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浮生梦 第24章 笼中鸟(2 / 2)

登凤阙 锦瑟轻寒 1807 字 1个月前

夏侯翎听到堂姐说要带他去个好玩的地方,眼睛里瞬间光彩四溢,兴奋得有些不知所措。但这种开心转瞬即逝。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立刻警惕地四下看了看,生怕隔墙有耳,坏了他的美好愿景。

夏侯纾看着他面部一连的串表情变化,并没有给他寻找借口推辞的时间,转头对云溪说:“云溪,你让人去霞飞院那边走一趟,就说魏夫子告假了,翎儿同我在一处。晚些时候我便送他回去,请三叔母不必担心。”

“可是……”云溪为难地看向夏侯纾,随后又看了看夏侯翎。在府里耳濡目染这么多年,她怎会不知道郭连璧的厉害。

自夏侯泽离世后,郭连璧将夏侯翎视若骨中骨,肉中肉,片刻也不准他离开自己的可控范围,护犊子的狠劲只怕连执掌中馈的钟玉卿都要逊色几分。

如果夏侯纾就这么把夏侯翎带走,郭连璧知道了势必会不高兴。而且夏侯纾也不是个省心的主儿,再带个小白兔一样的夏侯翎,万一出点什么差池,只怕日后大家都不得安宁。

夏侯纾看出了云溪的担忧,她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笑道:“翎儿是我的弟弟,难道我会害他吗?三叔母若是怪罪起来,回头我自己去解释,不会连累你们。你只管派人过去通报一声,免得三叔母找不到人着急上火。”

云溪明白自己永远说不过夏侯纾,与其费尽心思劝她放弃,别惹事,还不如按照她说的把事情做得更加圆范,把影响降到最小。做丫鬟的,可不就得处处为主子着想吗?

这么想来,云溪心中便开阔了许多。她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立刻找人去霞飞院禀报,然后又叫人套了马车,与夏侯纾姐弟一路出了越国公府,沿着东大街往城东的积云巷去。

积云巷里有一个叫崇喜班的杂耍团,养着三十多个伎人,伎人们有男有女,个个身怀绝艺,有唱曲儿的,有说书的,还有表演杂耍的……技艺精绝,令人惊叹。

崇喜班的班主为人仗义,长袖善舞,结交甚广,京城里但凡有脸面的人家,每逢遇上结亲、添丁、过寿等喜事,总是会请他们去唱上一场。平日里没活的时候,伎人们也会在巷子里表演,不光能换取赏银,还能精进技艺,扩大宣传和名气。他们每天当街表演,十分热闹有趣。京中大到王公贵族、小到平头百姓,闲暇时都会来此观看,来来往往的马车经常将巷子堵得水泄不通。

夏侯翎虽然从小在京城里长大,但因郭连璧管得严,他出府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且他每次出门都有一大群丫鬟仆妇前前后后簇拥着,根本没有机会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实打实的路痴一个。就算把他丢在越国公府方圆一里内,他都可能找不到回家的路。

难得避开了郭连璧的关注,甩掉了身边的仆从,轻轻松松出来逛一次,夏侯翎一路上都挑着马车的帘子往外看,对什么都觉得新奇,不停地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云溪把他当作小孩子,也就高高兴兴地回答他。

突然,夏侯翎指着一个抱着糖葫芦棒子走街串巷叫卖的卖货郎问:“云溪姐姐,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果树?上面的果子好漂亮!”

云溪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真是稀奇,居然有人觉得糖葫芦像一棵树。不过仔细一看,她又觉得夏侯翎形容得极为贴切。那些糖葫芦密密麻麻的插在稻草棒子上,可不就像一棵硕果累累的树么?

“那是糖葫芦。”云溪的语气颇有些无奈,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回答这个大众孰能相知的问题。

夏侯翎没有留意到云溪片刻的失神,邹着眉头继续问:“糖葫芦是什么?”

他只在书上看到过葫芦,却从未听过什么糖葫芦。

书上记载,葫芦是藤生植物,新鲜的葫芦皮是嫩绿色,果肉为白色。葫芦形状大小各异,有棒状、瓢状、壶状等,未成熟的时候可收割作为蔬菜食用,晒干后掏空其内,又可作为容器,可盛酒水等物,与这红彤彤的果子大相径庭。

看来,他读的书还是不够多啊!

云溪先是一惊,心想六公子不会连糖葫芦都没吃过吧?

东大街的糖葫芦用材新鲜,酸甜可口,一文钱一串,即便是她一个月钱并不富足的丫鬟,一个月也是要出来买几串尝尝,更别提一个月五两月银的夏侯纾了。

带着满腹的震惊和好奇,云溪目光如炬地盯着夏侯翎。在他稚气未脱的脸上,她忽然就看到了另一张脸,那是已故的夏侯泽。他们父子不论是长相还是气质都太像了。随后两张脸逐渐重合,变成了郭连璧冰冷而严肃的面庞,吓得她打了一个激灵。

云溪赶紧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努力让自己清醒一点。再看向夏侯翎时,她的眼神里就多了几分怜悯。明明自己才是个丫鬟,却心疼含着金汤是出生的小公子,她觉得自己病得不轻。

夏侯翎并不知道云溪已经默默上演了一场内心大戏,他以为对方是不知道如何解释,便好心安慰道:“云溪姐姐,就算你也不知道糖葫芦是什么,也不必如此懊恼,更不必拍打自己的脑袋。女孩子的脸那么重要,万一伤着了,岂不可惜?”