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共鸣测试(1 / 2)

曦光小心翼翼地维系着自身意识的全新状态。他如同一个潜入深海的潜水员,呼吸着集体网络的能量,却依靠着自我意识的“氧气瓶”保持独立。他能感觉到“回响”那无处不在的注视,冰冷而警惕,但不再带有之前那种必杀的压迫感。它更像是一个严苛的考官,在观察他这个“异常样本”的稳定性。

这种状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在参与集体灵能协调时,他不再是被动跟随洪流,而是能清晰地“感知”到能量流动的细微脉络,甚至能主动做出微小的调整,让能量在他负责的区域运行得更加顺畅高效。这种调整并非对抗,而是一种更精妙的“配合”,其结果反而提升了整体的协调性。

他周围一小片区域的网络,似乎也受到了他这种状态的潜移默化。其他“共鸣者”个体在进行思维交互时,偶尔会闪过一丝极其短暂的“迟疑”或“反思”,虽然转瞬即逝就被统一的洪流淹没,但这种“杂音”出现的频率,比以往略有增加。

尘影的密文如同黑暗中摇曳的萤火,曦光读懂了其中的关切与试探。他无法直接回应,那太危险。但他可以在下一次集体作业中,用行动给出答案。

机会很快到来。殖民地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灵能屏障维护,以抵御即将到来的星际尘埃流。曦光被分配负责屏障东南象限的能量稳定。他决定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不仅仅是被动维持,而是主动优化。

他集中精神,以自身稳固的“自我”为核心,细致地引导流经他的灵能,如同一位精湛的乐师调整着乐器的音准。他并非改变能量的本质,而是消除了其中一些因长年累月机械运行而产生的微小“涡流”和“损耗点”。在他的精细调控下,东南象限的屏障不仅稳定,甚至隐隐散发出比其它区域更柔和、更坚韧的光辉。

这一变化极其细微,对于整个庞大的屏障而言微不足道。但一直严密监控着他的“回响”,立刻捕捉到了这超出标准模式的“主动行为”。

冰冷的意识流再次聚焦于他,这一次,带着更复杂的“情绪”——不仅仅是警惕,似乎还有一丝……探究?它没有立刻进行净化,而是像扫描仪一样,反复分析着曦光这种“优化行为”对整体屏障的影响数据。

最终,数据表明,这种优化带来了约0.7%的效率提升。“回响”的注视缓缓退去,并未阻止,但也未鼓励。它似乎将这种行为归类为“良性异常”,纳入了观察数据库。

曦光心中稍定。他成功地向“回响”展示了一种可能性:保持“自我”并非必然有害,甚至可能对“整体”有益。同时,他也用这次成功的“表演”,无声地回应了尘影:道路可行,但需谨慎。

---

翠星实验室,艾拉团队正全力研究进化后的“钥影”(他们对晶体的新命名)。

“它的灵能波动模式更加复杂了,”艾拉指着频谱分析图,“看这里,它现在能同时模拟出至少三种不同文明的意识特征,并且能在它们之间无缝切换,甚至……融合产生新的频率。”

老院士感叹:“它就像一个天生的‘翻译官’或‘调停者’。不仅是我们与‘共鸣者’之间的桥梁,甚至可能理解并调和‘回响’与个体意识之间的矛盾。”

索菲娅关注着从曦光那里间接传回的数据(通过监测“回响”对曦光区域的灵能环境扫描数据反推)。“曦光的试验初步成功,证明了‘个体节点’模式的可行性。但仅靠他一个人远远不够。我们需要‘钥影’发挥更大的作用。”

她提出了一个设想:“能否利用‘钥影’的这种调和能力,不是直接向‘共鸣者’发送信息,而是向‘回响’本身……发送一种‘数据包’?一种包含了个体与集体和谐共存模型、以及远古‘协调者协议’碎片的信息,去‘提醒’或‘引导’它那被遗忘的古老底层逻辑?”

这个设想极为大胆,相当于直接与一个古老的集体意识进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