命令迅速传达到各作战单位。
那些先前因顾忌误伤己方而迟迟不敢开火的炮兵和机枪手,如今终于接到明确指令:无需迟疑,全力打击!
哒哒哒——
炽热的火舌从山顶工事中喷涌而出,如同死亡之网扫向山坡。
尽管整体防线尚未完全构筑完毕,但多数关键火力点已然就位,此时正好投入使用,封锁通往山顶的狭窄通道。
与此同时,炮兵也不再犹豫。
他们直接将瞄准点对准正在逼近的汉军先头部队,甚至不惜将炮口指向己方溃退士兵与敌军交织的混乱区域,果断开火!
轰——!
大地剧烈颤抖,爆炸声连绵不断。
在密集火力的绞杀下,汉军伤亡急剧上升。
仰攻本就吃力,行进速度愈发迟缓;而通向山顶的路径本就寥寥无几,如今又被机枪与炮火层层封锁,几乎寸步难行。
进攻受阻,伤亡加剧,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汉军指挥官很快意识到:仅凭当前力量,想要一举突破美军山顶防线,已无可能。
“传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