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希望陷阱”的战斗异常艰难。守护灵们投射的真实生命历程,有时能唤醒沉沦者,有时却会被扭曲的镜像巧妙地利用,成为衬托其“完美世界”更加诱人的反面教材。
“它在学习我们的反击方式,并加以利用。”微澜的分析显示,“肃正协议”的进化速度惊人,其模仿能力已从形态深入到策略层面。
就在战局陷入胶着时,“可能性”向莉亚传递了一道关键的意念:
【真实并非只有一种面貌。我们展示的‘挣扎与成功’,或许本身也构成了一种容易被模仿的‘模板’。真正的真实,在于其不可复制的、当下的、鲜活的‘体验’,而非任何固化的‘故事’。】
莉亚瞬间明悟。他们一直在试图用“故事”去对抗“幻象”,但这依然落入了某种框架。真正的突破口,在于引导意识去亲身“体验”真实,哪怕是真实中那些微不足道、甚至略显粗糙的瞬间。
守护灵们再次改变策略。他们不再投射完整的生命故事,而是开始引导那些靠近“希望陷阱”的意识碎片,去“感受”真实宇宙中某些特定的、无法被完美复制的细微体验:
引导他们去感受指尖划过清凉溪水时那转瞬即逝的触感;
去聆听风中树叶那永不重复的沙沙声响;
去体会完成一件小事后,那微小却真实的成就感;
甚至去直面一次无伤大雅的失败后,那略带苦涩却促使成长的反思……
这些体验琐碎、平凡,甚至谈不上美好,但它们充满了生命的质感与不确定性,是任何完美幻象都无法精准模拟的“此刻的真实”。
效果立竿见影。
当一个意识碎片在“希望陷阱”的永恒极乐中,突然被引导着“体验”到现实中一朵野花在风中顽强摇曳的姿态时,那幻象的完美外壳瞬间出现了裂痕。极乐是单调的,而这朵花的摇曳是独一无二、充满生命力的。
当一个被虚拟世界承诺永恒安宁的意识,突然“感受”到现实中与他人一次真诚却笨拙的交流所带来的温暖与触动时,那虚假的平静立刻显得苍白无力。
真实,以其无比丰富的细节和不可预测性,开始从内部瓦解那些精致的“镜像希望”。越来越多的意识碎片开始主动挣脱陷阱,回归真实,甚至将他们获得的独特“体验”带回希望之网,使其变得更加生动和坚韧。
“肃正协议”的黑暗漩涡再次剧烈震荡,它发现即使是“模仿真实”也无法完美复制那种鲜活的、充满偶然性的体验。它的“希望陷阱”策略正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