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江湾暮春的年鉴定稿与钓技传新(2 / 2)

在小满的指导下,王阿姨慢慢掌握了调漂技巧,还成功钓上了一条二两多的鲫鱼。“钓上来了!我钓上鲫鱼了!”王阿姨高兴得像个孩子,举着鱼竿向大家展示,引得周围的钓友阵阵掌声。

张老师和小吴也在陈守义的指导下,陆续钓上了鲫鱼。张老师还拿出笔记本,把调漂步骤、饵料配比都记了下来:“回去我要带学生来,让他们也学学钓鱼,感受江湾的自然之美。”

中午一点,大家在浅滩旁的凉亭里吃午饭。王奶奶带来的绿豆汤很受欢迎,王师傅做的槐花饼也被抢空,钓友们一边吃着简单的午饭,一边聊着钓鱼的趣事,偶尔有新钓友请教技巧,老钓友们都毫无保留地分享,气氛格外温馨。

下午两点,分组实践继续。小满在巡查时发现一个问题:有几个新钓友钓上的杂鱼比鲫鱼多。他赶紧召集大家,分享应对方法:“杂鱼多是因为饵料太香,咱们在槐花酒米里加一点炒香的麸皮,麸皮能分散杂鱼注意力,鲫鱼也爱吃。”

大家纷纷效仿,在饵料里加了麸皮,果然,杂鱼少了很多,钓上的鲫鱼渐渐多了起来。小吴兴奋地说:“小满老师,您这方法太管用了!刚才还钓不上来,现在已经钓了三条了!”

小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是跟渔具店王老板学的,咱们互相学习,才能进步更快。”

下午四点,实践环节结束。新钓友们都有收获,最少的也钓上了两条鲫鱼,最多的小吴钓上了五条,还钓上了一条半斤多的大鲫。大家围在一起,分享今天的收获,新钓友们纷纷表示,不仅学会了暮春钓鲫技巧,还感受到了江湾钓友的温暖,以后要常来。

老张看着眼前的场景,笑着说:“以后咱们每个月都办一次钓技教学,春天教开江钓,夏天教草窝钓,秋天教酒米钓,冬天教冰下钓,让更多人爱上江湾、爱上钓鱼!”

“好啊!”众人纷纷响应,掌声雷动。

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西下,给江湾的水面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钓友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小满把《江湾钓鱼年鉴》终稿样册分发给每个人,还在每本样册的扉页上签了名——给老张的写着“张爷爷,感谢您的部队钓技分享”;给李师傅的写着“李爷爷,您的草窝技巧永远是榜样”;给王奶奶的写着“王奶奶,您的绿豆汤和故事一样暖”。

众人拿着样册,脸上满是珍惜。刘医生说:“我要把样册放在医院的阅览室,让同事们也看看江湾的钓鱼文化。”

张老师也说:“我要把样册带给学生,让他们知道,除了课本,大自然里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事。”

众人沿着江湾的小路往回走,暮春的晚风带着槐花的甜香,吹在脸上格外舒服。小满走在中间,手里拿着笔记本,还在跟大家讨论下个月的教学计划——五月教“浅滩钓鲤技巧”,六月办“亲子钓鱼活动”;陈守义、老张和李师傅走在旁边,聊着今年的钓点规划,夏天去水库的柳树林,秋天去江湾的芦苇荡,冬天还在老洄湾办冰钓;王奶奶则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样册,还在跟大家说着要把今天的照片洗出来,贴在小区的公告栏上,让更多人了解江湾的钓鱼教学活动。

回到小区,众人在门口道别,约定下周来拿印刷好的年鉴,下个月再聚开展“浅滩钓鲤教学”。小满和陈守义回到家,老伴早已做好了晚饭,桌子上摆着用今天钓的鲫鱼做的鲫鱼汤,还有一盘槐花饼,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

“今天教学和年鉴审定怎么样?”老伴笑着问道,给小满盛了一碗鲫鱼汤。

“特别好!大家都喜欢年鉴,新钓友也学会了暮春钓鲫技巧!”小满兴奋地说,还把年鉴样册拿给老伴看,“下周就能印刷了,以后每年都要更新,还要办更多教学活动,让更多人爱上江湾!”

老伴高兴得合不拢嘴,又给小满夹了一块槐花饼:“好!奶奶支持你,以后你去教学,奶奶给你做更多好吃的,让你有力气教大家钓鱼!”

晚饭过后,小满坐在书桌前,开始修改年鉴终稿。他在“安全注意事项”里加了中暑急救步骤,在“钓友故事集”里补充了亲子钓鱼案例,还在“钓点地图”里标上了公共卫生间位置,每一项修改都仔细核对,生怕出错。陈守义坐在旁边,看着小满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

夜深了,小满把修改好的年鉴终稿发给印刷厂,然后走到阳台上,看着远处的江湾。暮春的江湾安静而美丽,远处的路灯在夜色里泛着暖光,江面上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在夜色里闪着光,像一颗小小的星。

小满心里满是期待——下个月,他要教大家浅滩钓鲤技巧,办亲子钓鱼活动;夏天,他要带大家去水库的柳树林钓草鱼;秋天,他要组织第二次鲤鱼赛;冬天,他还要办冰钓教学,让江湾的钓鱼文化全年不断档;明年,他要把《江湾钓鱼年鉴》第二卷做得更厚,记录更多钓友的故事和技巧。

而江湾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温情的土地上,陈守义、小满、老张、李师傅,还有更多热爱钓鱼的人,会把这份对钓鱼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邻里的温情,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无论是暮春的槐花酒米,还是盛夏的草窝诱鱼,无论是深秋的酒米打窝,还是寒冬的冰下逗钓,江湾的流水会记得,江湾的芦苇会记得,江湾的每一个人,都会记得——那些在江湾度过的日子,那些温暖的瞬间,那些传承的故事,永远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清明的钟声早已敲响,但江湾的春天还没结束。小满对着窗外的江湾,默默许下心愿:愿江湾的水永远清澈,愿江湾的鱼永远肥美,愿江湾的钓鱼文化永远鲜活,愿《江湾钓鱼年鉴》里的故事,永远写不完。

而江湾的流水,带着暮春的花香,带着教学的温情,带着传承的希望,缓缓向前,流向更远的地方,也流向更热闹、更温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