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玉米大豆
五十年代初,鱼云岫以中医的理论基础不符合科学依据为由,向卫生口提了若干建议。对此,卫生口坦然接受其“中医是封建医”、“废医存药”的思想,规定中医必须通过西医考试才能执业。造成的后果就是,90%以上的中医被禁止执业,新中医的培养被全面禁止。
上级在收到中医界的投诉后,经过了一番深入的调查,最终拿下了卫生口的主要领导。
经过了此事件,中西之爭在表面上趋於平静下来。但是“中医是封建医”的思想,仍然牢牢占据了整个卫生系统。
所以,像中药自费、缺少中药材等盘外招也就不足为奇了。
厂长办公室里,老张静静的听著郝仁的抱怨。
良久后他才回道:“你才知道这事吶甭看咱们生產了这么多的中药丸子、膏剂、散剂,大多数都被苏大强倒腾出去了。真正落到国內的,没多少。像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这类西药,卫生口、医院那边倒是欢迎的紧。“
“您一早就知道”郝仁诧异的问道。
“那可不等你注意到了,黄菜都凉了。”老张斜覷了他一眼,接著说道。“郝老师,咱们製药厂就是一生產厂。西医也好,中医也罢—咱们都是不好参与的。这种事情还是交给施先生他们去掰扯吧。”
“得儿,看来我这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了。”郝仁自嘲道。
见郝仁面带不虞,老张宽慰道:“放心吧,有上头撑著,中医没那么容易被打倒的。
倒是有个事情和你说一下,各地方对咱们製药厂建设分厂的提议都很支持。甚至有几处地方已经划好了地,建起了厂房,就等著咱们过去投產了。“
“这是好事,我还以为还得等一阵子吶。”
“等那怎么可能!”老张笑了起来。“全国各地都在热火朝天的搞建设,还能让咱们第一製药厂掉了队”
郝仁点点头:“是啊,早上经过轧钢厂的时候,才发现那边的几块地都在打地基、建厂房了。”
“那里被划成了机械工业区—.”话锋一转,老张又说起了正事。“估计再等仨月,七八个分厂还是能建好的。在人员配置上,你有什么想法“
对於人员配置,郝仁一早就提了建议。无非就是调几个车间副主任过去抓管理,在他们去的时候顺便再带上一帮熟识的工人传帮带。既有利於他们站稳脚跟,又可以快速的培训新进厂的工人。
“张领导,去年十月份的时候,西药车间不是进来一批中专生吗”郝仁缓缓说出了他的提议。“当时因著加入工作时间较短的关係,在首次的车间副主任推选上,他们並没有得到工人们的认可。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他们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想是时候,给他们的肩膀上加加担子了。”
听了郝仁的这番话,老张的眼睛里透露出些许的惊讶。要知道,这批中专生还是当初卫生口塞进来的—嗐,自己怎么还有山头注意了!
想到这里,老张微微頷首:“你是打算把车间副主任调去分厂,让车间重新推选”
“没错,是这样的。”郝仁確定的回答道。“按照八个分厂计算,连带著车间副主任一起,少说得调动二三百號人。而且,还都得是咱们製药厂的积极分子。这样一来,不但是车间副主任,连著各班、组都会出现不少的空缺。“
“至於,各分厂的工人、保卫科、后勤等等,我看还是交给地方吧。一来可以解决回乡枪桿子的工作问题,二来就地招工对地方上也好。“
郝仁並没有把话说的太透。如今虽是五十年代,但是像建厂这种突然多出工人指標的事情,地方上终归还是有些小想法的。
老张似乎听明白了,他思忖片刻才道:“你的想法,同谭领导和我都是大差不差的。
但是保卫科的用人,谭领导认为坚决不能从地方上吸纳。这会儿西南、西北的剿匪工作,业已到了尾声。谭领导打算从他们中间,直接调人到地方分厂。”
对此,郝仁自然没什么意见。相反,他对谭领导的决定举双手赞成。越是与地方的关係简单化,保卫科的队伍才能越纯粹化。
“张领导,这样一来咱们製药厂的人手又要扩充了。”
“早晚都是要扩充的。”老张看了看窗外,接著说道。“这个夏天还有两个多月就结束了,等秋天来临的时候,抗疟丸就要来个大扩產了。”
是啊,秋天到了,全国各地的黄蒿要源源不断的运过来了。
“整株黄蒿即使乾燥后,仍然拋的很。建议还是由地方上打碎,装进麻袋运过来吧。”郝仁提了个建议。
老张点头以示赞同:“这倒是个好主意!”
去年因著黄蒿这一原材料的限制,抗疟丸的生產始终限制在三个车间;如今在原材料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今年的抗疟丸无论是產量还是出口外匯上,应该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与此同时,刚刚修缮一新的天京塘沽新港迎来了第一批访客。
塘沽新港始建干1939年,为脚盆鸡侵略掠夺华北资源需要而修建的海港。到脚盆鸡投降时,只完成了工程量的百分之六十,码头长350米,原为两个泊位,计划建筑装煤机四座。脚盆鸡投降时,装煤机曾遭到破坏。我兔成立后,塘沽新港回到人民的手中。1951年8月,上级发布修建塘沽新港的命令,经过建港工人的努力,於1952年10月重新开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