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京市第二製衣厂的困境(2 / 2)

他们到了孙有波办公室门口,还没进去,便听到里面一道男人的嘆气声。

“乔会计,咱们厂子现在的资金缺口这么大的吗这几个月竟然都没资金回笼”

说话的不是別人,正是京市第二製衣厂的厂长,孙有波。

听到孙有波的询问,京市第二製衣厂的会计乔振中拿著帐目报表冲孙有波道,“孙厂长,咱们厂子这几个月的经营情况非常差,仓库里全是积存的服装。

这些服装卖不出去,咱们资金没办法回笼。

咱们已经拖欠了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了,这个月要是再不想办法解决资金的问题,將工资发出来,只怕那些员工们会闹事儿。”

孙有波听到乔振中的匯报,揉了揉眉心,脸上也多了几分愁色。

其实厂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走下坡路了,但那时候虽然走下坡路,每个月的工资还能发的出来,厂子能勉强的维持运营。

但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厂子的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劣,他们製衣厂生產出来的產品,竟然滯销卖不出去。

產品生產后滯销,不光是不能创造营收,而且还耗费原料和人工费用。

因为资金缺口的事情,孙有波都已经找了几次市政府的领导。

但是市政府那边说让他们自己先想想法子,现在市政府的財政也挺紧张,资金主要是用於重点企业发展上。

像製衣厂这种单位,就不是市政府考虑的重点发展的企业。

市政府那边不拨款,京市第二製衣厂的经营就无法维持下去。

现在闹到了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局面,孙有波怎么可能不著急

孙有波嘆气道,“看来我还得去一趟市政府找领导说一说这件事,爭取能让市政府拨点款给咱们厂子应应急。

哎,可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策。

咱们的產品得卖出去,这样后续才能维持经营。

若是还这样的话,咱们的问题依旧没解决,总不能指望市政府一直给咱们厂子拨款。”

乔振中认同的点点头,“对,孙厂长,政府的拨款也只能应急一时,咱们主要得靠自己自救。

若是咱们积压的服装能以成本价卖出去的话,这一波能直接回五六十万的资金。”

在七十年代,五六十万即便是针对国有单位企业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林子阳和常斌站在门外,自然听到了里面的对话。

对於这种情况,林子阳觉得太正常不过了。

现在其实遇到这样情况的国有单位还不多,但是隨著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竞爭力会逐步减弱。

面对外国那些进口產品的狙击,很多產品力跟不上的厂子就会面临著產品滯销,厂子倒闭的局面。

若不是如此,也不会在八九十年代出现下岗潮。

现在一个单位养活的工人不少,若是厂子倒闭了,会影响很多员工家庭的收入。

这背后关乎到不少家庭,所以单位的责任也很大,得儘量的维持好经营,不然那么多的员工会失去饭碗。

虽然这是京市第二製衣厂的事情,不关常斌的事儿。

但是听到这边遇到这样的困境,常斌也替对方担心的皱起来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