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反坦克导弹装备的是一台小型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动机前端为助推发动机,后端为主发动机。
助推发动机有着四个逆向喷管,就位于前端外壳上,可在导弹飞行阶段产生自旋。
和107毫米火箭弹的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台小型的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还是比较复杂的。
而且它的发动机外壳需要用到无缝钢管的生产线,采用冷拔成型工艺,制作小型薄壁发动机外壳。
现在无缝钢管厂已经在鞍钢落成,龙国也即将拥有无缝钢管的生产能力。
这台发动机本身就是一个难点,而逆向喷管则是发动机本身的制造难点。
需要用到石墨衬套耐高温喷管。
不过东北动力总成制造厂当中有一个烧制车间,这个车间就是专门用来烧制耐高温材料的,这个喷管可以交给这个车间生产。
这台发动机直接交给火箭实验室和51厂联合研制就行了。
其次就是导弹发动机所需的复合推进剂了。
其实这个复合推进剂就是在双基推进剂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的硝化甘油用于提升比冲,而且还可以做到无烟以及稳定燃烧。
北安火药厂就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推进剂生产厂,未来将会和齐齐哈尔化工厂合作生产第二代炸药。
所以这项任务交给北安火药厂就行了。
本身107毫米火箭弹、122毫米火箭弹的推进剂都是由这个北安火药厂生产。
第四个技术难点就是聚能破甲战斗部。
聚能破甲战斗部的金属射流需要穿透200毫米以上的均质装甲。
这就涉及到了精密药型罩和起爆时序的控制。
该战斗部的炸药秦风打算采用黑索金,第二代炸药拥有着更高的爆速,穿甲能力将会更强。
精密铜制药型罩需要用到加工精度0.05毫米的精锻机,这台机床就在51厂。
压电引信就是控制起爆时序的关键。
90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引信生产厂,只需要把压电陶瓷技术的图纸给他们就行了。
这么看来这四大难题对于现在的龙国来说也不是那么的难,在具备了工业基础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而已。
当然水到渠成的前提就是得有秦风这么一个挂逼存在。
在有了清晰的思路之后,秦风便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就把这两个项目所需的图纸给画了出来。
不过这两个项目涉及到了机械、电子、化工等多个领域,所以这个任务将以火箭实验室作为主体,再联合其他单位进行研究,打通整条产业链。
这样也可以继续推动航天火箭研究所的扩充。
随着红旗-1防空导弹系统的大获成功,航天火箭研究所一举成名。
如果不是航天火箭研究所隶属于龙科院的话,空军这边都想将这个科研单位给抢过去。
AT-3反坦克导弹对于航天所来说并不是一个难度多高的项目。
所以秦风打算让他们同时开展岸基反舰导弹的研制项目。
这同样也是龙国当前急需的武器装备。
还是那句话,如果龙国有了岸基反舰导弹的话,美帝的航母战斗群就不敢过于靠近龙国的领海,更别说进入海峡地区了。
当然光是依靠一款反舰导弹手段或许还有些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