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一直在殿内没出去,但身边的丫鬟婆子已将今日东宫发生的事都尽数说与她听了。
得知太子被带走的一刻,人人自危,温书瑜却是有些暗喜的。
她甚至想着,若是太子此番回不来,她与他洞房之礼未成,这婚事,便不作数,她便是死,也能守着清清白白的身子。
此刻殿内烛影摇黄,红罗喜帐落下的阴影罩住了她眼底的失落。
她起身屈膝,行礼的姿态端正到无可挑剔,面上也浮现恰到好处的温婉笑容,“太子殿下。”
如何侍奉太子,这些都是她在被册封为太子妃前,就经母亲耳提面命过,经诸多嬷嬷教导过的。
太子神色复杂地看了她一眼,但待人依旧温和仁厚,“大喜之日,东宫变故,叫你受委屈了。”
温书瑜微笑摇头,“臣妾不委屈,只要太子安然无恙便好。”
她上前就要伺候太子更衣。
然而,太子却抬起袖子拒绝了她,“本宫还有政务要处理,太子妃便先行歇下吧。”
太子说罢,便转身离去。
温书瑜悬在半空的手停留良久,有些愕然地看着太子离去的身影,对镜练了许久的微笑也维持不住了。
太子竟不与她圆房?
身旁的嬷嬷着急不已:“太子妃,这可是洞房花烛夜,太子不在您房里留宿,传出去,叫外人如何看您?方才你怎么不拦一拦太子?”
温书瑜垂下眼帘,嘲讽地扯了扯唇,“母亲教我要顺从夫君,我怎可忤逆太子的意思?何况温家清贵,我也是大家闺秀,理应端庄,哪能做得出邀宠献媚之事?”
嬷嬷顿时恨铁不成钢,与几个丫鬟都急得团团转。
温书瑜则自顾自地将凤冠霞披一一褪去,独自平躺在空荡荡的喜床上,忍不住回想起,那日在宝华寺姻缘树下,漫天红绸中,遇见的那人。
……
新婚之夜,太子没有留宿在太子妃房中之事,很快便传遍了东宫。
就连宫中都听到了风声。
皇帝对太子的房中事倒不关心,也能理解他大婚之日操劳过多,无心圆房。
温书瑜以为,她是皇后亲自选定的太子妃,至少皇后会为她撑腰,至少提点太子两句,可让她没想到的是,皇后竟像是不知道太子昨夜宿在书房之事。
皇后已经知道了温书瑜的私心,如今能忍者没同她发火,便已是极好的涵养了,想到这太子妃还是她给太子选的,皇后便愈发觉得亏欠太子。
“云舟,你的太子妃定了,过些时日,良娣良媛也该定下来了。你若喜欢哪家姑娘,可要趁早同母后说。”
听到皇后这话,温书瑜面上笑容微僵。
虽知晓这是宫中规矩,太子不可能只守着她一人,但她才过门第一日,皇后便要给太子纳妾,简直就是在打她这个太子妃的脸。
太子对后院之事并不上心,也无意在此事上别出心裁,便颔首:“但凭父皇母后做主。”
温书瑜身后的嬷嬷着急不已,忍不住扯了下温书瑜衣袖。
可温书瑜却始终抿着唇一语不发。
她眼底有些委屈地看了太子一眼,可太子却没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