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
老太太双手合十朝四方拜了拜,又急忙拉住大夫:
"我媳妇前些年饥荒,饿坏了身子,可要紧?"
老大夫捻须叮嘱:
"娘子如今不宜劳累,多吃些鸡鱼蛋奶。前三月最要紧,千万避免颠簸惊吓。"
着开出安胎方子。
"先服七剂,半月后复诊。"
谢铁匠郑重接过药方:"劳您跑这一趟,我送您回城,顺便抓这安胎药。"
谢铁匠跟着大夫走了,王双双伸手去捡菜篮子:
"娘,我去摘晚豆角..."
"快放下!"
老太太抢过篮子:"这些轻省活儿娘还能干!等明年胖娃娃地,娘还要帮着带孙孙呢!"
她忽然想起什么,拍腿笑道:
"定是慈云观送子娘娘灵验!你上回去拴的娃娃,这就应验了!"
王双双笑着回应:"是啊,等娃娃生了,咱们抱着他去慈云观还愿。"
傍晚的安居房通铺,李大河父子端着粥碗缩在角。
好几个知道他早上上门打秋风吃瘪的汉子故意扬高了声音调侃。
"哟,这不是要住青砖房的李大爷吗?咋还跟咱们挤通铺呢?"
"人家可是这桃源村谢会长的大舅哥!哪像咱们,啥后门都没有哟!"
"大河哥,新房啥时候乔迁啊?弟兄们还等着暖灶酒呢!"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哄笑。
李怀壮涨红着脸要争辩,被李大河死死按住。
但那些人明显不想错过这些八卦,继续拿他逗乐。
"我要是有人家月兰妹子这亲戚,早跪着磕头认错了!某些人倒好,还想摆舅爷架子!"
"唉,听那保安队放话了?谁再闹事就扔出桃源村?某些人可长点心吧!"
李大河把脑袋埋进粥碗,心中是无尽的懊悔。
懊悔当初没跟列预览打好关系,维持好表面的和谐。
也后悔这次贸然就上门寻人,让自己没了脸面。
晚间谢家饭桌上,谢广福听了今天王双双的事情,放下筷子叹了口气。
"要是咱村以前的老王头还活着就好了。"
李月兰给他舀了勺鸭儿芹鱼汤:
"如今村里富裕了,要是能请来常住的大夫就好了。"
旁边吃饭的李五琰点头附和:
“是呀,就像我们学堂的两位曲先生一样,携家带口过来安居,那就好了。”
李五琰刚完,李大宸突然放下筷子。
"何必舍近求远?"
他眼睛发亮:"我这就给二弟去信,问问......家里可有太医愿来咱们桃源村做个“隐士医者”。
李月兰笑着幻想:"若真能请来太医,咱们村出资给他起间青瓦医馆,再分一块地给他做药园子,定要比城里的医馆还气派!"
李大宸擦擦嘴起身:"叔,婶子,我吃饱了,我现在就写信给二弟,不定重阳节之前就能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