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共同的敌人(2 / 2)

第二阶段:利用既有信任关系,降低背叛成本。

第三阶段:创造生死抉择情境,强制触发背叛行为。

空中出现了详细的实验流程图。

每一个步骤都被精确标注,每一个情感节点都有对应的触发机制。

关键技术:情感依赖控制。

首先建立实验体与目标个体的深度情感连接。

然后利用保护欲、占有欲、恐惧等基础情感。

最后设置二选一情境,迫使实验体做出预定选择。

成功率:94.7%。

观察者展示了更多令人震撼的数据。

维度墙上出现了无数个屏幕,每一个都显示着不同的艾伦德尔版本。

对比样本组AE-2341:完全抗拒堕落版本。

屏幕中显示着一个艾伦德尔在面临同样压力时,选择自我牺牲而不是背叛朋友。

实验结果:无价值。样本过于理想化,不符合现实模型。

对比样本组AE-7653:天生邪恶版本。

另一个屏幕显示着从一开始就是恶魔的艾伦德尔,冷血地屠杀无辜者。

实验结果:无价值。缺乏道德转换过程,无法提供转化机制数据。

当前样本AE-4847:标准堕落模式。

最后一个屏幕显示着当前的艾伦德尔,从纯真到堕落的完整过程。

实验评价:完美样本。既有善良基础,又能完成堕落转换。

提供了善恶转换临界点的完整数据。

这些对比让艾伦德尔的三个人格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

统治者人格痛苦地意识到:我既不是特别强大,也不是特别邪恶...

爱人人格绝望地发现:我们的痛苦既不是特别深刻,也不是特别独特...

原始人格困惑地思考:我们的善良既不是特别纯净,也不是特别顽强...

我们只是一个标准样本...

三个人格同时得出这个令人沮丧的结论。

正确。

观察者确认道。

你们是平均值。是大多数个体在相同条件下的预期表现。

这正是你们的价值所在。

极端样本虽然有趣,但标准样本才能提供普遍适用的数据。

但就在这种绝望的认知中,原始人格突然有了新的觉悟。

等等...

他缓慢地说道。

如果连操控都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反抗操控的意志也是真实的。

你可以设计我们的环境,控制我们的选择...

但你无法彻底消除我们质疑和反抗的能力。

否则你就不需要不断重置实验了。

这个观点让统治者人格和爱人人格都眼前一亮。

你说得对...

统治者人格若有所思。

如果我们完全可控,为什么需要4847次循环?

每一次重置都说明前一次实验出现了不可控因素。

爱人人格也补充道:

也许我们的质疑、我们的反抗、我们的痛苦...

虽然在你的预期之内,但仍然具有独立的真实性。

与此同时,复仇化身伊瑟莉昂的愤怒完全转向了观察者。

你利用了我们的爱!

她愤怒地控诉。

你让我们建立最深刻的感情,然后用它来折磨我们!

你把我的死亡当作实验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