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皇太极孤军深入,当速速发兵擒杀(1 / 2)

第140章皇太极孤军深入,当速速发兵擒杀

关锦寧防线,只有山海关做到了物理意义上的將辽西傍海道完全锁死,而寧远、锦州都是关外孤城,二者距离一百里,相互抱团取暖,中间以塔山、杏山、松山相连。

皇太极绕过寧锦直插山海关的行为看似疯狂,实际上这种事情建奴早就干过了,而且是两次,这一次是第三次。寧远之战的时候,努尔哈赤就直接绕到了寧远城的西南,截断其通往山海关的退路,包围了寧远。

寧远存在的意义在於可以截断后金辐重部队,能够拦截运粮辅兵不代表著可以拦截敌军主力。

而锦州则是辽西傍海道的北面入口,是关锦寧防线的硕大突出部,从防守上来说並没有什么卵用,是巨大的负资產,不过如果打算出兵收復辽东,它就是有意义的。

大明可以在傍海道建成堵住建奴,如果丟失了锦州,建奴也可以凭锦州加筑城池城墙锁住辽东,到时候只需要驻扎很少的兵力就可以防住明军反扑,他们就可以抽调兵力西征以及从另外三条道路南下了。

锦州政治意味太浓了,朱由检虽然很想捨弃,但一旦捨弃锦州,就相当於正式宣告大明放弃收復辽东了,到时候不要说朝野的压力,就是辽东內的汉人也会彻底绝望,彻底黑化,变得跟当年宋金时期的金国汉人一样,不过那时候好岁还出了个辛弃疾呢。

山海关坐西向东,为標准的凸字型关城,凸出部名为东罗城,明军三千铁骑出城於东罗城两侧扎营,城头上有三千五百斤大型红夷大炮十门,最大射程可达三千米、六里、两千步。

东罗城是山海关城的瓮城,但它本身也有向前凸出的瓮城,主打一个层层套娃,实在是因为山海关的位置太过要害了,不得不慎重再慎重。皇太极从辽西关外沿角山山麓绕行,从北水出,最先抵达的是山海关左侧的北水关,北水从关门下流淌而过,不过此时已经结冰。

北水关后方河流东侧是北翼城,不过从皇太极视角並不能看见这座城,他看到的只有长长地望不到边的城墙。山海关的城墙高四丈三,比数次加高后的瀋阳城墙还要高一大截,远远望去雄伟壮丽,从站到城墙底下仰望,感觉高耸入云。

皇太极眺望山海关,越看越心塞,当初老汗带著他们试图直扑山海关而来,却被寧远所阻,如今看来,即便没有寧远,想要突破山海关也是痴人说梦,非有数年攻伐而不可为不过他这场来,倒也不是得了失心疯觉得自己能攻下山海关,事实上他这一路轻装简行,就连车都没有带,他压根就没打算攻城。沿著关墙一路南行,皇太极依次经过北翼城、东罗城、南翼城,以及海边的寧海城。

骑兵过万,无边无沿,山海关墙上狼烟滚滚,乱作一团。

山海关今年领了足餉,发了冬衣,本是斗志高昂的,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这里会出现敌军的身影,他们觉得朝廷转性,好吃好喝供著,或许是要他们出关作战,收復辽东。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寧远、锦州已经沦陷了吗,为何不见前屯、中前、中后所来报!”这些疑问压在了人们的心头。

城头守军看到的是漫山遍野、席捲而来的建奴骑兵,数万骑兵奔袭时的马蹄声如同山呼海啸,引起的震动使得城楼顶部梁瓦掉灰,没准从上面掉下来的陈旧蛛网,原是洪武年间结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