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仁威之威(1 / 2)

北齐权臣指南 佚名 1703 字 2天前

第115章仁威之威

王宅之內,一片仓惶。

闻得官府派人前来,王家人如沸水泼油般惊慌失措,僕婢奔走相告,主家脸色煞白。

厅堂里只闻得杯盏碰撞的细碎声响与压抑的喘息。

值此混乱之际,王太爷喉间一声沉厚的咳嗽骤然响起。

眾人霎时屏息敛声,骚动戛然而止,堂內復归沉寂。

只余窗欞透入的微光,映照著王氏族人惊惶未定的面孔。

王太爷端坐於太师椅上,眼皮微抬,浑浊的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眾人,语气带著几分歷经世事的淡漠:“慌什么!不过是官府来人,老夫见得多了。如常应对便是—奉上足额银钱,自可保得周全。”

立於太爷身侧的大儿子却面露忧色,急忙躬身道:“父亲有所不知,近日——上面严令迭颁,清查之风尤胜往日,规矩比从前严苛许多。”

王太爷闻言,鼻腔里溢出一声短促的冷笑,透著讥讽之意:“规矩严那就多奉上些!总归是钱財开路,岂有不通之理!”

一旁沉默的二儿子此时忍不住插嘴,声音带著急切与忧虑:“父亲、兄长,理虽是如此。可此番奉命清田的领头者,听闻正是人称“铁面状元”的李德林!

此人刚正不阿,素以清廉著称,寻常的银钱財帛,对他而言如同瓦砾尘土,绝无半点用处啊!”

大儿子闻言连连点头,面露深以为然之色:“二弟所言极是,李德林实乃棘手之人。”

王太爷捻须的手指顿住,脸上轻慢之色稍敛。

他沉默刻,忽问道:“那人——相貌如何”

二儿子趋前半步,语调凝重地回忆道:“据各方打探的消息,那人虎背熊腰,相貌生得凶神恶煞,是副难缠的武夫模样!“

王太爷缓缓闔目,復又睁开,似在心中计量权衡,最终沉声道:“若真如此凶悍,尔等便需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小心伺候,切莫在言语行止上授人以柄—”

话音未落,厅门处光影一暗,一人已踏入门槛。

只见来者年纪甚轻,一身青布长衫,面容清秀俊朗,身形修长挺拔。

哪有半分传闻中虎背熊腰、凶神恶煞的影子

王家人看清来人形貌,心头巨石轰然落地,紧绷的弦瞬间鬆弛。

厅堂里压抑的气氛为之一轻,甚至有人偷偷吐出一口长气一—竞是如此清瘦斯文的后生!

然而,这位年轻人,也就是高儼,脸上不见半点温和笑意。

眉宇间如凝寒霜,目光沉如止水。

他环视大厅,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著强烈的质询之意:“今奉朝廷钦命,核查京畿田亩户籍。王家歷年田產增减、庄佃细目、契据文书何在现下便需一一过目查验。”

眾人刚放下的心又悬起几分。

王太爷却是神色未动,抬手一招。

他对著侍一旁的腹管家使了个眼色,缓声道:“上茶。”

管家会意,无声退下。

王太爷这才缓缓开口,语气带著刻意的圆融与暗示:

“大人远来辛苦,请先用盏清茶润喉—外面天热,庄户事粗鄙,大人不必事必躬亲。”

他一边说,一边轻轻抬手示意下人看座奉茶。

管家此时已托著一个红木托盘悄然回到他身旁。

王太爷不紧不慢地从袖中捻出两枚小巧的银锭,轻轻搁在托盘边缘,连同银锭一道放在托盘中央的,还有一叠薄薄却分量十足的银票。

他目光再次转向高儼,脸上笑容更深,言语间那明晃晃的暗示几乎要溢出来:“—家中略备薄仪,万望人切勿推辞,不过乡下地方一些茶点心』。”

“田亩之事——年深日久,恐有疏漏错杂,难於细查。大人贵人事忙,何苦为此等琐碎耗神些许便之处,还望体谅劳,抬贵则个。”

高儼的目光扫过那盘“薄仪”,看著王太爷那张写满世故与算计的老脸。

听著这番不知重复过多少次、用以打发过多少官员的“恳切”之言。

这种深入骨髓的、將朝廷法度视为儿戏的贿赂之风,正是盘剥乡民、隱匿田亩的根源之一。

他不再多看一眼那托盘,更无半分犹豫,冷笑一声。

他霍然转向一直沉默侍立在自己侧后方的侍卫,厉声喝道:

“贿还敢如此明目张胆!將他们拿下!”

这命令来得如此突兀、凌厉。

王家人瞬间全懵了。

只见几名身著寻常便服、混在高儼隨行人员中的精悍侍卫应声而出。

他们动作迅捷如电,直扑王太爷和他的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