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梦境,持续了无法用时间衡量的一个瞬间,亦或是永恒。
记忆宇宙并未因献出大部分记忆而枯萎。相反,它仿佛经历了一场彻底的洗礼。原本凝固的星云、行星开始变得更具流动性,时光之河虽然水量似乎减少了,却更加清澈、灵动,仿佛卸下了沉重的负担。那些残存的记忆光点,不再是冰冷的记录,而是与源初之海产生了微妙的共鸣,如同呼吸般明灭。
温妤站在变得空旷却更显生机的档案馆中,意识内的冰火冲突依旧,却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她既是冷静的观察者,记录着“母亲”梦境对外界的影响;又是情感的承载者,感受着那宏大梦境中流淌出的、细微的情感涟漪。
她发现,那些在源初之海中生灭的“世界泡影”,并非全然虚幻。它们逸散出的“可能性”的波纹,正悄然影响着所有现存宇宙的法则根基。
温辰的宇宙中,那些因源头修正而加速演化的文明,突然迸发出更多意想不到的科技分支和艺术形式,仿佛灵感被无形中激发。
那个追求绝对力量的宇宙,其新生的“和谐”力场变得更加细腻,甚至开始孕育出类似“共情”的初级意识。
灵界的物质基础演化出了更复杂的结构,出现了介于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奇妙造物。
这不再是催化,而是……“启迪”。是“母亲”在梦境中无意识散发出的、基于无数记忆的“创造灵感”,滋养着所有的“孩子”。
而“绝对寂静”的烙印,在温妤意识中变得更加清晰,却不再冰冷。它像一面澄澈的镜子,映照着她平衡的内心,也隐隐与源初之海中某个更深层的节奏同步。温妤感觉到,它似乎在……学习?学习这种由记忆和情感带来的、不同于绝对循环的“新节奏”。
就在这时,“母亲”的“梦境”达到了某种顶峰。
无数生灭的“世界泡影”开始向着中心汇聚、融合,不再是杂乱无章,而是仿佛遵循着某种内在的韵律,编织着一幅庞大到无法想象的画卷。那画卷中,有毁灭,有新生,有极致的理性,有炽热的情感,有个体的微光,有文明的史诗……所有记忆中的矛盾与统一,都被包容其中。
最终,所有的光辉向内坍缩,凝聚成一颗无法用任何颜色形容的、温暖而柔和的“光卵”,静静悬浮在源初之海的中心。
回归的潮汐并未再次启动。那“光卵”如同一个安睡的婴儿,散发着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气息。
“母亲”的“目光”再次投来,但这一次,那目光中蕴含的不再是本能的好奇或排异,而是一种……清晰了许多的、带着些许“疲惫”却又“欣慰”的“注视”。仿佛一位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深刻回忆的母亲,终于理清了某些纷乱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