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机会(1 / 2)

登凤阙 锦瑟轻寒 2429 字 1个月前

夏侯纾跟赫连保康的交锋虽然在气势上略占上风,但是真正要打起来,她可一点儿把握也没有。她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父亲夏侯渊身上。局势紧迫,容不得半点迟疑,夏侯纾思虑再三,决定先行与父亲和解,以便让父亲能专心与众将领共商应对之策。

夏侯翊的劝诫虽对夏侯渊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触动,但夏侯渊的自尊心使他在面子上仍然感到不自在,因此他一直未曾离开过房间。

夏侯纾来到夏侯渊的住处。

夏侯渊的房间里除了他本人,便只有门口了四个警惕的守卫以及两个随侍的护卫。夏侯纾轻轻地摆手,示意所有人都退出房间。随后,她才走到父亲的桌案前,安然坐下。

夏侯渊心中的怒火尚未平息,然而他出于面子考虑,并未轻易显露出来。此刻,他提笔挥毫,犹如置身于战场之中,纸上很快便显现出四个大字:“戎马一生”。

这四个字不仅仅是文字,它充满了力量与激情,犹如夏侯渊一生征战的写照,更是夏侯渊内心的独白,是他一生戎马、驰骋沙场的见证。它们在纸上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他那不平凡的经历和荣耀。每一个笔画都饱含着力道,透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刚毅。他的怒火在书写中得到了宣泄,转化为对戎马生涯的深深怀念与自豪。

夏侯渊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那是对过去的追忆,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默默地注视着这四个字,心中波澜起伏,却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夏侯纾静静的欣赏着父亲的墨宝,仿佛在那一撇一捺中捕捉他的情绪。待他完成最后一笔,她才如梦初醒,脸上洋溢着由衷的赞美之色,柔声道:“父亲的书法,较之以往更显刚劲有力,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夏侯渊放下狼毫,脸上立刻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仿佛前一天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他乐呵呵地说:“老夫的字也入得了纾儿的法眼了?”

夏侯纾见他的脸上已不见了昨日的怒气,心知他已释怀,想要为彼此找一个下台的梯子。于是,她连忙讨好地说:“父亲写的不仅仅是这四个字,还是父亲半辈子的经历与智慧,纾儿又岂会看不出来?”

夏侯渊长叹一声,眉宇间流露出无法掩饰的哀伤。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惋惜,仿佛每字每句都带着沉重的悲伤。他缓缓道来,语气中透露出无法言喻的痛楚:“我与英达自幼便相识,情谊深厚如同手足。我们出生入死几十年,还曾约定来日解甲归田,一起在溪头垂钓。然而,他却先我而去。真是人生如梦,世事如云,变幻莫测,实在难以预料啊!”

夏侯纾感受到了父亲的哀伤。可在国家安危面前,个人的悲欢与生死又显得如此渺小。夏侯纾收敛起脸上多余的情绪,轻声安慰道:“徐叔叔他若在天有灵,看到父亲您这么难过,他也会难过的。父亲,女儿并非不愿为徐叔叔复仇,只是此事关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我们只凭一时的意气行事,只怕会酿成大祸。父亲高瞻远瞩,应该比女儿看得更加透彻。昨天的事,确实是女儿做得不够妥当,女儿特来向您赔罪。”

“昨日是为父太冲动了。”夏侯渊低声自语,一边轻抚着那缕已经变得灰白的胡须,内心充满感慨。随后他望着夏侯纾,接着说:“纾儿,你有勇有谋,果敢决断,不愧是我的好女儿。为父以你为荣。昨日之事,若非你及时阻拦,只怕为父一时冲动就会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为父会谨记这次的教训,以后做决定也会更加谨慎。”

夏侯纾脸上洋溢着一抹会心的笑容,柔声说道:“当时父亲和众将士都在气头上,女儿只能委屈您了。不过,父亲向来深明大义,公私分明,必然能谅解女儿的一番心思。”

夏侯渊挥挥手,示意她不必再做解释。

于是,夏侯纾将赫连保康的到来以及挑衅之言转告给夏侯渊。

夏侯渊深思片刻,随即他穿戴起铠甲,召集所有正副统帅齐聚主帐,共同商议战略,决心一雪前耻。

夏侯纾在军事部署上并没有深厚的经验和知识,对军营的具体情况也所知甚少。前一天,她还在众将领面前让父亲尴尬,此时若是再掺和,显然就有些尴尬。而且她本人也觉得自己在那里有些无所适从。于是,她便借口身体不适留在自己的房间里,思索着解决之法。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夏侯纾对北原人的了解有限,因此在战事策略上,她如同在浓雾中摸索,毫无方向,更帮不上什么忙。然而,她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决定孤身一人前往居雁关最近的榷城。她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深入敌后,探寻北原人的真实情况,以获得第一手的情报。她希望通过实地的考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敌人,从而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战略。

打定主意后,夏侯纾很快就换了一身装扮。她正要去牵马,却发现陆宜珠已经牵着两匹马站在那里,笑容满面,像是在等待什么。

看到这一幕,夏侯纾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语气严肃地问:“你想干什么?”

陆宜珠依旧笑着,不慌不忙道:“你想干什么,我就想干什么。”

夏侯纾环视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的存在后,才开口道:“你确定要跟随我吗?”

陆宜珠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

夏侯纾不由得勾起了嘴角,笑容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又道:“此事我尚未告知父亲和兄长,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那又有什么关系?”陆宜珠满不在乎地说道,“你能去,我也能去。”

夏侯纾思忖着,她们此行只是前往榷城打探虚实,应该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因此,没有必要因为拒绝陆宜珠而节外生枝。于是,她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既然如此,那就一起吧!”夏侯纾爽快地答应道。接着她毫不迟疑地接过陆宜珠手中的缰绳,翻身一跃就上了马背。她还不忘调侃一句:“你可得想清楚了,别后悔啊!”

“后悔我就不来了!”陆宜珠说完也跳上马背。

两人相视一笑,随后一挥马鞭,如同两支离弦之箭疾驰而出,冲出了军营,直奔榷城。

榷城作为连接南祁和北原两国的商贸之城,尽管已经被北原军洗劫多次,但依然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两国商贩们或洽谈合作,或交流货物,一片繁忙而和睦的景象。夏侯纾与陆宜珠穿着商贩的服饰,行走在人群中,宛如两滴水融入大海,不露痕迹。

她们在人群中穿梭,时而停下与某位商贩交谈,时而驻足观察市场的趋势。两人仿佛成为了这个市场的一部分,与这个城市的节奏同步跳动。

夏侯纾脑海中灵光一闪,对陆宜珠附耳低语:“我有个赚银子的好办法,你想不想听?”

陆宜珠一听到“银子”两个字,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无尽的财富在闪耀。她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急切地催促着:“快说快说!有银子赚的事情,谁会不愿意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