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江湾暮秋的 2030 全球治理成果固化与极地生态救援(2 / 2)

江湾钓事 大仙女的哭啼 2543 字 23小时前

演练进行到第五天,监测卫星突然捕捉到新的焚林信号。小林立刻带着专家和村民们出发,卡瓦戴着预警手环走在最前面,很快就在雨林边缘找到了目标——几个非法农场主正用汽油浇在树干上,打火机的火苗已经凑近了树枝。“快,用水枪对准火的根部!”小林大喊,村民们立刻举起高压水枪,水流精准地浇在火焰根部,原本即将蔓延的火势很快就被控制住。

农场主见势不妙,慌忙爬上停在路边的卡车准备逃跑,却发现部落的村民们早已在路口用树干设置了路障。“你们不能破坏我们的家园!”塔比拉站在卡车前,愤怒地盯着车上的人,“这片雨林是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也是地球的肺,你们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毁掉它!”

农场主们看着围上来的村民,又看了看小林团队手里的设备,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没想到,这些看似“落后”的土着部落,竟然有这么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组织能力。最终,他们主动交出了打火机和汽油桶,还答应以后再也不来焚林。

焚林危机解除后,小林和塔比拉在部落广场上签署了《雨林共同保护协议》。联盟会在部落建立生态监测站,配备智能设备,村民们则负责日常巡逻,双方共享监测数据,一起守护雨林。“你们的科技很厉害,但最好的保护还是靠人,”塔比拉在签署仪式上说,粗糙的手指在协议上郑重地按下手印,“我们卡雅波人在雨林里生活了几千年,知道每一棵树的价值,以后我们会和你们的科技一起,守护好这里。”

小林把这句话写进了给陈守义的汇报里,字里行间满是触动:“亚马逊的经历让我明白,科技只是工具,真正的力量来自当地人对家园的热爱。我们不是来‘拯救’他们的,是来和他们一起守护的。”

当北极救援和雨林防焚林的好消息陆续传来时,《2030全球治理成果白皮书》的国际认证工作却遇到了阻碍。在ISo组织的认证会议上,美国代表马克的质疑声打破了原本的平静:“江湾的标准太偏向发展中国家,忽视了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这样的标准不够全面,不能作为国际通用标准。”

他的话立刻得到了其他几个发达国家代表的附和,德国代表汉斯推了推眼镜:“我们的企业在生态技术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江湾却要求免费共享,这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陈守义坐在会议桌前,平静地看着对面的代表们,手里握着平板电脑:“马克先生,汉斯先生,我理解你们的顾虑,但全球生态治理不是零和博弈。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更脆弱,需要更多支持,而技术共享不是让发达国家免费赠送,是建立公平的交易平台——发展中国家能以合理价格获得技术,发达国家的技术也能拥有更广阔的市场,这是双赢。”

他点开平板上的视频,屏幕上立刻出现东非草原的景象:马赛族村民用智能灭蝗设备保护沙棘苗,帕劳渔民在修复后的珊瑚礁海域捕鱼,卡雅波部落的孩子戴着预警手环在雨林里巡逻。“这些都是江湾标准落地后的真实画面,”陈守义的声音里带着坚定,“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好了,不仅能改善当地人的生活,还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这对所有国家都有益。”

马克和汉斯沉默了,视频里的笑脸让他们紧绷的表情渐渐放松。这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马丁先生站起身:“各位代表,江湾的标准已经在45个国家验证过,成效显着。ISo的宗旨是制定公平的国际标准,江湾的方案符合这一宗旨,我建议大家共同推动标准的统一。”

在马丁的劝说下,代表们终于达成共识。ISo正式通过了江湾主导的《全球生态治理标准体系》认证,还约定建立“技术交易平台”,让发达国家的技术能公平地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认证结束后,马克主动走到陈守义面前,伸出手:“陈先生,之前是我误解了,全球治理确实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希望以后能多合作。”

“欢迎加入这个大家庭。”陈守义握住对方的手,脸上露出了笑容。

回到青衣江湾后,成果固化中心举行了《2030全球治理成果白皮书》的全球发布仪式。45个成员国的代表、国际组织官员、土着部落首领,还有参与项目的专家和村民,都聚集在展厅里。当陈守义宣布白皮书正式发布时,雷鸣般的掌声在展厅里久久回荡。

王奶奶推着装满姜枣茶的保温车,在人群中慢慢穿梭,给每个人递上一杯热茶。“喝杯茶暖暖,”她笑着说,皱纹里满是慈祥,“你们都是地球的守护者,辛苦了。”

奥马尔长老、拉伊族长和塔比拉坐在第一排,手里捧着白皮书,脸上满是欣慰。“以前我们只知道守护自己的小家园,现在才明白,全世界的家园是连在一起的,”奥马尔长老说,粗糙的手掌轻轻抚摸着书页,“以后我们会和江湾一起,守护好这片蓝色的地球。”

发布仪式结束后,陈守义站在展厅中央,看着墙上陈列的成果——深海热泉的生物样本、北极冰盖的监测数据、亚马逊雨林的植物标本、东非草原的沙棘果实,每一件都承载着一个守护的故事。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一起为地球的明天努力。

夜幕降临,青衣江湾的灯光渐渐亮起,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陈守义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的夜空,心里满是希望。他相信,只要大家携手同心,用科技赋能,用智慧守护,用爱心温暖,就一定能让地球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