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探相府 第46章 羊脂玉牌(2 / 2)

登凤阙 锦瑟轻寒 1962 字 1个月前

“先生此话何意?”夏侯纾抬头看着常翁,继续装傻充愣。当初为了让这块玉牌仿制得更真切一点,她确实是从自己的仓库了选了块好玉,没想到还是被见多识广的常翁看出来了。

常翁不疑有他,指着玉牌缓缓解释道:“就这块玉的成色来说,在羊脂玉中算得上是上品了,只不过比起玉上镌刻的图案来,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图案比玉牌本身的质地还重要?

看来,这玉牌果然有玄机!

夏侯纾心中暗喜,却故意装作不在乎的样子,随意的摆弄着手中的芍药花玉牌,轻笑道:“不过是朵芍药花而已,倒像是女儿家随身佩戴的玩意儿。我之所以想要寻找原主,也是因为我是女子,深知这种贴身之物若是不小心落到了有心之人手里,可能有损名节,这才不得不慎重。”

女子担心名声受损,这个理由听起来似乎很完美。

然而,常翁却没有完全相信,只不过他目前对夏侯纾的印象还不错,倒也不打算隐瞒。于是她瞥了夏侯纾一眼,轻笑着说:“若是要探知它的来历,只怕是跟陵王府有关。”

“陵王府?”夏侯纾脸上的笑意僵住,攥着玉牌的手指也紧了紧,极不自然的说,“先生怕不是看错了?”

常翁看着她,申请高深莫测。

夏侯纾很快就放松了警惕,挤出一个笑容来。

这个答案看起来不着边,但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当年太宗皇帝所封的十位异姓藩王,历经几代早已不复从前风光。其中,荆王孔氏、顺王司徒氏因造反被诛了三族,再无后人。肃王罗氏因叛国通敌被抄家,全族覆灭。惠王张氏因科举舞弊被流放,病的病,死的死。信王章氏因族中女子谋害皇嗣被褫夺封号贬为庶人,门庭没落。敬王郑氏和益王薛氏因子孙过于平庸而在多年的争斗和内耗中消耗殆尽,连爵位都无人继承。目前,仅有襄王长孙氏、陵王宇文氏、恭王钟氏三家得到了世袭罔替。而这仅存的三位异姓藩王中,又以陵王风头最盛。

现任陵王名叫宇文盛,手握重兵且战功赫赫,曾在朝廷叱咤风云,连皇帝都要敬他三分。

祁惠帝独孤骋在位时,朝中战事不断。祁惠帝为了笼络宇文盛,还将自己的女儿照云公主嫁与他为妻。不过那位照云公主福薄,嫁到陵王府十几载,仅仅生下一个女儿,最后也不幸夭折了。身心受挫的照云公主眼看着宇文盛的其他姬妾陆续诞下子嗣,深感自己愧对宇文家的先祖,便向她当时已登基为帝的兄长祁景帝独孤稷请了旨,自愿将陵王妃的位置让出来,然后削发出家了。

太平盛世,又无国丧,堂堂一国公主却要剃度出家,这在南祁可是破天荒的大事,不仅陵王府的面子上过不去,就连皇室的颜面都不好看。但是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祁景帝居然应允了照云公主出家的请求,却保留了她“公主”和“陵王妃”的尊号,继续享受朝廷供奉及护卫。甚至为了能让她专心修行,祁景帝还下令在陵都城郊专门为她修建了一座庵堂,名为水月庵。

照云公主出家后,陵王突然性情大变。昔日骁勇善战,神采奕奕的他终日沉迷于酒色,多年来一直待在封地,几乎不问朝政。

世人都说陵王宇文盛对照云公主情深义重,但又割舍不下封地的子民,内心苦闷,所以才如此放浪形骸。

然而,夏侯翊打探到的情报却又是另一个版本。

这些年,陵王非但没有颐养天年的打算,还动作频繁,他不仅以担心自身安危为由广纳江湖中的奇人异士,还公开招募府兵,其野心有多大,不难看出。

王丞相是京官,也是文官之首,深受皇恩,更应该明哲保身,尤其是与各路藩王保持距离,他怎么会跟陵王扯上关系?

也许,这就是当今天子会关心丞相府死了一个宠妾的原因。

想来陵王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才会引起大内的注意。

这是个关系到国泰民安的大线索。

夏侯纾琢磨着回头得找机会跟夏侯翊互相交换一下情报。

常翁注意到夏侯纾走神了,只当她是被自己方才的话吓着了,便半是安慰半是提醒道:“姑娘拾金不昧固然值得赞许,但老朽劝姑娘还是不要与这玉牌牵扯太多,以免惹祸上身。”

常翁语气虽平常,但却带着善意的劝告与警示。

夏侯纾明白其中的利害,但她如今的身份只是一个捡到了可能含有特殊意义的玉牌的普通女子,主要目的是寻找“失主”,也不好继续盘根究底。不过,今日能打探到这玉牌的出处,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接下来,她便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于是她谢过常翁,信心满满的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