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让他们飞起来!(1 / 2)

第349章让他们飞起来!

“江淮转运大使狄仁杰近日来在江淮多地擅自罢免官员,所作所为肆无忌惮,江淮一带州县多有奏报。”

“河东等地奏称,朝廷所派监察御史所到之处,多有敲诈、暴虐、不法之举,有失朝廷体面。”

“长安令奏称,底下小吏为推官田令,往往强迫良民为官奴,希望朝廷予以明令制止。”

陈奏事宜,是一项项进行的,天后坐在御案后默默听著,大多不予置评,现在不是国事紧张的时候,和武安判断的一样,天后也觉得应当適时放手,让底下的臣子们互相撕咬。

良心重的人大多城府浅,城府浅的人却未必良心重,警如说大部分人其实都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无论是对长远的將来,还是对格局的变化,都不会有丝毫考虑。

所以天后一放手,就算是所谓她派系里的臣子也会互相攻计。

除去狄仁杰的事情,其余无论是监察御史还是官田令,似乎都与武安有关,但这些政令和官衙都有其他人执行和接手,武安也不是神仙,后续还需要忙其他的事情,不可能一心多用。

天后终於开始逐一回答,武安在一旁默默听著,在他身侧,不仅是裴行俭,就连刘仁轨也一併告病在家休养。

有人提议让刘仁轨去东都做留守养老,却被天后驳斥了。

武安知道她还是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正式迁都到洛阳,所以不希望刘仁轨这种保守派到那边擅自更改她的布置。

“臣兵部尚书李孝逸有本奏,安西大都护府千里加急,称突厥茶毒地方,谋反状况日益严重......西征大军,至今尚无实报传回。”

朝堂上最恐惧的,就是再来一次大非川或是李敬玄的那种败仗。

宗室和忠於李唐的大臣被一批批清洗乾净,纵然如此,那些利益和政治重心都在天后那边的大臣们,也依旧会担心天后忽然落势。

魏玄同看了一眼武安,后者漠然不语,魏玄同也就没起身说话。

天后对这种事情也分外关照,询问了几句之后,自然就是让大家发表意见,依旧是兵部尚书李孝逸,后者有些犹豫,沉吟片刻后开口道:

“臣以为,可以效仿当初辽东之战时的兵略,如若安西都护府和西征大军有变,可以从朝中挑选宿將,將其设为安西节度使或是副使,令其率领援军驰援安西。”

“臣户部侍郎崔知辩有奏。”

崔知辩起身来到李孝逸身侧,躬身施礼后,言简意炫道:“户部已经没有钱粮可支取了。”

没钱。

李孝逸愣了一下,怒道:“今年的租庸调才收上一批,漕运也开始往关中运粮,怎么能说没粮用”

“李尚书如果硬要说有,那当然也是有的,只不过京城百官的俸禄、京城內部分大臣王侯修宅邸的工钱、再加上拨付给黄河一带修河工的钱粮,都得拿出来充作军需,如若这样可以,那下官是没话说的。”

旁边又有人站出来,提议道:“不如再向民间征一笔粮税。”

“张侍郎此言差矣,天后才降詔令关中休养生息,现在又要征粮,岂不是朝令夕改出尔反尔”

“清河郡王可有高见”

皮球,一下子就踢到了武安脚边。

武安今天早朝是不准备发表高见的,就等著其他人多说话,但现在也不能不说;他想了想,回答道:

“安西一带尚未明朗,最多再过两日,必然有最新军情送到,虽说不著急做决定,但现如今也確实可以提前筹备军需,至於说该如何筹备,还是得看军报和户部。”

这他娘的不是又把皮球踢回来了吗

有些人面露不满,如果清河郡王只能说这么多的话...::

“臣其实还有个提议,可如三年前那般,百官捐献俸禄充作军需,臣,可带头捐献。”

其余人:“

,天后眼里也带点发愁,眼看著內帑里才勉强填补了一点,结果又要往外拿。

她倒並不是很后悔先前没有把话对武安说清楚,这次她依旧是放手给武安做事用兵,如果成功的话,自然也会让天后在登基前再跟著收穫一波声望。

可若是失败,武安受的损失和影响会很大,而天后反而不会被牵连太多。

劝进,已经到了最后一步。

不仅是她自个,朝堂上那些跟在她身后的大臣们也都已经无法回头。

用以前这儿子教过她的一个词儿,那就叫“沉没成本”,就算是前线战败,他们也捨不得更不敢让天后就此打住势头。

“那就捐吧。”

天后眼里带著淡淡的讥讽,隨即一闪而逝,她平静道:

“为国事,岂能惜私產,卿等当慎思清河郡王之言。”

“这些所谓的大臣,世家大族,肯定都会珍惜私產,这是不用想的事情。”

散了早朝,天后领著武安回到东內苑里,一坐下,她就开口道:

“你的金吾卫这时候要派上用场了,这一次他们未必会心甘情愿给出钱粮。”

金吾卫不是开善堂的,天后的意思当然也不是让武安发动金吾卫挨个上门了,求爷爷告奶奶,让世家大族打发出来一点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