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北方危局迫在眉睫,确有大批军队被陆续北调,但调动过程采取分批轮换的方式,逐步抽离南方防线。
最终,只留下这一支美军驻守原地。
人数不足三千,纯粹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只为向南鹰传达一个信号:我们仍有边防存在。
为增强迷惑效果,并扩大巡逻覆盖范围,这三千人全部编为骑兵。
依靠高机动性频繁巡边,制造出仍有大量驻军的假象。
这类伎俩虽瞒不过太久,但只要撑过最初的试探阶段,确认南鹰无意趁虚而入,这支象征性部队的任务就算完成。
恰在此时,北方战局急转直下,美军生存空间被汉军一步步压缩至极限。
哪怕这支原本用于欺敌的轻骑部队,也被格兰特强行从南线抽调北上了!
在格兰特看来,南方边境早已无需再驻守一兵一卒。
倘若南鹰酱真有北垡之心,那北鹰酱也唯有束手就擒一条路可走——毕竟,胜负之势早已分明,根本无从逆转。
既然结局注定,留这三千人在此处,与不留又有何异?
甚至在他内心深处,隐隐觉得:若北鹰酱终究难逃覆灭的命运,与其亡于外族之手,倒不如由血脉同源的南鹰酱来终结这一切。
至少,那还算是“自家人的更替”。
因此,他这般看似疏忽的布防,未必不是有意为之——或许正是为了撩拨南鹰酱的情绪,引其率先出兵。
当然,若对方始终按兵不动,他也乐得清静,省去许多麻烦。
这三千人数量虽少,但在如今捉襟见肘的北鹰酱军中,却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力量。
关键在于,他们全是骑兵!
骑兵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平日里可执行巡逻、警戒任务,驱逐敌方探子,防止己方军情外泄;战时则能凭借迅捷的速度骚扰敌后,牵制主力,打乱部署。
一旦战场上出现转瞬即逝的战机,这支机动部队还能迅速出击,直击敌阵薄弱之处,极有可能扭转局势,立下奇功。
然而这支骑兵的存在,也让汉军的侦察小队倍感压力。
尽管正面交锋时,他们并不畏惧这些骑兵——血肉之躯终究难敌钢铁巨兽,装甲车的防护力远非冷兵器所能撼动。
但此地毕竟是美军控制区,对方占据地利,兵力充足。
一旦被骑兵发现行踪,很快便会引来后方大部队的围剿。
届时面临的就不再只是几队游骑,而是成千上万蜂拥而出的步兵。
装甲车固然坚固,不怕子弹横扫,却并非刀枪不入。
万一敌军运气极佳,一炮命中要害,或有人冒险贴近投掷炸药包,后果不堪设想。
那种威力,连坦克都难以承受,何况是他们这辆改装战车?
因此,当侦察兵确认这支骑兵出现后,几乎未作迟疑,立即下达命令:撤离!
可这一撤,反倒引起了巡逻骑兵的高度警觉。
要知道,这片区域涌来的难民几乎都是向东奔逃求生,唯独这辆外形奇特的铁车逆向西行,形迹极为可疑。
如此反常,除非眼瞎,否则不可能视而不见。
事出反常必有诈。
原本这辆车的模样就足够扎眼,如今又做出这般违背常理的举动,顿时让美军骑兵心头警铃大作。
“拦住它!别让它跑了!”
冲在最前的骑兵队长抽出腰刀,一声怒吼,率领手下士兵策马狂奔,朝着那辆怪异的铁车猛追而去。
此处紧邻美军主营,身后有数万大军为靠山,他自然无所顾忌。
眼下敌军主力并未现身,面前不过一辆来历不明的铁车罢了。
即便车内藏有敌人,人数定然有限。
就算真打不过,只要发出信号,后方援军顷刻即至,一轮炮火覆盖下来,足以将这铁疙瘩连人带车炸成碎片。
正因如此,他们并不急于击杀,反而更希望活捉车上人员——若能抓到活口,或许能撬开他们的嘴,挖出些有价值的情报。
此前因缺乏有效侦察能力,加上汉军斥候个个悍勇无比,美军派出的探子几乎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导致他们对敌情几乎一无所知,宛如盲人瞎马。
唯一的信息来源,便是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
可辗转听来的情报,真假混杂,传闻经多人转述,早已面目全非,根本无法采信。
所以,此刻若能亲手擒获一名汉军士兵,从中获取一手讯息,其战略意义不亚于一场胜仗。
这辆铁车,或许是打破僵局的关键。
听到骑兵队长的命令,镁军士兵们迅速抽出马刀或端起马枪,策动战马,朝着前方那辆古怪的铁车疾冲而去。
作为骑兵,他们对自己的机动能力有着极强的自信。
自古以来,骑兵便是战场上的飞驰之刃,凭借速度碾压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