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中山靖王的百子祖训:卷儿子不如卷自己〔首日五万求首订〕(1 / 2)

季汉楚歌 神纹本神 2896 字 29天前

回到城中的刘备,匆匆找来了陈登。

直接去找陈珪,刘备不用想都能猜到答案。

陈珪表面上会盛情款待刘备,也会盛赞刘备的功绩仁义,甚至还会拿出钱粮资助刘备。

可想让陈珪出大力气,是基本不可能的!

想要成事,刘备只能寻求陈登的协助。

“使君勿忧。”

“保境安民,既是使君的职责,也是下邳士家的职责。”

“让出淮陵、盱眙等城池,虽然有负于士民,但止战泯祸更显仁义。”

“若非使君巧计止战,下邳必受战祸波及而令士民仓惶、百姓不安。”

“我这就去见阿父!”

陈登几乎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在陈登看来:刘备将淮陵、盱眙等城池让给袁术,虽然会显得刘备这个徐州牧无能,但看待问题不能片面。

淮陵、盱眙等城池让出去了,淮阴、淮浦等城池保住了。

更重要的是:纪灵退兵了!

下邳城内士家富户的私兵一个没死!

下邳城内的庶民百姓同样一个没死!

止战,未必就一定得两军阵前厮杀。

军争是残酷的,不论是输是赢都会死很多的人。

刘备止战,对下邳的士民有恩。

那么下邳的士民出点钱粮接济饥民,也是应该的。

“元龙高义!”

刘备激动的握着陈登的手。

有陈登在中间斡旋,刘备悬着的心也徐徐落稳。

陈登前脚刚走,糜竺后脚到来。

“使君。”

糜竺欲言又止。

“子仲,你我情谊,有话不妨直言。”

刘备心情颇好。

一心想搞事的曹豹死了,觊觎徐州的吕布收心了,嚣张狂妄的纪灵退兵了,军争善后也有陈登相助。

就差唱一句“咱老百姓,今晚儿是真呀真高兴。”了。

糜竺拱手一拜:“糜家不以诗书传家、只以垦殖存世。若使君不嫌糜家粗鄙,我愿尽献家中奴客、钱粮以助军资。”

尽献家中奴客、钱粮?

刘备吓了一跳。

这什么情况?

怎么忽然就要尽献家资了?

刘备忍住了要摸糜竺额头的冲动:“子仲以为吾是贪婪之辈吗?”

糜竺神态更恭:“使君误会了!自古以来,退敌容易,抚民艰难。”

“若无足够的人、钱、粮相助,纵有仁义之心,也无仁义之力。”

“我自知德才浅薄比不了士族名门,虽为徐州别驾但也号召不了徐州的士家富户。”

“然,糜家殷富,颇有家资。”

“若能尽散家资以助使君,行抚民之事,全仁义之名,实乃人生幸事!”

不得不说。

糜竺是个很有天赋的投资者。

刘备缺什么,糜竺就献什么。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尽献家中奴客、钱粮,是一场豪赌。

可若赌赢了,世代垦殖的糜家就能真正的成为士家。

刘备心中又忐忑又感动。

忐忑的是怕辜负了糜竺的好意,感动的是糜竺毫无保留的信任。

良久。

刘备敛容正色:“子仲,你的心意吾心领了,尽散家资没这个必要。”

“吾已让元龙去寻汉瑜公,若有汉瑜公相助,抚民想必也不会太难。”

糜竺暗暗咬牙:“不敢欺瞒使君。糜家能有今日,只因世事混乱,这才趁势而起。”

“左传有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倘若世事安稳了,糜家的家资就是取死之源。”

“我有一妹,温文尔雅,若使君不嫌其鄙贱,可让其服侍左右。”

糜竺一步一环,终于说出了最核心的目的:

联姻!

糜竺原本只是东海良家子,靠着世代垦殖积攒的家资、侥幸吃了乱世的红利,这才成了东海豪强。

只是这样的发迹,一向不被士人认可。

在士人眼中,糜家依旧是个鄙贱的“暴发户”。

世事混乱时,糜家若以钱粮资助军资,的确能取得一定的地位;可世事安稳了,糜家若依旧只是“暴发户”的思维,必会衰亡。

得势的士家是不会容许糜家这种鄙贱的“暴发户”骑在头上的。

糜竺不想糜家衰亡,就必须让糜家成功转型成真正的士家。

联姻,是最稳妥也最直接的转型方式。

刘备沉默。

既没有答应也没有否决。

刘备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

糜竺散尽家资只求小妹服侍左右,求的是糜家未来的名利地位。

只是糜家小妹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服侍左右,刘备就很为难了。

犹豫间。

刘标打着哈欠到来。

刘备顿时眼前一亮。

“吾儿,你来得正好!子仲欲尽散家资,助吾抚民,吾心有不忍,故而犹豫。”刘备言简意赅。

刘标瞥了一眼刘备,又瞥了一眼糜竺,不假思索:“这有什么犹豫的?糜别驾肯尽散家资,足见真心。”

刘备将刘标拉到一旁,压低了声音:“可子仲要让他的小妹服侍吾左右。”

刘标上下审视,面有诧异:“我也没听说阿父你这次在战场上负伤。这正值壮年,也不应该.....”

刘备脸瞬间黑了:“你在胡猜什么!吾的身体,好得很!再生几个儿子也没问题!”

刘标松了口气:“吓死我了!既然阿父的身体没问题,那就将糜别驾的小妹请入府中,正好也跟庶母作伴。”

刘备惊讶:“就这么同意了?”

刘标眼神奇怪:“为什么不同意?”

刘备迟疑:“可子仲的小妹,应该以什么身份入府?”

刘标更是奇怪:“这有什么可纠结的?我是嫡长子!除了我的亲阿母,谁都只能是侧室。”

“阿父啊,有我当挡箭牌,你不要有任何的犹豫。今后不论是谁,阿父都可来者不拒。”

“中山靖王都有一百多个儿子,阿父身为中山靖王的后裔,岂能辱没了先祖?”

刘备刚开始还表示认可,有刘标当挡箭牌,那就不用纠结是妻是妾了。

只是听到最后一句,刘备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中山靖王的后裔,就非得有一百多个儿子吗?

我是中山靖王的后裔,不是种马王的后裔!

瞪了刘标一眼,刘备又来到糜竺面前征询意见。

糜竺只想让小妹入刘备的内院,对糜家小妹是妻是妾也不在乎。

更何况甘夫人也是妾,依旧在刘备的内院地位超然。

“谢使君垂怜,我这就返回东海!”糜竺心中欢喜。

刘备握着糜竺的手:“子仲,这次是吾委屈你了。你对吾的支持,吾绝不会忘记的。”

送走了糜竺,刘备有些飘飘然,惬意的坐回主位。

“老爹,你又飘了。”刘标无情的戳破刘备的好心情。

刘备瞪眼:“刚才喊‘阿父’,现在又喊‘老爹’,吾有那么老吗?”

刘标上前坐下:“刚才有外人在,我照顾老爹你的面子,现在没外人了,何必那么正式。”

刘备抚了抚胸口:“吾今日高兴,就不跟你计较了。你来找吾,有何要事?”

刘标“痛心疾首”:“老爹啊,你可太伤我的心了!难道没有要事我就不会来了吗?”

刘备重重的点头:“毫无疑问,没有要事你绝对不会来!别装腔作势,有事就直说!”

“哎呀!老爹你看人真准!”刘标面含笑意:“我应了温侯的征辟,决定去彭城当农都尉。”

刘备眼神鄙夷:“你真当吾不知?你是冲着农都尉去的吗?你分明是冲着奉先兄的女儿去的!”

刘标坦然承认:“这公事和私事,两不耽误。更何况,我去了彭城,温侯才不会被宵小许诺的小利迷了眼。我这也是为了徐州啊!”

好好好,怎么说都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