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再次陷入激烈的争吵,文官们大多支持将李杰下狱审问,认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而武将们则坚决反对,坚持要先查清真相,不能耽误了火药生产。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吵声像潮水般在大殿里涌动,连梁上的燕巢都被震得摇摇欲坠。
李世民看着争吵的群臣,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信和李杰的奏折,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他的眉头紧锁,脸上的表情让人猜不透心思。他知道李杰是个人才,火药对大唐来说至关重要,一旦生产中断,云州很可能会失守;但私通边关的罪名太大,若是真的,那后果不堪设想,他不能不重视。
就在这时,李杰从朝列中走出,他穿着一身青色官袍,步伐沉稳,脸上没有丝毫慌乱。“陛下,臣愿与那云州守将对质,以证清白。”他对着李世民躬身道,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而且,臣有证据证明那封信是伪造的。”
“哦?你有什么证据?”李世民看着李杰,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李杰说道:“陛下,那封信上写着用五十枚弹壳换三百匹战马,可臣上月上报的火球弹只有二十枚,工坊的生产记录显示,上月实际产出也只有二十五枚,其中五枚在试爆时损毁,真正合格的只有二十枚,何来五十枚弹壳?这分明是前后矛盾,足以证明信是伪造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臣这里有新械坊上月的生产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一枚弹壳的铸造时间、编号、试爆结果,还有质检员的签名,可供陛下查验。另外,负责运输的军士也可以作证,上月只往云州运送了十枚火球弹,而非五十枚。”
“这……”李纲一时语塞,他没想到李杰会从产量上反驳,脸色变得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点了点头,觉得李杰说得有道理。他看向李纲,冷冷地说道:“李御史,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纲定了定神,依旧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这可能是李杰故意混淆视听,他说不定还有其他的弹壳来源……”
“够了!”李世民猛地打断了他的话,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怒意,“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不要在这里信口雌黄!李杰,你继续负责新械坊的事务,抓紧时间赶制火药,务必在半月内再送五十枚火球弹到云州,不得有误。”
“谢陛下!”李杰躬身领命,声音里带着一丝释然。
李纲等人见李世民没有治李杰的罪,虽然不甘心,但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悻悻地退到一边,眼神里却充满了怨毒。
朝堂上的风波暂时平息,但李杰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李泰等人既然已经开始动手,就绝不会轻易放弃,肯定还会想出其他的办法来诬陷他。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同时加快火药的生产,只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能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
走出太极殿,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但李杰的心里却沉甸甸的。他抬头望了望天空,天空湛蓝如洗,几只鸟儿在自由地飞翔。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大唐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让那些阴谋诡计都见鬼去吧。
远处的新械坊方向,隐约传来了蒸汽锅的轰鸣和铁锤的敲击声,那声音充满了力量,仿佛在诉说着工匠们的决心和信念。李杰握紧了拳头,大步向新械坊走去。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漫长,充满了荆棘和挑战,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