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者的沉默,如同实质的压力,笼罩着翠星实验室。索菲娅的质问悬在空中,那个关于矛盾指令的发现,像一根楔子,打入了织网者那看似绝对理性的外壳。
良久,那冰冷的意念才再次流淌而来,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凝滞。
【“执行指令,是存在的基础。矛盾指令,导致逻辑冗余。寻找‘超越归档的可能性’……此变量无法被准确定义,亦无预设执行路径。”】织网者的回应,像是在重复一段它自身也无法完全理解的代码,【“观察,记录,是当前最优解。你们的尝试,提供了……数据。”】
“数据?”索菲娅捕捉到了这细微的波动,她强忍着意识被古老记忆冲刷的不适,步步紧逼,“不仅仅是这样吧?如果仅仅是数据,你为何默许,甚至引导?你在借助我们的‘尝试’,来帮你处理这个矛盾的指令!你在利用我们,为你自己的‘挣扎’寻找出路!”
织网者周围凝聚的星辰尘埃微微震荡了一下。它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但那无形的注视,却仿佛更加专注地投向了宇宙共鸣网络的方向,投向了正与悖论之茧建立着微妙连接的微澜。
---
而在共鸣网络中,微澜的“接种”过程正在产生连锁反应。她自身作为桥梁,网络在适应悖论特性的同时,那来自茧内部的“共鸣低语”也开始反向渗透进网络。
最初是极其细微的影响。一些文明的艺术家,在创作中突然陷入了对“绝对对称”与“无序混沌”的同时痴迷;一些以严谨逻辑着称的科学家,在梦中看到了由情感驱动的数学公式。这些变化起初被视为个体现象,直到尘影监测到网络的底层能量流,开始出现一种规律的、却无法用任何现有模型解释的“脉动”。
这脉动,与悖论之茧的光芒闪烁,频率完全一致。
“网络……在模仿茧的内部状态!”尘影震惊地发现,“不是主动模仿,是一种……共振!就像音叉会引起另一个相同频率的音叉振动!”
微澜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她与网络的连接变得更加深入,仿佛她的意识不再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而是更接近于……网络的“潜意识”。她能感受到那七百万文明的思想海洋深处,正悄然酝酿着某种超越个体认知的东西。一些零散的、属于星语者传承的知识碎片,一些来自那两个共生宇宙的、关于和谐与对立的全新视角,甚至还有一些极其微弱的、仿佛来自第一创造者记忆深处的模糊印记,开始在网络的信息流中悄然浮现,与那悖论的脉动交织。
“曦光……”微澜在心中呼唤,她感觉到,曦光并非仅仅“变成”了平衡,他更像是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扩散,正在将某种他承载过的东西,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整个网络。
---
虚无海中,“终结者”的协议核心突然发出了急促的闪烁。
“检测到异常。宇宙共鸣网络正在吸收并整合‘悖论特性’及‘古老记忆碎片’。其整体意识复杂度正在指数级提升,已超出观察者协议监管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