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试探(1 / 2)

登凤阙 锦瑟轻寒 2389 字 1个月前

几日后,夏侯纾再次收到了周缪音的来信。陈怀济也给周缪音传了消息,说是璞王卧病在床已经有些时日,期间只让自己的亲信和长子进房间服侍,而陈怀济只是身份低微的个马夫,即便他使尽了手段也没法靠近璞王及其亲信,更不可能从他们那里打探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陈怀济为人机敏、心思缜密,若不是真的无法接近璞王,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那么,现在这样的情况,是否意味着璞王的病情十分蹊跷?

夏侯纾随手烧了信,吩咐乌梅去打听璞王有多久没有来上朝了。

不久乌梅来报,说是璞王称病已将近十天没有上朝。

夏侯纾示意乌梅不得将此事说出去,然后静下来独自琢磨这件事。

独孤彻特意下旨召璞王回京为宋太妃庆寿,必然做足了万全的准备。璞王回京后的一举一动也基本都在独孤彻的监控之中。如果璞王试图装病,定会被独孤彻的人揭穿。然而,出人意料的事,独孤彻这边却毫无动静。这不禁让人感到困惑不解。究竟是何原因,让独孤彻对璞王的行踪保持沉默?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与计划?

思来想去也理不出个头绪,夏侯纾决定亲自去找独孤彻旁敲侧击一番,顺便打探一下夏侯翊的下落。

独孤彻似乎对夏侯纾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作风习以为常,所以面对她的示好,他十分坦然的全部接受。

夏侯纾看着他气定神闲的样子,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场。

独孤彻目光锐利,观察入微,连她那微小的犹豫也未能逃过他的法眼。他看到她犹豫不决,心中不禁生出疑惑,于是他鼓励道:“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夏侯纾心中犹豫,却还是忍不住开了口:“听说璞王身体欠安,已经许久未在朝中露面。陛下是否应派沈太医前去探望?如今已是九月,天气渐寒,如不抓紧,恐怕璞王将只能留在京城过年了。他远在涂川的眷估,恐怕会因此对陛下有所微词。”

独孤彻的面容在听到“璞王”这三个字后,瞬间阴郁下来,仿佛笼罩在一片浓重的阴影之中。他的目光变得犀利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人的心灵,直接窥视到她内心的深处。他紧紧地盯着她,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和疑惑,像是在仔细琢磨、揣测她的真实想法和目的,探究她背后隐藏的秘密。

夏侯纾被他的眼神吓得有些心虚。她不想因此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急忙解释道:“我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随便问问。”

然而,看到对方的脸色依旧很难看,她也不再顾虑那么多,决定坦白一切。

“我收到家书,说是我二哥和家里失去了联系。”夏侯纾的眼神里满是担忧,“他是奉命秘密前往涂川的,但现在下落不明,我担心他出了什么事……”

“朕知道了。”独孤彻依旧冷冷的,却不肯告诉她更多信息。

夏侯纾在心中思量了良久,最终还是将问题坦诚地说出了口:"陛下可否告知臣妾,我二哥此次前往涂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不论夏侯翊发生了什么,她至少应该弄清楚夏侯翊此次行动目的,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也给家里人一个交代。

独孤彻凝视了她半晌,最后说:“这是长青门的机密,朕不能告诉你。”

夏侯纾嘴角上扬,发出冷冷的笑声。即便他不肯告知真相,她也不会放弃追查。只要有心,总会有办法找到夏侯翊。

夏侯纾心中有气,也不顾礼节,她毅然决然地转过身,大步离去。

独孤彻突然快步跟上去,迅速抓住了她的手。他深吸一口气,神色为难的看着她,解释道:“并非朕不愿告诉你,而是此事牵涉甚广,朕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他这话不就是觉得告诉了她会影响他的计划吗?

夏侯纾多聪明的人啊,这点分析头脑还是有的。而她心里的不舒坦也是真实的。

夏侯纾面容平静的说:“没关系,你不用告诉我,我自己会弄清楚的。”

独孤彻深怕她误解,又急切地解释道:“朕确实有意见很重要的事交给了夏侯翊去办,他在行动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困难与阻碍,所幸都有惊无险。朕已派人前去接应,你不必过于担忧,也请转告越国公与郡主,让他们放宽心。”

夏侯纾并未觉得宽慰,语气疏离道:“多谢!”

独孤彻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立刻放低姿态,轻柔地继续说道:“好了,朕承认,朕有些小心眼了。但这件事,朕有必须保密的理由,也一定会确保你兄长的安全。所以,请你不要因此对朕心生芥蒂。你知道朕多么珍视我们之间的感情,不愿与你产生任何隔阂,更不想失去你。”

夏侯纾低头看了看他们纠缠在一起的手,眼里闪过一丝失望。随后,她抬头凝视着他,轻声说道:“独孤彻,你是否还记得我曾经说过,只要你不松开我的手,我就永远不会离你而去。可你偏偏不相信我。”

“对不起,纾儿……”独孤彻很是无奈。

夏侯纾心中除了失望,还有强烈的烦躁感。她想了想,表情严肃地说道:“你能不能再答应我一件事?”

“你说。”独孤彻毫不犹豫道。

夏侯纾见他如此痛快,还有些惊讶。随后,她沉稳地说道:“我父亲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不希望当年的悲剧再次重演。如今我二嫂临盆在即,待我二哥归来,恳请陛下念在我们越国公府对陛下基业付出的赤胆忠心,不要再让他孤身承担如此危险的任务。尽可能地让他留在京师,安享天伦。”

独孤彻微微一愣,他原以为她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没想到最后只是这个。人皆有私心,即便越国公府是将门世家,天生就是为了战场而生,但作为亲人,谁不希望自己的至亲能够安然无恙、平安顺遂。

“好。”独孤彻说。

人生在世不称意之事十之八九,夏侯纾也没那么多功夫回回都去计较。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弄清夏侯翊的行踪,好让双亲和周缪音安心。因此,她决定将精力集中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而不是无谓的争执和计较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夏侯纾一直未能收到周缪音的消息,她渐渐不安起来。她出不了宫,行动受限,但坐以待毙也不是办法。照这样下去,她不仅探查不到夏侯翊的半点消息,还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

就在夏侯纾坐立不安,打算偷偷出宫之际,周缪音终于来信了。

周缪音在信中说她再也没法忍受每日惶惶恐恐的日子了,她已经派人向羌城的外祖家传信,请他们动用自己的人脉帮着打听夏侯翊的下落。同时,她打算请自己的好友代她前往涂川探访。

羌城在北边,而涂川在西北,两地之间相隔数千里,汪家的商业版图再大,想要打听涂川的消息,只怕也没那么容易。及而且就算打听到了,万一在传回京城的途中被人截取,那么夏侯翊岂不更危险?

夏侯纾经过反复思量,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要私下出宫去会一会周缪音。她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做出了这个决定,接下来的一切事情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