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三路並进,剑指西南!(1 / 2)

“但是,”石掌柜话锋一转,“这些矿藏位置极其隱秘,开採难度极大,且……皆为朝廷严令禁止私采的战略矿藏!风险之高,不言而喻。当地一些胆大包天的土司和亡命之徒,也曾偷偷开採,但规模极小,且一旦被官府发现,便是抄家灭族之祸。若要动用此物,需慎之又慎,必须確保万无一失,且要找到绝对可靠的遮掩之法。“

希望,又一次被现实浇灭。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一直站在角落里,如同影子般,毫无存在感的中年人。

他是谢家的情报总管谢影,代號“影子”。

谢云娘看著他:“影子,该你了。”

影子无声无息地上前一步:“主母。巴郡官场,太守刘伯安,乃是科举出身,为人尚算正直,但为官多年,锐气已失,对地方豪族,多行怀柔之策,求一个『稳』字,不愿多生事端。他是一潭不愿起波澜的死水。”

“而永安县,则是个烂摊子。县丞王普是冉家走狗,自不必说。县內另有三大地头蛇,城內的张家,家主张茂才,人称『张半城』,其弟张贵,是县衙刑房的文吏头子,掌控著县城及周边大部分田產、商铺、脚行。城外的李家,家主李魁,掌控部分私盐贩运和与山民的贸易,其总管李志,亦是心狠手辣之辈。此二家,与冉家在永安的实际决策者,大管家冉鸿,明爭暗斗,又相互勾结,共同构成了永安县的地下秩序。”

“除此之外,”影子的声音愈发低沉,“永安县附近,还有一处秦家村。乃是当年隨武安侯秦元南撤的秦家军旧部后人聚居而成,领头人是秦猛,武安侯的远房侄子。此村武风极盛,凝聚力强,村中青壮,皆是悍勇之士。他们对官府素来疏离,只认武安侯的旗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

“人心……”影子抬起头,那双阴沉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巴蜀的人心,是灰色的。百姓在豪强与酷吏的双重压榨下,早已麻木。他们不信官府,不信朝廷,只信自己手中的刀,和能让他们填饱肚子的粮食。谁能给他们活路,他们就跟谁走。”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谢云娘:“若想在此地立足,为陈大人助力,单靠钱財开路,恐难撼动根基。需以雷霆手段结合怀柔之策,分化瓦解,借力打力,方能在夹缝中,为我谢家,也为陈大人,撕开一片天地。“

……

一条条信息,一份份情报,如同一块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盐路被断,商道被阻,官府无能,豪强割据,人心麻木……

这巴蜀,哪里是龙潭虎穴,这分明就是一个死局!

阁楼內,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掌柜都低著头,不敢去看谢云娘的脸。他们都在等待,等待主母做出那个最理智,也最无奈的决定——放弃。

然而,他们等来的,却是一声清脆的冷笑。

“呵呵……死局”

谢云娘静静地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那双深潭般的眼眸,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烁著越来越亮的光芒。当最后一位掌柜匯报完毕,阁內重新归於沉寂时,她缓缓站起身。

她走到巨大的舆图前,拿起那根象徵指挥权的玉杆。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温婉的谢家当家主母,而是一位即將挥斥方遒、决胜千里的女帅!

“你们看到的,是铜墙铁壁,是龙潭虎穴!而我看到的,却是遍地的乾柴,只待一颗火星,便可成燎原之势!”

她走到那幅巨大的舆图前,整个人仿佛都在发光!

“诸位所言,皆切中要害。巴郡之局,险恶远超预期。然,险恶之地,亦是建功立业之机!“

如果说,刚才她还只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商界女王,那么此刻,她便是一位即將指挥千军万马,踏平山河的女帅!

“传我命令!”

她的声音,清脆而又充满了力量,迴荡在阁楼的每一个角落,震得眾人耳膜嗡嗡作响!

“王掌柜,刘掌柜!”

“属下在!”两人连忙出列,躬身应道。

谢云娘的玉杆,在地图上,从荆州,划出一条粗重的红线,直指巴郡:“冉氏的根基,在於私盐,在於民怨!我们便从这里,给它致命一击!”

“命你即刻调集库中所有平价盐,联合布匹掌柜,组织一支不少於五十艘大船的商队!以谢家感念巴郡百姓疾苦,特运粮盐布匹以賑灾之名,沿长江逆流而上,直抵巴郡!“

“进入巴郡之后,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衝击冉氏的私盐市场!他们的盐卖一百文,我们就卖三十文!他们的布卖一千文,我们就卖两百文!粮食,半卖半送!我要让巴郡的每一个百姓,都吃上我们谢家的平价盐,穿上我们谢家的暖心布,念我们谢家的好!”

“同时!“她的目光转向钱庄大掌柜,“在巴郡郡城、永安县城,立刻开设谢氏钱庄分號!开张之日,宣布为当地百姓提供春耕贷、织机贷,利息仅为官办钱庄一半!还款期限可延至一年!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用真金白银,將巴郡的民心,牢牢地绑在谢家的船上!“

“这……”王斌倒吸一口凉气。如此不计成本地倾销,简直是在用金山银海,去砸开巴蜀的大门!这已经不是做生意了,这是在烧钱!

“马掌柜!”谢云娘的玉杆,又移向了地图的西侧。

“属下在!”

“命你不惜一切代价,招募最顶尖的鏢师、嚮导,特別是熟悉大巴山、岷山深处小道的山民猎户!我要你,在三个月之內,给我重新打通一条从巴郡腹地出发,避开所有重税关卡,穿越岷山无人区,直抵吐蕃边境的秘密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