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更是激动地握住王超的手:“王厂长,太感谢了!这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定金我们回头就送过来!”
送走千恩万谢的赵厂长,王超和雷师傅立刻返回玻璃厂,召开了紧急生产会议。当工人们听说厂里接到了药品厂的大订单,还是县长亲自交代的任务,整个厂子都沸腾了!
“药瓶!咱们的老本行啊!”
“太好了!总算能干回正经活了!”
“县长都发话了,咱们可得争口气!”
王超压了压手,让激动的人群安静下来:“工友们!机会来了!但任务也很重!半个月,五万个合格药瓶!这意味着我们的熔炉不能停,生产线要全力运转!从今天起,所有人取消轮休,三班倒!技术科立刻按照图纸调整模具和工艺参数!原料保障组盯紧库存,及时补充!质检组给我把眼睛擦亮,一个不合格的瓶子都不能流出去!”
“保证完成任务!”震天的回应声响彻车间。
这一刻,玻璃厂仿佛一头沉睡的雄狮被唤醒了。集市摊点暂时撤了回来,全部人力物力都投入到药瓶的生产中。车间里灯火彻夜通明,熔炉燃烧得前所未有的旺盛,机器轰鸣声沉稳而有力。工人们虽然疲惫,但眼神里充满了光彩和干劲。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订单,更是玻璃厂的尊严和未来!
王超和雷师傅几乎住在了车间,时刻关注着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调整配方确保玻璃液满足药用的纯净要求;严格控制炉温和退火曲线,减少气泡和内应力;反复调试模具,确保瓶口光滑规整……
几天后,第一批试生产的药瓶下线了。王超拿起一个,对着灯光仔细检查。棕色的玻璃瓶壁均匀透亮,几乎没有可见杂质和气孔,瓶口光滑平整。他递给早就等在旁边的药品厂质检员。
质检员拿着放大镜,一个个仔细检查,又测试了密封性,最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王厂长,没问题!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就按这个标准来!”
消息传开,车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原料在县里的协调和张胜利的努力下,也得到了比较稳定的供应。生产线开始全速运转,一板板合格的药瓶如同列队的士兵,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下来,被打包、装箱。
半个月后,当最后一批药瓶按时交付给望眼欲穿的药品厂时,老赵握着王超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很快,一笔数额可观的货款也打到了玻璃厂的账上。这是玻璃厂陷入困境以来,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干净的销售收入!
看着财务科长老吴那激动得泛泪花的眼睛,看着工人们领到久违的、虽然不多但却是全额发放的工资时那欣喜若狂的表情,王超站在车间门口,望着那稳定燃烧的熔炉和笔直的烟柱,长长地、舒心地吐出了一口气。
药瓶订单,像一把钥匙,为玻璃厂打开了通往重生的大门。它证明了王超和工人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证明了玻璃厂的价值和能力。虽然前路依然漫长,但至少,他们终于走出了那片令人绝望的泥沼,踏上了充满希望的坚实土地。
(第三百六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